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云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教育的模式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的基礎教育普遍加強,但是在這個需要大量人才的時代中,基礎知識水平的提升已經不能滿足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再次到來,推進了學校教育理論的變革。主要從高中物理高考的解決策略上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改革;素質教育;物理高考;策略
學好物理能夠使學生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許多學生因為對物理的學習消極懈怠,在物理高考時對解題的思路和方式沒有印象,導致整個高考的失利。為了避免物理高考失利狀況的出現(xiàn),有必要對高中物理高考的解題策略進行深入的探索。
一、近年來的高考物理試卷分析
(一)高考物理選擇類題目考點分析
高中對物理學科的考試主要是通過綜合試卷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測試的。全部的物理內容大約能夠在綜合試卷中有40%的分數(shù)比。出題的類型大致上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考查小知識點以及正確的邏輯推理能力的選擇題,這類選擇題的分值不是很高,但是考查的知識點是最多的,占物理試卷的20%~30%。
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中,天體力學是歷年高考必考的一個知識點,雖然只有一個選擇題,但是會通過語言來迷惑學生,讓學生弄不清楚到底該使用哪一個知識點。電學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考中關于電學的題目也是不能忽視的。物理高考中電學的知識點基本上都是有很大難度的。知識點一般集中在電場做功與電勢能的變化上,甚至會結合其他物理知識進行綜合的考評。其余的選擇題涵蓋的知識點中大概包含了光學、熱學、原子學等許多重要的知識點。
(二)實驗類的題型分析
實驗題考查的知識點相對于選擇題來說,難度更大一點。實驗題的形式有別于選擇題。它要求考生必須具備扎實的物理知識,能對實驗類題目進行解答。如果說選擇題還能夠靠運氣,實驗題目完全是靠實力的。實驗題區(qū)別于選擇題,有多種形式。大部分是填空,還需要用畫圖、計算等多種方法。如果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題目,以及對知識點的復習不夠,很難解決實驗題。
(三)解答題類型的解析
解答題大概的分數(shù)占到整個物理試卷分數(shù)的45%左右,考查的是對物理知識點的綜合性運用。它所考查的題型基本上是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它涉及的知識點可能會包含初中物理知識,學生需要對這類題目認真對待。另外高考主要考查的兩個較大的知識點就是力學和電學,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二、有效解決考題的方法
(一)考前系統(tǒng)地復習
高考物理試卷上的題目是有限的,所能考查的知識點也是可以數(shù)清楚的。雖然不能準確地判斷每個知識點的考查程度,但是可以通過系統(tǒng)的、全面的、快速的復習,使學生記住每個章節(jié)的重要知識點。比如,作為物理老師首先應該對歷年物理考題進行邏輯性的歸納與整理。然后對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記住并且會運用。系統(tǒng)的復習可以使學習好的學生對掌握的知識了解得更加明白,在考試時能夠更快速地找到解題的思路。對于已經不記得這方面知識的學生重新細致講解,可以使這類學生在考場上初步對知識點進行運用。
(二)通過畫重點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深化訓練
物理中有幾個大的方面是每年高考中必然會出現(xiàn)的題型。其中電學和力學的綜合性交叉運用就是每年物理實驗題中的必考題目。在這方面,老師就可以通過著重復習這兩方面的知識來保證學生能夠拿到這種實驗類題型的基礎分。因為根據(jù)高考中對力學和電學的測試得出結論,高中物理電學和力學是最重要的兩個知識點。老師在初次講解中肯定會告誡學生要著重學好電學與
力學。
(三)題海戰(zhàn)術,明確解題思路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面對高考物理,想要快速地解題,首先就要明確什么樣的題型要有什么樣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同樣一個題目可能有不同的解題方法。不同的題,也可能用到的方法是一樣的。這就需要學生多做題,在實踐中出真知。題解得多了,自然就能夠明白每一類題型所需要的解題方法。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學會總結經驗,不要做無意義的題目,要選擇有代表類的題型來做。這樣才可以加深對解題思路的認識。
高考物理考查學生的知識面雖然不廣,層次對比不夠深,但是仔細研究高考物理的解題策略之后,能夠發(fā)現(xiàn),它考查了學生的物理綜合素質。研究高考物理的解決策略,能夠使老師加強對物理學科中的基礎和核心知識點的考查。對物理基礎規(guī)律的研究,有利于學生以后能夠運用高效的邏輯推理能力解決問題,為學生進入各個領域取得良好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文輝.高中物理高考解題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4):55-56.
[2]尚天云.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析[J].高考,2016(9).
[3]楊元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分析[J].教育,2016(9).
[4]陳春國.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4(7):54-5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