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蘭
摘 要:老齡問題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每一個人,特別是老年人的居住問題直接影響到每一個家庭,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面。人口老齡化是全球性的社會趨勢,我國正面臨著極其迅猛的“老齡化”趨勢,面對大量增加的“銀發(fā)浪潮”,一些專家認為,盡快建立能夠適應老齡化社會需求的建筑住宅體系已刻不容緩。
關鍵詞:老年住宅;建筑設計;探討
1 老年建筑設計的思路
1.1老年人心理特征
老年人比較懷舊,對新事物的適應性減弱,辨別事物能力減弱,造成難以控制感情,自我封閉等不良心理反應,在老年住宅設計中要盡量減少使用單個大空間。針對老年人心理上的失落感、孤獨感,老年建筑內應設置諸如多功能室、游戲室、康樂室等活動用房,從而減少老年人一個人的時間,減輕他們的孤獨感。讓老人們有充分的室內外活動、健身和社交的天地。老年室外活動區(qū)宜分成動態(tài)活動區(qū)、靜態(tài)活動區(qū)。動態(tài)活動區(qū)以健身活動為主,可進行太極、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動。活動區(qū)外圍應有大樹及休息設施,如結合亭、廊、花架、座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動后休息。靜態(tài)活動區(qū)主要供老人們曬太陽、下棋、聊天、觀望、學習等,可利用大樹蔭、廊、花架等,保證夏季有足夠的遮蔭,冬季有充足的陽光。動態(tài)活動區(qū)與靜態(tài)活動區(qū)應有適當?shù)木嚯x,但亦能相互觀望。
1.2老年人生理特征
步入老年后,老年人出現(xiàn)彎腰弓背現(xiàn)象,身體尺寸變小,手臂伸不直;運動機能下降,關節(jié)活動范圍變小,力量明顯下降;反應遲緩,對溫度變化的感覺不敏感,對明暗度感覺能力下降,聽力下降,表現(xiàn)遲鈍。因此在老年住宅設計中應增加無障礙設計,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住宅中應設置醫(yī)療保健、生活服務設施等。
2 老年人住宅建筑設計的原則
2.1實用性原則
老年人由于年齡偏高,其行動遲緩,因而在居住空間的設計方面要充分考慮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輪椅的空間,消除地面所有的高差,使老人能自由地在住宅內移動。要合理慎密地布置室內每一件家具設備,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要適當減少室內家具的數(shù)量,最大限度地減小老年人房間的面積,從而降低老年人行動的能耗。要給護理人員或家人留有護理空間,特別是浴室和廁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證老人活動需要和協(xié)助老人時所需要的空間。此外,設計時還應認真考慮房間細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質感、顏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寬度、材料,以及門開窗面積、形式等等,以滿足老年人的各種實際需要。
2.2安全性原則
老年住宅設計要從老人的安全、舒適、方便出發(fā)。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腿、腳動作逐漸變得不靈活,所以住宅內的地面材料要求防滑,要排除高差和門檻;在廁所和浴室應設置必要的輔助設施,門最好是推拉式。由于生理老化,老年人的判別力、行動力急劇減退,因此,室內應安裝緊急呼叫裝置,能方便、及時地或自動地發(fā)出警報,從而使老人在緊急、危險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及時救助。
2.3方便改造原則
老年人從自理自力期到關懷照顧期,老人身體將由健康到衰老,老人的需求也隨之變化。因此,住宅的設計應考慮隱蔽設計,便于增添設備、設施等改建工程,從而能及時為老人提供協(xié)助。
3 老年住宅建筑設計
3.1規(guī)劃構思及布局
3.1.1總體布局
規(guī)劃結合地形地勢條件,依地就勢布置建筑群。區(qū)內建筑物具有明顯的規(guī)劃肌理,韻律感強。同時利用建筑物前后,形成高低錯落有致的排列布局,體現(xiàn)坡地建筑的靈活布置,且空間尺度宜人的特點。充分利用地勢高差,使其土地有效利用。
3.1.2道路交通及停車系統(tǒng)
B1地塊的兩個出入口均設在該地塊西側,由城市道路東行經過配套公建南北兩側進入該地塊住宅部分。地下車庫入口與單元住宅入口分開設置,流線清晰。該地塊道路系統(tǒng)簡潔流暢,消防車可沿道路到達任一棟建筑。地塊內設有老年住宅,將老年人使用的步行道路做成無障礙的通道系統(tǒng),并保證救護車能就近停靠老年住宅的出入口。老年住宅單元入口附近可設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停車位。
3.1.3綠化景觀設計
