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艷
摘要:培養(yǎng)小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在關于數學問題有效解決的教學中,我們要立足小學生的實際,運用新教學理念,以小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為載體,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有效解決問題;同時,我們要適當的點撥、指導,及時歸納總結,讓小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的過程,引導小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本文結合近幾年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重點論述了“教師怎么教,小學生如何學”的問題,我們數學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打造扎實、高效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我們師生共同交流、互動和進步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提高;高效課堂
培養(yǎng)小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在關于數學問題有效解決的教學中,我們要立足小學生的實際,運用新教學理念,以小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為載體,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有效解決問題;同時,我們要適當的點撥、指導,及時歸納總結,讓小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的過程,引導小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我們小學數學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打造扎實、高效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我們師生共同交流、互動和進步的過程。同時,我們還要及時反思總結,積極探究,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適合本校實際、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關于小學數學問題有效解決的教學方式。
一、營造課堂情境,發(fā)現問題
新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在原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小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變成了“四能”。發(fā)現問題,就是指小學生經過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從看似沒有什么關系的現象中,去尋找數量或者空間方面的一些聯系和一些矛盾,并且把這些聯系和矛盾通過數學思維提煉出來。而提出問題,是指在小學生發(fā)現問題的基礎上,用數學語言或符號把問題有效地表述出來。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既有聯系又有不同,但兩者都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是不能缺少的,非常重要。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首先要從有興趣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同時又貼近小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開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要根據所學知識的特點,從小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小比賽、小游戲、趣味問答、小組活動等方法,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還可以借助圖畫或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小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傊?,要使小學生觸境生情,進而思考和質疑,讓小學生一開始就進入知識探索之中,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進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積極探究的知欲望。其次,我們要教會小學生尋找有價值的數學信息,可以通過直接觀察或感受使小學生獲得數學信息,也可以通過對比間接得出數學信息。
二、依托情境,有效提問
眾所周知小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遠遠比解決一個問題要更加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只是一個數學問題解決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和想法,就是從新的角度去探究問題,它需要小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力和想象力,標志著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向前又邁出了一大步。當小學生獲得了有價值的數學信息之后,要根據這些信息依托活動情境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我們可以讓小學生從教科書中隨著情境有效提問,也可以經過我們啟發(fā)小學生提出問題,也可以由小學生在活動情境中自主提出問題。我們要引導小學生提出具有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激發(fā)小學生思考的興趣和積極性,要積極鼓勵小學生充分發(fā)揮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性,勇于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三、借助情境,分析問題
小學生借助情境積極探究新知,是問題解決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學習數學只有通過親自的操作實踐和積極參與才是有效的。而借助課堂情境,在課堂情境中探究會給學習活動賦予情感因素。當小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后,給小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每個孩子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都能夠有效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我們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組內共同探究、交流,并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我們要及時啟發(fā)點撥,引導小學生有效探索,還要參與到小組活動之中去,并給予有效引導和調控。
四、應用情境,解決問題
合作交流是我們指導與小學生為主體有機結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小學生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關注比較多的是小學生是否記住數學公式、定理、數量關系,能否完成正確運算。而在我們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需更加關注小學生能否將數學知識和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有效應用數學知識,創(chuàng)新性地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問題解決就絕不能脫離生活情境,而是要讓小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我們的主要責任在于組織小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數學交流,激活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寬小學生的解題思路。當小學生有了他們的想法后,再讓小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一步總結解題思路。最后通過各小組交流,明確解題方法。同時我們要在重點和難點之處進行有效指導、點撥。
五、拓展情境,應用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于社會生活,它必將還要應用于社會生活。因此,我們要圍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組織習題。相關習題的選擇要兼顧所有孩子,具有代表性、和層次性。實踐應用時,要給小學生留有充足地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間;對小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效果要進行有效評價和指導,同時更要積極鼓勵小學生提出新問題和新想法。
六、結語
培養(yǎng)小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因此,我們要立足小學生的實際,運用新課改教學理念,以小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為載體,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有效解決問題;我們還要適當點撥、指導,及時歸納總結,讓小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的過程,引導小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我們師生共同交流、互動和進步的過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