姚曉君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基于學”模式的教學概念,同時闡述了“基于學”模式下初中教學的具體開展,最后總結了“基于學”模式主要存在的問題,旨在加強新模式的推廣和應用,改變當前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問題,全面提高初中物理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基于學”;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實踐分析
一、“基于學”的概念界定
“基于學”也就是以學為中心,這一理念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學家約翰·杜威提出的,相比傳統(tǒng)的以教、導、講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的“學”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指學生,真正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其二指學習的方式,要求在學習的模式上徹底轉變,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積極性。
在以往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下,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應對最后的課程考試。但是,初中物理是一門動手能力很強的學科,并且與實際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因此,“基于學”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二、“基于學”為中心的初中物理教學的開展
1.教學目標的制定
“基于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摒棄原來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形成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發(fā)展計劃。教學目標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展開:首先,要改變課堂氛圍,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互幫互助的高效學習環(huán)境,從而滿足我國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同時推動其他科目的學習。我國當前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真正自主參與到學習中來;其次,通過“基于學”的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勇于思考和提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體,在實際教學中就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新模式要求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更多的綜合型人才;最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壓力較大,在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下,學生的學習質量始終得不到提高。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形成自由、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良好的交流,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促進,才有利于教學的良好開展。
2.課前準備
“基于學”模式下的課前準備包括老師的準備和學生的準備。在課程開始之前,老師要對教學大綱進行認真分析,準確把握初中物理的重難點,當然,還要重視考試的重點問題,滿足我國考試型教育的大環(huán)境。課程開始之前,老師還要對學生舊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具體的了解,建立合適的教學實施計劃,這樣才能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有效開展教學。老師在把握好重難點之后,就要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課前準備,進行簡單的重難點預習和記憶,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另外,學生要在預習中對疑點進行記錄,及時在教學中向老師反饋,形成良好的學習交流。例如,對于《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這一章節(jié)中,我們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是聲音的產(chǎn)生、傳播和聲速幾個重要知識點,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預習中要思考聲音的傳播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驗證真空能否傳播等問題。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先自己解決部分問題,在課堂上再與老師深入探討。
3.課堂環(huán)節(jié)的開展
課堂環(huán)節(jié)包括課前檢測、知識點的解析、例題講解和課堂反饋等環(huán)節(jié)。課堂檢測就是利用上課的前幾分鐘,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整理,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知識點的講解中,老師要注意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要加強概念的重要性分析,讓學生能夠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規(guī)律類新知識,老師要有目的地進行訓練和實驗。例如,在學習《認識浮力》這一章節(jié)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準備一個水盆、水和一些木塊、石頭和乒乓球等物體,在課堂上進行浮力的小實驗,讓學生觀察浮力與物質的質量、密度和體積的關系,從而感受浮力的存在。對于知識點的復習,老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嘗試進行知識框架的建立和分析,學生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最后再由老師進行補充。例題的講解主要圍繞新知識點展開,老師要選用具有代表性的例題進行講解,最好能夠將已學的知識點囊括在內(nèi),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課堂反饋主要通過提問與解答的方式展開,課堂提問的中心要明確,難度要適中,老師要注意問題的提問方式,這樣才能起到促進學生學習、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功》這一章節(jié)時,老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什么叫做功”“做功的因素有哪些”“功是如何進行計算的”“是否可以具體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功的單位如何理解”等問題。這不僅可以檢測學生對《功》這一章節(jié)知識掌握的情況,還可以對學生的知識進行鞏固。
4.實驗課的開展
在物理實驗課中,老師要進行具體的實驗演示,實驗環(huán)節(jié)還要根據(jù)基礎課程的流程進行。例如,當學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借助一些課堂小實驗展開,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實驗,或者是“吹書”實驗,學生就可以體驗到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具體的實驗項目要在實驗室里規(guī)范操作,學生要充分遵守實驗室的守則進行實驗,掌握操作流程以及具體器材的使用。實驗的開展可以加強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練習,真正體現(xiàn)物理學習的價值。
三、“基于學”教學模式開展存在的問題
1.不適用單門課程的開展
“基于學”模式要求學生進行良好的課前預習,如果只是進行物理這一門功課的開展,就不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因此,需要其他課程的協(xié)助,才能讓學生迅速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我們希望學生整體的知識水平都有所提升,所以,“基于學”的教學模式,要在所有科目中都得到推廣,這樣才有利于學科之間的相互促進。
2.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形成已久,在很多學校和老師的思維模式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想要徹底改變還有很大的難度。很多老師在教學中一直沒能實現(xiàn)身份的轉變,學校推廣起來難度也很大,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至今一直沿用,因此,“基于學”的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還不是很明顯。
3.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基于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開放式教育,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因此,如果老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管理和思想引導,就會導致學生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當前的網(wǎng)絡技術高速發(fā)展,各種電子產(chǎn)品充斥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許多初中的孩子沉溺于網(wǎng)絡游戲和電子產(chǎn)品中,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低。因此,“基于學”的教學模式要求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交流,老師要及時將學生引入學習中來,防止學生走歪路。
四、結語
“基于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在滿足我國新課改的舉措下產(chǎn)生的,需要在初中的所有教學中全面應用,這樣才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減輕學生負擔,全面促進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王亞峰.以“學”為中心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2]張生桂.基于“問題、合作、探究”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25-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