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玲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有其必要性、緊迫性,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尤為關(guān)鍵,抓住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內(nèi)外結(jié)合和開展各類活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滲透法。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所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做到“文以載道”,“道”就是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2、初中生身心特點的需要。初中生具有不完整的人格心理、不穩(wěn)固不系統(tǒng)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易于接受感性事物等心理特征。這就要教師針對學生身心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3、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需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人才,顯然德育為首。因為“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而德育不好就要出危險品?!?/p>
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1、抓住教學環(huán)節(jié),適時滲透。
(1)破題時,滲透德育。有些課文,題目本身就是德育暗示。教師可借機滲透德育。比如《敬業(yè)與樂業(yè)》一文,我在破題時,提問:“本文要告訴我們怎們做?”“就是要求我們要有敬業(yè)精神,要樂于奉獻?!睂W生齊答。學生初步受到敬業(yè)盡責的教育。又比如教學《愚公移山》時,讓學生破題,討論,學生一致得出:不是學愚公的方法,而是學愚公自強不息為夢奮斗的精神。然后學生結(jié)合自身紛紛發(fā)誓要自強不息,攻堅克難。
(2)簡介作者時,滲透德育。有很多作者本身就是德育典范,在簡介時就可以借機滲透德育。比如魯迅為了拯救中華民族棄醫(yī)從文;李大釗為了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英勇獻身;瑪麗居里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對人類無私奉獻;安徒生出身貧寒,同情勞苦大眾,揭露黑暗;蘇軾人生幾多坎坷,但是沒有屈服于命運,成為大文豪。
(3)設計導語,滲透德育??茖W有效的導語,既有藝術(shù)感染力,又有思想教育作用。比如:導入《臺階》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回憶爺爺(或奶奶)辛勤勞作的一幕幕。然后提問:看到皺紋滿臉、老繭滿手的爺爺(或奶奶)時,你有何感想?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學們對爺爺(或奶奶)的心疼,從而產(chǎn)生對那時農(nóng)民的同情,這就收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無形中滲透了德育。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滲透德育。全面把握課文內(nèi)容后,適時滲透德育。比如教學《斑羚飛渡》時,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討論得出:我們要學的就是老斑羚們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舍己為人精神。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類?同學們紛紛表示人類更應該具有舍己為人的精神。
又如:理解《我的母親》內(nèi)容后,我讓學生當堂大膽說出想對母親說的話。學生說出的肺腑之言樸實真切、感人至深,全班學生都哭了,這就把母愛推向了高潮,把孝敬感恩父母的教育發(fā)揮到了極致。
(5)分析人物形象,滲透德育。通過分析文本里人物形象,可達到滲透德育的目的。比如,無論是為了友誼可以犧牲一切的安東尼奧、擇偶重人品輕財富的鮑西亞、視財如命的夏洛克,還是莫泊桑筆下的自私虛偽、金錢至上的菲利普夫婦,還是魯迅筆下毫無民族偏見胸懷博大的藤野先生,甚至楊絳筆下處境艱難但老實厚道、心地善良的老王,學生都能夠從這些人物身上感受到人性的美丑善惡,因而自覺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F(xiàn)實社會“有錢就任性”的拜金主義、物欲橫流現(xiàn)象沖擊著青少年,通過文本中高尚品德的人物可以傳播正能量,遏制負能量。
(6)賞析詞句,滲透德育。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賞析可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悟作者情感,接受德行教化。比如《背影》中描寫父親穿鐵道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時的情景:“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薄芭省薄翱s”“傾”三個動詞細膩簡練地寫出了父親爬月臺整個動態(tài)過程,表現(xiàn)了父親的艱難。我問,如果那是自己的年老體弱的父親,你有何感想?同學們都默不作聲,面有愧色,顯然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使同學們深受感動。
2、課內(nèi)外結(jié)合,理論聯(lián)系實踐。
(1)補充課外知識。為了全面把握教材,理解內(nèi)容,體悟情感,有些課文必須補充背景知識等。比如:補充了蘇軾生平及雙親三妻獨子先后亡故這些知識后,再學《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更能體會到蘇軾遭受如此大的打擊竟然能夠頑強生活,且如此樂觀曠達,學生自然敬而從之,都要學會堅強,而不是一味依賴父母,依賴他人。
又如:補充范仲淹的生平特別是“劃粥割齏”的典故后,同學們對經(jīng)受如此磨難的人——居然寫下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遠大理想,并有寬闊的胸懷,而感到無比敬佩。
(2)針對現(xiàn)實,傳播正能量。隨著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負面現(xiàn)象。如貪污腐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肆虐。我們就引導學生感受《陋室銘》中劉禹錫雖居陋室不覺陋的高尚情操,學習他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貴品質(zhì)。從而抵制負能量,傳播正能量。
3、開展各種活動,滲透德育。
(1)利用主題班會,滲透德育。本期我班每月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我定下主題,學生自主完成全過程。通過《感恩》主題,學生懂得了孝敬父母、感恩他人;通過《我的青春我做主》,學生懂得了自強不息、發(fā)憤圖強;通過《成功與失敗》,學生懂得笑看失敗、樂觀進取。
(2)開展語文課外活動。可有針對性進行作文、演講、書畫、體育和歌舞比賽,開展小記者和小導游等實踐活動,通過活動發(fā)揚自強不息、攻堅克難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講正氣,知榮辱,樂奉獻,促和諧。
4、聯(lián)系生活,去偽存真。
人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生活,而生活中有美好高尚的東西,也有丑惡低俗的東西。教育學生多寫周記、日記,觀察生活,辨別是非,對于自己難分辨的,要請教家長或老師。只有不斷積累、不斷吸收正能量,才能抵制負能量,才能百毒不侵,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思想修養(yǎng)。
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不能把語文課演化成品德課。沒有明顯德育內(nèi)容的課文,要結(jié)合實際點到為止;有明顯德育內(nèi)容的課文,要適時適度地滲透德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不忘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同時要賦予德育新內(nèi)容。比如勇于犧牲、樂于奉獻值得推崇,但是在以人為本的現(xiàn)實社會中,青少年更應該珍愛生命,不做莽夫之勇,不做無謂犧牲。
3、德育滲透是一項持久艱巨的任務。紛繁復雜的社會染缸難免時刻侵染學生,因此只有持續(xù)地持久地進行德育滲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達到育人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