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胡
摘 要:本文通過對蒙古族中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訪談,了解蒙古族中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對如何提高中學生的閱讀效率給出了建議,以期進一步提高蒙古族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因此,本次訪談本著摸清蒙古族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課外閱讀實際情況,從初中階段的蒙古族學生的課外閱讀條件、閱讀方式、閱讀內容等方面尋求具體的數(shù)據(jù),并形成相關結論,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育應對策略,以提高蒙古族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關鍵詞:蒙古族;初中;課外閱讀;訪談
一、前言
少數(shù)民族學生由于政策性的照顧,生源地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相對落后,邊疆地區(qū)學生普遍基礎知識差、知識面相對狹窄,漢語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了解和掌握蒙古族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實際情況,對引導蒙古族中學生在校學習的期間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不管拓寬知識面,提高漢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水平,在提高文化底蘊和文學修養(yǎng)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背景
本文的研究背景主要從被訪者家庭情況、家庭所在地以及所就讀學校等三個部分構成。其中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日常使用的語言、父母的民族成分、職業(yè)、教育水平與閱讀習慣等;所在地背景包括自然環(huán)境、生計方式、民族成分以及日常使用的語言等幾個方面;所就讀學校背景包括學校所在地點、民族成分、授課語言、圖書館設施以及學校組織的課外閱讀活動等方面進行。
課外閱讀是初中生業(yè)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課余時間的主要興趣關注點。文學作品、專業(yè)圖書、有關蒙古族歷史文化發(fā)展的圖書是蒙古族初中生最喜歡的讀物,這是值得提倡和發(fā)揚的。
從過去的關于課外閱讀的調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的課外閱讀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課外閱讀的計劃性不強,有閱讀計劃并堅持下來的同學寥寥無幾;其次閱讀時間量和閱讀量明顯不足;再次,有少部分少數(shù)民族學生漢語基礎較差而存在閱讀障礙。此外,少數(shù)民族學生閱讀書目單一,閱讀結構不盡合理,只限于了解關于本民族歷史文化有關的圖書。
因此,本次訪談本著摸清蒙古族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課外閱讀實際情況,從初中階段的蒙古族學生的課外閱讀條件、閱讀方式、閱讀內容等方面尋求具體的數(shù)據(jù),并形成相關結論,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育應對策略,以提高蒙古族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三、訪談對象
本次訪談對象均為蒙古語授課學生,來自內蒙古通遼市和新疆巴音郭楞,現(xiàn)分別就讀于G大學和J大學。
主要通過訪談法和文獻查閱法進行了本次訪談。
訪談對象1:孟根,女,21歲,初中就讀于內蒙古通遼市C中學,現(xiàn)為G大學大二的一名學生。
訪談對象2:察汗,女,20歲,就讀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彥郭勒D中學,現(xiàn)就讀于J大學大二的學生。
四、訪談主要內容
本次訪談研究內容主要從被訪者個人基本情況、課外閱讀時間、課外讀物的類型、課外讀物的來源、課外讀物的讀法以及課外閱讀的作用等六個方面進行。其重點內容如下:
孟根出生在內蒙古通遼市一個偏僻的牧區(qū),當?shù)仄毡槭褂妹晒耪Z交流,所就讀的初中使用雙語教學。孟根所在班級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她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優(yōu)異。在訪談中孟根表示,初中就讀的學校有設置相關的課外閱讀課程,也有組織集體的課外閱讀活動,但是實施效果不佳。重要的是學校圖書館設施簡陋,藏書量少且書目種類單一,課外讀物中以民族語言讀物為主。但令人欣慰的是蒙文老師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讀物交流會,在學期末針對每個人的課外閱讀量和課外知識積累進行講評。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孟根一個月的課外閱讀時間大概為20多個小時,初中時期閱讀的書目有:《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穆斯林的葬禮》、《西游記》,郭敬明的小說、林清玄的小說、歷史題材的小說等[學生:閱讀量]。孟根表示她的課外閱讀資源廣泛,包括學校的圖書館、蒙文老師、喜歡課外閱讀的同學、以及父母的支持和自購[學生:課外閱讀讀物的來源]。
相比之下,察汗出生在新疆的一個教師家庭中,家庭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所就讀的初中使用雙語教學,學校實行普通班和重點班制度,察汗初中三年一直在普通版班級學習,個人在校期間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初中三年學習成績不佳。察汗表示同班中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同學進行課外閱讀,她本人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很少閱讀課外讀物。據(jù)察汗介紹初中學校的圖書館設施一般,因為個人不喜歡課外閱讀,所以三年期間只去過四次圖書館,印象中學校的圖書館只有一層,五排書架,課外讀物中民族語言讀本占大多數(shù),至于課外讀物以什么內容和題材為主她表示沒有主動關注。