在道路轉彎處設置景觀點,形成步移景遷的道路景觀序列空間。在充分利用南北高差設成的車庫上部形成院落小景觀,營造出四季有景的生活氛圍。
3.1.4豎向設計
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地形地貌,盡量保持用地的原有地形,利用地下室出土,回填到場地的南部,并與南側的水庫形成高低錯落的山水園林格局。
總體布局依照原地形設計,以組團內基本上不出現(xiàn)擋土墻為原則。利用組團內住宅地坪和居住區(qū)道路地坪的地勢高差,設置半地下車庫,在山墻部分出現(xiàn)高差較大的地方由園林設計者通過設計手法弱化或減小高差。
3.2無障礙設計
3.2.1環(huán)境可識別性
每一個社區(qū)就得按照功能的差異被賦予了相對比較獨立的外觀形象,之后又通過了植物配種方式、綠地與水體空間形態(tài)、社區(qū)的道路等等來區(qū)別強化社區(qū),鄰里單元的視覺特色,最終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空間導向。
3.2.2出行的安全性
在出行的安全性方面,主要是借助到規(guī)劃合理的交通系統(tǒng)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交通系統(tǒng)由車行以及人行道路所組成的。車行系統(tǒng)采用的是曲線路型以來有效地減緩車速,在交通交叉、人車混和的區(qū)段設置了必要的限速標志以及相應的裝置。人行系統(tǒng)在居住單元、公共場所和各類綠景觀之間建立了全面、安全、便捷的聯(lián)系。
3.2.3細部環(huán)境中的無障礙設計
在無障礙設施方面,每棟住宅均設有電梯和坡道;小花園、風景地帶、步行道結合小品設置充足座椅,供老年人休息;細節(jié)配置方面充分考慮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3考慮老年人的戶外環(huán)境設計特色
在老年社區(qū),首先考慮到要彌補老年人減退與喪失的機能,住宅區(qū)的道路系統(tǒng),交通組織應以保護老齡人的行為為基礎。社區(qū)內應采用的是部分分流或人車分流的道路交通結構,加大安全感??茖W、合理的安排與老年人的公共服務項目適合,比如棋牌中心、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等,有充足面積的室外活動場所,保障老人戶外活動的需要;適當?shù)牟贾瞄L廊、亭子、噴泉、綠化等建造小品。在綠地或庭院的局部設立遮擋視線的樹木或自然的屏障,配以燈具、桌椅等,可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具有安全、隱蔽、秘密特征的用來休息,交流的安靜場所。
3.4加強社區(qū)服務設施和服務內容
針對老年人開發(fā)建設的老年社區(qū)規(guī)劃的基本要求是從老年學、心理學、社會學、醫(yī)學以及美學等等新角度來研究于設計老年人的社區(qū)環(huán)境,在規(guī)劃設計之上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恰當?shù)纳顥l件,滿足老年人的社會、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種種特殊需要,來充實他們的生活內容,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人居住環(huán)境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有心理學上的,有醫(yī)學上的,有社會學上的。面對洶涌而來的“白發(fā)浪潮”。如何使住宅的建設更有利于豐富和提高老年人的物質文化生活,使他們積極健康地去享受余暇時間,安度晚年,是每個設計人員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相應的制定出來與我們國家的國情老齡住宅相符合的政策,真正的落實《老年人建筑設計規(guī)范》,加強政策扶植的力度,使得老年人住宅“事業(yè)化”轉變成為“產業(yè)化”,在設計的理念之上遵循的原則就是“以人為本”,將人性的設計與開發(fā)與設計。將公共設施完善好,做到切實的保護后老年人住宅的建設。
4 結語
老年是人生較長的一個階段,老年人與住宅的關系最為密切,老年人居住質量的提高和改善對我國社會發(fā)展有積極的意義。老年住宅的設計目標就是要盡可能地維持老年人獨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其生活的自信心,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老有所居、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居住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曉敏;新型在宅養(yǎng)老模式的城市住宅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2]王輝,住宅舒適性設計的探討[J];山西建筑;2010
(作者單位:南京法墨建筑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