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學科,舞蹈不僅僅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現,同時也十分注重內部情感的表達,舞蹈隸屬于一種動態(tài)的視覺藝術,給人以既視感和情感的進發(fā)沖動。在舞蹈表演中,最關鍵的兩個因素就是肢體與情感,肢體伴隨著情感的表達而發(fā)生舞動,情感通過肢體實現傳遞,締造出舞蹈的藝術真諦。
關鍵詞:舞蹈表演;肢體語言;情感表達
對于舞蹈表演而言,肢體動作和情感表達都是非常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二者相互促進,共同促成舞蹈表演過程中的完美呈現。事實上,情感的表達主要依靠于肢體語言,肢體的動作貫穿于舞蹈表演的全部過程,舞蹈的表演者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連貫的動作,將藝術形象豐富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來,喜怒哀樂盡收眼底,動作美向來是舞蹈藝術界評價舞蹈曼妙的焦點,本文主要將肢體動作的主要特征以及作用作為出發(fā)點,結合具體的案例,詳細分析舞蹈表演中肢體語言與情感表達在舞臺呈現上如何實現相互呼應,共同呈現舞蹈表演的藝術價值。
一、肢體語言表達藝術情感,是連接藝術與觀眾的紐帶
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肢體語言往往能夠有效表達出藝術情感,從而帶領觀眾走進藝術世界。事實上,肢體語言在舞蹈表演中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肢體動作是舞蹈藝術表演的基礎,任何一個舞蹈表演都是通過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jié)奏來完成的,而舞蹈的情感表達和構想同樣也是通過動作來實現的,總而言之,藝術情感的表達最重要的途徑就在于肢體語言,是肢體語言通過動作的速度變化和形式變化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碰撞。
例如,在傣族著名舞蹈《孔雀舞》中,肢體語言表達藝術情感得到了完美的體現。眾所周知,孔雀舞是傣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因此,舞蹈有規(guī)范化的地位圖和具體的步法,在每個肢體動作都有鼓語進行伴奏的同時,每個肢體動作都在表現著不同的情感。
《孔雀舞》中手臂和手腕以及手指的肢體動作是最具特色的,在舞蹈中,每一個肢體動作都柔軟而剛韌,力度十足,在孔雀舞中,同一個姿勢,同一個肢體動作,手勢不同,表達的舞蹈形象以及含義就不同,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往往可以通過五位提腕手,四位攤掌立掌手、一七位按掌手等等多種手勢的變換,結合著優(yōu)美的旋律時而快速,時而緩慢地變換著肢體動作,正是因為這些動作的變化,將孔雀這一藝術形象的善良與溫順,成熟與穩(wěn)重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小小的手指變換著多種動作,孔雀小嘴栩栩如生的展現出來,而手勢往往還有扇形、孔雀手勢式、掌式等多種手法來呈現,通過肢體的變化,仿佛讓觀眾看到一只孔雀正在行走于山林之間,怡然自得,而這也正是傣族圖騰孔雀的神美之所在。當然,《孔雀舞》最出名的就是表演者肢體語言一三道彎造型。身體右方向五位側提腕立掌手,加拾左勾腳旁掖腿,此外,肘部以及膝部的彎曲結合已經提起的腕部和送出的胯部,稍微彎曲的腰部結合著微微傾斜的低下的頭部,整個曲線完美極了,締造出了孔雀窈窕的體態(tài),當然,伴隨著節(jié)奏時快時慢,肢體動作也時快時慢,時陜時慢透露著孔雀的心情時而平靜,時而歡快,那種享受自然的內在美也被表現出來,表現最明顯的在于膝部的肢體語言,《孔雀舞》中的膝部一直是韌帶性的起伏而不是機械的平均式起伏,這種起伏實際上反映出了孔雀的心情以及情感的變化。而觀眾往往也可以通過這種肢體語言的變化窺探到藝術形象最真實的情感反應,感藝術形象所感,促使舞臺效果良好并引起觀眾情感共鳴,引導觀眾徜徉在藝術的海洋。
肢體語言對于情感表達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正是因為肢體語言的豐富多彩,舞蹈藝術才更易于被人們所接受,也正是因為肢體語言的協調到位,才能促使觀眾產生情感的共鳴。
二、藝術情感支配肢體語言,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
人們觀看舞蹈表演的目的在于陶冶個人情操,升華藝術情感體驗,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藝術情感的體現在舞蹈表演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藝術情感是觀眾精神世界情感激發(fā)的臨界點,只有有效地激發(fā)觀眾的共鳴才能夠讓觀眾有更好的視聽體驗,才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藝術的價值。而在舞蹈表演中,藝術情感實際上是在支配肢體語言,從而引導觀眾不斷強化自己的情感體驗,快速抵達情感臨界點。
例如,《歡歌迎春》作為典型中國春節(jié)聯歡會的主旋律,顧名思義,其藝術情感主要用于表現人們歡喜迎春的情境,而如何有效體現出人們歡喜的程度呢?在第一個曲目《拜新年》中,舞蹈演員不僅服裝喜慶,而且基于藝術情感需求,還要有恭賀新年的動作,在中國拱手作揖的動作伴隨著喜慶的服裝,往往讓人心情愉悅,感受到新年的臨近,其樂融融,喜氣洋洋在這支舞蹈中通過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在第三個曲目《開門紅》舞蹈中,群舞表演主要是講述了新婚之喜的情境,新娘子的嬌美羞澀,新郎官控制不住的喜悅,往往都是通過面目表情傳遞的,一個細微的低頭,眉毛輕輕低下,櫻桃小嘴抿起來,新娘子的嬌羞與貌美就展現的淋漓盡致,新郎官的大步跨越,胳膊臂膀粗獷的掀起紅蓋頭的動作,繞著新娘轉一圈,細細觀看新娘嬌美的臉龐,剛要伸手撫摸新娘的臉龐,新娘一個揮手動作的拒絕,仿佛在傳遞著兩個人新婚大喜的日子,癢癢的情懷,這些肢體動作的設計全部來自于藝術情感的支配。
藝術情感需要肢體語言來表達,反過來講,肢體語言的表達目的就在于情感藝術的渲染,即藝術情感在支配肢體表達,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三、結束語
在舞蹈表演中,肢體動作主要是舞蹈的“形”的體現,是藝術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情感表達則是舞蹈藝術的“神”的體現,是內在的審美境界和精神世界。對于藝術而言,形神兼?zhèn)洳攀菍徝赖淖罡邩藴?,因此,在藝術呈現以及舞蹈表演的過程中,無論是情感表現還是肢體動作,都不能是生拉硬拽而是自然流露的,只有真正地促使舞蹈在表達自身的內在的情感含義過程中,有效地融合肢體的動作,方可達到以情感感人,以舞蹈動人,幫助觀眾情感得到升華,敞開心扉,接納藝術。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