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由議
摘 要: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班主任的素質培養(yǎng),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這對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水平具有現(xiàn)實意義。為了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的水平,就要加強對小學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文章將分析新課改下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有效性;策略
一、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對于一個班集體來說,團結、和睦、積極與進取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首先,班主任應該從培養(yǎng)班干部入手。小學是重要的學習階段,班主任應該加強班干部的培養(yǎng)策略,通過民主舉選的辦法,創(chuàng)建班委會。班主任應該發(fā)掘出學生的管理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善于利用班干部管理班級,而且要加大力度支持和激勵班干部隊伍建設,定期對班干部進行培訓,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與工作能力,充分發(fā)揮出班干部帶頭作用,給其他同學做好榜樣。同學之間的榜樣作用是最好的催化劑,能夠使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互相競爭、互相進步。
其次,班主任應該注重班級中的文化建設,在一開始建立班集體的時候,班主任就要做好各項的工作布置,比如說,可以在教室中張貼一些具有教育意義與積極向上的名言警句,給學生營造出學習的氛圍。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的時候,一定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從細微之處指定班級的“文明公約”,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不斷地激勵學生進步與發(fā)展。比如,教師可在教室創(chuàng)設圖書角,來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在后面的黑板報上設置評比專欄,讓學生能夠不斷地約束自己,從而獲得進步。
最后,班主任還要加強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建設。
二、有效地體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班主任應該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在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當中,班干部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建設出好的班風與學風。班主任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對班級管理制度進行創(chuàng)新,給學生一定的發(fā)言權與空間,讓學生自己選班委成員,從而讓班委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把整個班集體凝聚起來,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氛圍。班主任還應該開展一些互幫互助的活動,發(fā)揮出學生的領導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幫助的良好品德,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愛護自己的班集體,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把自己當成班級中的一名成員,努力做好領導者的角色,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真正做好學生的后盾,幫助學生完善自我。班主任還要加強班級管理考核制度的建設,對學生的德育學習進行正確的評估,積極引導學生改正缺點。
三、掌握批評的技巧
班主任應該掌握好批評的技巧,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去指出學生的錯誤,并且讓學生加以改正。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班主任一定要規(guī)劃好教學目標,通過創(chuàng)新和改革傳統(tǒng)的批評教育方式,讓學生能夠從心里接受老師的教育。如果班主任在批評學生的過程中,采用偏激的言辭和嚴格的懲罰,那么不僅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會讓學生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嚴重。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時候,一定要與學生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認識到錯誤,自己承認錯誤并且改正錯誤,這樣才能夠達到管理的目的與效果。
教師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批評學生,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如果在公開的場合去批評學生,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從而降低管理的效果,還會讓師生間產(chǎn)生矛盾,不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建設。除此之外,班主任在批評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身情緒帶到工作當中,從而與學生產(chǎn)生矛盾,造成不好的教育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一定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從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開始,從而讓學生進行良好的自我管理,通過良好的批評教育,推動班級管理的建設,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的全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茍滿川,王秀山.淺談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難點與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2(Z2).
[2]田 甜,劉 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幾點建議[J].學周刊,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