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茹
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內(nèi)容,兩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將會積極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而寫作能力的提升,又將會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語文教師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互相滲透,才能真正達到提高語文成績的目標。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一、前言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對當前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更要求學生能夠將自身具備的閱讀能力能夠靈活轉化為寫作能力。而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則需要教師在日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有效滲透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將兩者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完整性,統(tǒng)一性。但是在我國很多中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卻是另一番景象:閱讀和寫作教學完全割裂開來,或者是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涉及的寫作內(nèi)容少之又少。這種片面的教學法,會直接磨滅學生的寫作靈感,打擊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引導學生走向“憑空想象”寫作的境遇,最終的寫作成果無疑是空洞乏味的。為了有效改善當前語文教學中的不利局面,本文從我國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探討學生閱讀能力轉化為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我國當前語文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觀念不到位
在眾多語文教師的觀念中,課堂是用來講解,閱讀課文的,寫作是課下的學習任務,不應占用課堂的時間。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絲毫不會涉及寫作方面的內(nèi)容,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教師將寫作任務分配給學生,要求課下完成。當然寫作也有占用課堂時間較長的例外,如講解試卷時,對于作文部分花費的時間相對于日常教學較多。這樣教師將閱讀與寫作分開教學的錯誤觀念,嚴重影響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導致語文教學改革停滯不前。
2.閱讀和寫作缺乏有效指導
雖然有些教師意識到閱讀和寫作在教學中的內(nèi)在緊密聯(lián)系。但是對于如何讓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并沒有加以有效的指導,教學的過程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而已。而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過程也不過是對以往學習內(nèi)容的再重復,這樣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形式化較嚴重,學生不能正確的掌握閱讀及寫作技巧,語文成績提升緩慢。
三、閱讀能力轉化為寫作能力的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兩大內(nèi)容,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后,對課文的理解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將會進一步增強,這對于閱讀過程中就某一情節(jié)開展的寫作訓練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更為學生閱讀能力向寫作能力轉化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1.轉變教師觀念,增強兩者有效結合
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閱讀和寫作是關鍵部分。教師如果忽視兩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將兩者割裂開來,實施分段,分時教學,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采取相反的教學方式,兩者則可以互為基礎,相互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興趣高,語文成績隨之穩(wěn)步提升。實踐證明,將閱讀寫作緊密結合開展語文教學,是提升語文成績的關鍵所在。因此,轉變語文教師觀念是當前教學的當務之急。
2.創(chuàng)設閱讀走向寫作的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使兩者達到有機融合,實現(xiàn)兩者的平穩(wěn)過渡,語文教師首先就要搭建兩者之間的橋梁紐帶,即改革以往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閱讀寫作相結合的新型模式。同時借鑒他人的先進教學法為己所用,如合作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改編式教學法等。各種教學法各有所長,需從本班學生的實際閱讀和寫作水平出發(fā),以是否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并且以圍繞兩個中心點選取教學法:①學生從中能否掌握閱讀寫作方法;②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否能夠得到培養(yǎng)。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并順利實現(xiàn)過渡。
四、采取由仿到創(chuàng)的教學方式,引導閱讀走向寫作
對于學生來說,寫作一直是比較頭疼的學習內(nèi)容,也是最不情愿接觸的知識點。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無論閱讀和寫作的銜接或者還是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內(nèi)容,都需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引導學生自然而然由閱讀過渡到寫作?;蛘呤莾刹糠謨?nèi)容交叉進行,以期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而這個合適的突破口,就是采取由仿到創(chuàng)的引導式教學法,具體為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講解到精彩內(nèi)容,可反問學生“看到如此精彩的內(nèi)容,同學們可否自己一試,相信同學們也能寫出精彩的句子”,由此可以讓學生就其中的精彩內(nèi)容即興開展模仿寫作訓練,剛開始的模仿寫作訓練難度要適中,并且要限制寫作時間,時間太長不但影響閱讀教學,而且又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認為又是在進行作文教學,得不償失。待學生即興寫作時間結束,教師要繼續(xù)開展閱讀教學,如此反復,長期堅持,日積月累,學生寫作能力取得一定的進步后,再組織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寫作訓練,從此學生不再對寫作懷有恐懼心理,相反會愛上寫作,在這一過程中,閱讀順利走向寫作,兩方面能力同時得到提升,兩全其美。
五、以讀促寫,培養(yǎng)寫作興趣
重視閱讀課教學,拓寬閱讀面,增大訓練量。每周兩堂閱讀課單獨開設,讀的內(nèi)容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實行專題閱讀和自由閱讀相結合,教師作適當?shù)狞c撥。專題閱讀,即讀教師推薦的精品和幫助學生選定的材料;自由閱讀,讀學生搜集或征訂的有益書刊,要求每生都要做好摘記、批注,并有重點地選擇某些自己欲學寫的文章作細心閱讀。認真細讀一遍后,分析、思考如下問題:①它寫的是什么?主旨或中心思想是什么?②它是怎么組織材料的?為什么這樣寫?③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然后以隨筆形式寫出閱讀感受。每學期進行一次評比活動,挑選一些優(yōu)秀的讀書摘記、讀后感,在班、校宣傳欄中展示,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人文視野,積累豐富的語言,開鑿思維的隧道。
六、結論
從閱讀走向寫作,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方式,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更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內(nèi)在要求。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需要教師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多元化教學,擴大學生閱讀量,以讀促寫,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從而順利達到閱讀能力向寫作能力轉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滲透寫作教學[J].劉文力.語文學刊,201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