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璀璨
摘 要:小學(xué)生年齡小,可塑性強,很容易“誤入歧途”,需要師長的精心呵護和正確引導(dǎo)。孩子犯錯是正常的,要允許孩子犯錯,更要用愛心、耐心、責任心感化孩子,讓孩子在一次次犯錯中成長,換來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
關(guān)鍵詞:小學(xué)生;愛心;耐心;責任心;管理
一、教育對象情況分析
作為新教師,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也一直在前行中摸索。為提升孩子學(xué)習(xí)的積極性,我班設(shè)置了“開心超市”的獎勵機制。一周下來,孩子可以利用獲得的獎勵卡(上課表現(xiàn)、作業(yè)等方式獲得)到“開心超市”換取自己喜歡的獎品。
開心超市“開張”后,孩子積極性明顯被激發(fā)。一些原先對獎勵卡有些不以為意的孩子會因為僅被罰了一張獎勵卡而心疼不已,孩子們都希望能獲得更多獎勵卡去開心超市“兌獎”。而開心超市機制的啟動,也為后續(xù)故事埋下了伏筆。
我們班尹××,品學(xué)兼優(yōu),興趣廣泛,其父母平時對其也嚴格要求,學(xué)習(xí)習(xí)慣、行為習(xí)慣等各方面都很好。這樣一個孩子,對于我來說是很省心的。但一個意外的小插曲,讓我徹底打破了平時的一貫思維。
二、問題原因分析
1.性格方面:性格好強,遇事不喜歡和他人交流溝通。
2.環(huán)境方面:父母皆為知識分子,望子成龍,對孩子要求高;同時,班級實行開心超市獎勵制度,對孩子有誘惑。
三、事件闡述、采取的教育措施與效果
在開心超市機制執(zhí)行后幾周,我看到家校本上尹爸爸留言:今天孩子獲得了37張獎勵卡,我很為孩子感到高興,但也覺得37張有些離譜,想問下老師孩子在校的情況。
看到留言后,我就警覺了。再優(yōu)秀的孩子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內(nèi)得到37張獎勵卡。恰巧這時,有兩位孩子來跟我說自己的獎勵卡丟了,數(shù)目加起來恰好與37吻合。我不動聲色,在其他孩子上體育課的時候?qū)ち艘粋€理由將尹××留了下來。一開始我就夸獎了他:“尹××,最近表現(xiàn)很不錯嘛,獲得了這么多獎勵卡?!币痢梁┖┑匦α耍θ葜袇s又透露出些許不安。我又說:“可是最近班上也發(fā)生了兩件奇怪的事兒,有兩個小朋友的獎勵卡不翼而飛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他當即就回答:“不是我拿的!”我開始問他是如何獲得這么多獎勵卡的,他開始跟我細細地“編”:語文課上多少張、數(shù)學(xué)課上多少張……但加來加去也只有10來張。我臉色開始沉下來,繼續(xù)追問著,他低著頭不吭聲。大約僵持了好幾分鐘,我嘆了口氣,輕輕告訴他:“老師已經(jīng)知道是誰拿的了,你能告訴我嗎?”他漲得滿臉通紅,用蚊子般細小的聲音說:“是我。”那一刻我是呼出一口氣的,至少他敢于承認錯誤了。我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一開始就是抿著嘴不說話。我說:“老師知道其實你不是故意要拿別人獎勵卡的,你只是想用更多獎勵卡換取自己心愛的毛筆是嗎?”他抬頭看了看我,點了點頭,就開始抽泣起來。我明白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等他抽泣聲小些,我繼續(xù)問他原因,他告訴我,一個是因為開心超市的獎品很誘人,而憑借自己的努力換取那支毛筆可能得要好幾個禮拜,所以動了歪腦筋。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爸爸給他下了“死命令”,每天必須獲得5張以上獎勵卡回家,否則就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體罰”。明白了原因之后,我對他明確說了“偷拿”行為的危害,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及問題的嚴重性,并鼓勵孩子課后自己將獎勵卡還給同學(xué),同時告訴他不管是榮譽還是獎品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獲得。孩子點頭答應(yīng)了我。但我注意到他在之后的課上都是愁容滿面,或許是擔心父母的責備或同學(xué)的眼光。
課后我及時找到那兩位被偷拿獎勵卡的孩子,告訴他們尹××撿到了他們的獎勵卡,如果他來歸還,請他們對尹××說聲謝謝。放學(xué)后我趕緊打電話給孩子爸爸對此事進行了溝通,尹爸爸感到震驚但也反思了自己的做法,是否對孩子要求過高,讓孩子產(chǎn)生了壓力,不得已之下采取了錯誤的做法。我和家長約定好,以后目標不要定得過高,孩子如果完成就適當獎勵,而不采取懲罰的形式。
第二天,我再次找到尹××,跟他講了個故事。我告訴他:“老師小時候也曾拿了隔壁鄰居姐姐的一個洋娃娃。我對這個洋娃娃愛不釋手,卻也整天擔心會被別人發(fā)現(xiàn),也怕被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而挨打。終于有一天,我受不了這種不安與恐慌感了,偷偷地將洋娃娃還了回去。從這以后,我終于能睡個安穩(wěn)覺,也下定決心不再做小偷小摸的事。”說到此,小尹才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堅定地跟我說:“老師我以后知道怎么做了。”
四、轉(zhuǎn)化過程中的一點心得
這件事之后,尹××仍然負責我們班午自修期間的管理,安靜看書的孩子可以獲得獎勵卡。我總是很放心地交給他,獎勵卡就在講臺上,他可以自己發(fā)放給孩子,有多的獎勵卡他總會放回原位。
孩子的可塑性很強,他們幼小的心靈像露珠一樣,需要教師加倍呵護,愛生才能得到學(xué)生的愛。雖步入教師崗位才短短兩年,但我一直信奉要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犯錯是正常的,我們要用愛心、耐心、責任心感化孩子,讓孩子在一次次犯錯中成長,換來師生的共成長。
參考文獻:
[1]毛丹楓.他是怎樣在關(guān)愛中前行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J].科技資訊,2013(3).
[2]張海珍.班主任工作案例:一名問題學(xué)生的成功轉(zhuǎn)化[J].生物技術(shù)世界,2013(4).
編輯 趙 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