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摘 要:對于幼兒而言,語言是孩子們認識這個世界、融入這個世界的工具。幼兒處于思想啟蒙時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孩子認識世界、形成良好的性格、情感、思維、價值觀念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的責任,雙方應該積極交流溝通,為培養(yǎng)出健康的孩子共同努力。
關鍵詞: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語言是一個人向外界表達自己的工具,語言能力則是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中正常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對于幼兒而言,語言的重要性更為廣泛。它不僅僅是幼兒表達的工具,同時也是幼兒學習的對象,學習的工具。幼兒時期是孩子的啟蒙教育時期,通過語言幼兒學著與其他人交流,學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在這個時期,幼兒身體的各個器官都處于發(fā)育期,如腦、耳、眼等等,聽力和語言能力變得日益成熟。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里多說多想,這將極大地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都至關重要。
二、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
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主要分為兩個大的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家庭教育,第二方面就是幼兒園教育。
第一方面,家庭的教育。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幼兒階段,孩子的意識尚未完全形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永久的模糊印象。由于社會生活壓力的加大,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交給老人照看,這不僅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甚至會對孩子一生的性格產生影響。眾多研究表明,隔代撫養(yǎng)存在很多的問題。第一,老人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可能過于寵愛,導致孩子性格發(fā)育不完全。第二,老人思想落后,無法帶給孩子最現(xiàn)代最合適的教育。第三,孩子缺少與父母的接觸、交流溝通,容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對于孩子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第二方面,幼兒園的教育。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影響是整體的,自然包括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所謂語言能力并不是簡單的說話,還包括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都是父母所不擅長、不專業(yè)的,因此,幼兒真正意義上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要從幼兒園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學前教師只注重講,而忽視了語言能力的運用,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氛圍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而忽視了語言教學的運用與拓展,這使得教學的效果往往達不到教學目的;第二,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幼兒教師的教學大多是進行簡單的語言知識教育,沒有從實際出發(fā),更沒有從多角度去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三、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家庭中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師。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上文中講,隔代培養(yǎng)有很多的問題,因此,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盡量由父母聊承擔,避免隔代培養(yǎng)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父母要激發(fā)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幼兒正處于學習能力的旺盛期,一些新鮮的事物對于他們而言都是一個新的世界。引導孩子多去聽,父母可以從優(yōu)良的電視節(jié)目或動畫片入手,如果想進行更針對性地練習,父母可以陪孩子聽一些電臺故事等等。父母要引導孩子多說,說的多了,語言能力自然會有所提升。父母可以帶孩子去他們感興趣的地方。如動物園、書店、游樂園中,讓孩子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同時接觸更多的人,讓孩子學著主動去和別人交流,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情感世界。讀寫能力的訓練同樣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可以陪著孩子讀寓言故事等等。父母還應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如今的社會良莠不齊,既有良好的榜樣形象,也有負面影響。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言行舉止應該有所收斂,無論外界怎樣,父母都應該在孩子面前保持一種正義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于不文明的現(xiàn)象,父母要及時作出制止,要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這種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思維方式同樣也是提升語言能力所需要的。
(二)幼兒園中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對于孩子的性格、情感以及智力啟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在幼兒園中的兒童往往更加容易接受知識的學習與教導。因此,要激發(fā)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的氛圍,孩子更能投入其中。如教師教學《小鴨子找朋友》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現(xiàn)出豐富的動畫,通過模擬場景調動起孩子愛玩的天性,同時加以簡單的教學指導即可。第二,要給孩子合作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主動的表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制造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相互交流,幫助孩子養(yǎng)成積極活潑的性格,這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以及后期的學習教育。第三,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幼兒時期的孩子對于這個世界上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還看不懂這個世界上的很多東西,因此只能用自己的大腦去想象他們看到的東西。當孩子向老師提問或者和老師交流時,老師應該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因為這是孩子幼兒時期獨有的能力。老師在尊重孩子想象力的基礎之上應該多加以引導,這樣既不損害的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又能以正確的方式為孩子打開世界的大門。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家庭和學前教育的共同努力。幼兒時期是孩子的思想啟蒙時期,是孩子一生發(fā)展的基礎階段,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高度重視。學校和家長要結合起來,積極對待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收獲的一定是一個思想健全、健康積極的孩子,這是對孩子整體能力的促進。
參考文獻
[1]宋文婷.幼兒語言能力的構成維度及培養(yǎng)策略——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分析[J].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6.
[2]沙玉環(huán).關于幼兒園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科技咨詢(教育科研)
[3]莊琴.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芻議[J].學周刊,2017.
(作者單位:邳州市明珠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