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錢花
【摘 要】農村地區(qū)由于地理環(huán)境、發(fā)展程度的限制,和城市地區(qū)的教學方式存在著不同的方式。本文通過研究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研究,目的是提高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1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特征
1.1注重教學結論
在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師中,有一部分的教師教雪方法陳舊,講課時課堂氛圍單調枯燥,教師在上課時演示的比較少,學生動手操作少,教師注重教學理論。教師通常以講課為主,給學生動手和演練題目的機會少。導致的結果是越到高年級,學生說話的機會越來越少,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1.2注重考試分數
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教師過分注重考試分數,導致家長和孩子都異常的注重考試分數,討論數學題目的小組合作探究問題的過程非常的短暫,有時候還存在著走過場。
1.3語言不規(guī)范性
在農村地區(qū)生活和學習的小學生們,每天除了在課堂上使用普通話以外,在其余大部分時間的交流都是用當地的方言和其他人進行交流的。甚至有時候在課堂上,有些年齡大的教師因為普通話水平不高,再課堂上仍然使用當地方言給學生進行授課。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和性格,由于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這些小學生的普通話水平自然就受到了影響。
2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單一
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的限制,他們對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對比較弱,很難使他們的能過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而在農村地區(qū)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短缺,教師往往就是一支粉上完整堂課,即使上課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也只是單一地將數學課本中的內容以幻燈片的形式呈現(xiàn),沒有做出改變,毫無新意,導致課堂的上課效率低下。
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在上課前準備的很充分,采用了多種教學工具和手段,然而如此精細準備的課堂有時卻是低效的,究其原因是教師往往只是機械照搬某種教學模式,在其教學方式的形式上仍然是單一的,教師們并沒有根據自己的上課時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出改動,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2.2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時間不合理
課堂教學時間的不合理是造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教師過分注意考試成績,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們會不斷重復強調自己的授課內容,導致授課的時間過長,這樣就占用了課堂上學生練習和鞏固知識的時間。同時有的教師還會因上課時學生出現(xiàn)違紀犯錯,不斷批評教育和訓斥學生,占用上課的時間。
2.3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數感能力差
2.3.1數感的含義
《數學課程標準》在學習內容方面關于數感的描述表現(xiàn)在幾個方面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即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對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通過選擇適當的算法來解決問題;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能解釋出結果的合理性。
2.3.2農村地區(qū)教師缺乏對數感的重視
農村地區(qū)因為地理位置和經濟位置的受限,在教學內容方面的更新比較慢,教師們對于新的知識的接受和傳播也比較緩慢,導致在課堂中學生的知識跟新和培養(yǎng)新的能力也弱于城市地區(qū)。最終的結果是在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的數感能力差。
3農村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建議分析
3.1建立和完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3.1.1建立和完善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
3.1.1.1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設施
農村地區(qū)的多媒體教學設施不配套,因此多媒體教學方式在農村地區(qū)遲遲沒有發(fā)展起來,因此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可以增加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成績。
3.1.1.2樹立教師多媒體化教學理念
農村地區(qū)的有的教師缺少多媒體化教學理念,在一些基礎條件比較好的地區(qū)雖然有多媒體設備,但是老師們并沒有使用它來上課的意識。因此樹立教師的多媒體化教學理念迫在眉睫。
3.1.1.3培養(yǎng)并提升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能力
在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結合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教師們應該參加培訓,提高自身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能力,有利于豐富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
3.1.2豐富數學小組討論形式并與課堂教學方式相結合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學小組討論能夠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會根據小組討論的規(guī)則,在每次討論時,都是有問題理的小組成員首先發(fā)言,然后又專人做好記錄,之后再由小組討論得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做可以保證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明白如何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教師再根據自己的教學水平把小組討論和自己上課的方式進行結合和創(chuàng)新,不但豐富了教學方式,還提高了學生的成績。
3.2合理安排小學數學課堂的時間安排
良好的課堂時間安排是高效課堂的表現(xiàn)之一,合理的安排課堂時間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減輕教師們的負擔。有以下的建議:
3.2.1引導教師制定時間安排表。
3.2.2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上課時間觀念。
3.2.3引導學生遵守課堂紀律。
3.3提高小學數學學生的數感能力
3.3.1引導學生用實際生活感受數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舉出鮮活例子,然后提出問題,這樣才會讓學生更加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出現(xiàn)的數學問題,才能將實際中的問題轉變?yōu)檎n堂上的數學問題。
教師還應對教學方式做進行調整,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讓學生們通過實際的問題去感受數感的存在,加強數感的能力。
如:生活中常見的電話號碼,不同的電話號碼代表不同的地區(qū),代表不同的營業(yè)廳,讓學生考慮類似于這樣的問題,讓他們切實的感受到數學與自己生活的關聯(lián),明白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學生們的數感能力。
3.3.2在表達交流中培養(yǎng)數感
數學語言的表達交流是培養(yǎng)數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數學課本上的數學概念表述都比較抽象,不利于小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在表達交流中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轉述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能夠自己理解數感。
例如:讓學生們自己講課,上講臺講一道自己會的題目,這樣在講的過程中,不但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提高,同時也會培養(yǎng)出更好的數感。
4結論
素質教育的特點之一是要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因此,學生的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日常的學習中去。
本文研究農村地區(qū)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通過研究農村地區(qū)在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旨在尋找提高農村地區(qū)學生的成績,提高其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馬云鵬,史炳星.認識數感與發(fā)展數感[J].數學教育學報,2002,11(2):46-49.
[3]王坦.試論合作教學的理論基礎[J].山東教育科研,2000.12.7
[4]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1
[5]楊豫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版)案例式解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3
[6]翁日爾.立足農村情調整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2011(26):113
[7]張凌云.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閱讀,201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