訪談中察汗透露,初中時學校安排每周一次課外閱讀課,但是都會被蒙文老師占用進行寫作訓練,在學期結束時老師會象征性的讓每位同學交一份讀書報告即可。周圍的同學大部分關注的是書本知識,沒有課外閱讀的氛圍。察汗的父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他們希望察汗多讀書,也經(jīng)常會給她買各種類型的課外讀物,偶爾會帶她逛書店,同時每個月父母會給她一部分錢用來購買課外書籍,但察汗表示,父母買過的書至今已被灰塵覆蓋,加上個人沒有閱讀習慣,不知道買什么樣的課外讀物合適,自己只是習慣性得買教材分析之類的輔導書,所以當年父母給的購書款也被她用來購買零食。
如今察汗就讀于D大學,現(xiàn)在的她很喜歡課外閱讀。她說:“初中的年少無知,沒有珍惜時間多積累一些課外知識,沒有養(yǎng)成每天堅持課外閱讀的習慣,好在高中時我慢慢愛上了閱讀,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讀書心得。如今我可以到北外讀書,和我一直堅持閱讀有很大的關系,讀書可以讓一個人變的美好,變的更加從容”。
五、訪談結果
經(jīng)過對兩位受訪者的訪談,就訪談內容,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一)學校管理缺失,教師引導不夠
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按照社會期望和要求在學校工作中影響學生的身心使其按照人們所期待的方向發(fā)展。學校教育作為教育主體,應肩負起它的職責和發(fā)揮它的作用。兩位受訪者所在學校對于課外閱讀課程都沒有做到很好的設置和管理,要么敷衍草率設置了課外閱讀課程沒有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任由任課老師隨意安排課程內容,要么干脆忽略該課程的設置。與此同時,作為新課程改革要求下的老師,沒有扮演好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老師幫助學生選好課外閱讀材料,科學的安排閱讀進程,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討論,給予學生適當點撥和疏導,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
因此,學校要重視課外閱讀的課程設置,在教學中要積極發(fā)揮應有的監(jiān)督職能。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講授課外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二)圖書館的設置與管理
學校圖書館的設置與管理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在少數(shù)民族學校。孟根和察汗所就讀學校的圖書館,都是管理不善,藏書量少,種類單一,且以民族語言為主,這樣無法提高蒙古族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和水平,久而久之,蒙古族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逐漸下降,甚至惡性循環(huán),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和積極性無法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提高。
因此,學校圖書館要增加館內的課外閱讀藏書量,豐富課外讀物的主題和種類,增加漢語課外讀物的數(shù)量。為學生提供更好更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圖書館可以積極舉辦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鼓勵學生在學習好文化課之余,多讀課外讀物。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為學生的最基礎最重要的教育,它在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孟根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是很理想,但是父母不僅從資金上支持她進行課外閱讀,重要的是父母對她的監(jiān)督和鼓勵。我們反觀察汗的家庭教育模式,資金支持外沒有做到很好的監(jiān)督和鼓勵,父母沒有做到及時和孩子的溝通交流。
因此,父母不僅在資金上支持孩子進行課外閱讀,更應該積極的進行溝通交流,對給孩子的閱讀資金的去向做有效的追蹤,以便起到良好的監(jiān)督作用。與此同時,父母也應該多鼓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
(四)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世界改變世界,將潛在的可能通過努力轉化為現(xiàn)實。孟根和察汗倆人在初中的課外閱讀水平完全不同,孟根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設施等方面都無法和察汗相比,但是孟根初中三年的閱讀量驚人,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條件她創(chuàng)造條件讓自己盡可能多讀課外書籍。而孟根卻沒有很好的培養(yǎng)自己積極的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和愛好。雖在一個學習氛圍不積極的班級中,即便享受這父母給的課外閱讀資金,也沒有積極進行課外閱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應被動接受,應該學會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興趣。
因此,學生要增強自己的意志力,學會自我監(jiān)督自我管理,培養(yǎng)自己的課外閱讀興趣,提高自己的課外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與學校的管理、教師的引導幫助、圖書館的設置、家庭教育有重大的關系,但課外閱讀的主體的學生自身,所以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外閱讀水平中起決定性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德明.《少數(shù)民族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第115-119頁.
[2]李靜美.《少數(shù)民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及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年07期.
[3]烏仁塔娜.《關于蒙授中小學學生蒙文課外讀物的調查報告》[J].內蒙古教育,2012年08期,第16-20頁.
[4]陳健.《蒙古族預科生課外閱讀狀況調查分析》[J].統(tǒng)計與管理,2016年03期,第25-27頁.
[5]白居榮.《通遼蒙古族中學漢語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