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
[摘 要]體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必修課程之一,有利于提高其身體素質。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已將高效課堂作為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因為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教育需求。多媒體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還能提升體育教師備課、教學質量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關鍵詞]高中體育;多媒體;應用;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4-0052-01
當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多媒體普遍應用于教學領域中并彰顯出極大的優(yōu)越性。所謂多媒體,是將聲音、動畫、文字、圖像融為一體。將其應用于體育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課題教學的興趣,而且還可將教學內容以更為生動、形象、淺顯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有助于教學實效的大幅提升,有利于學生體育水平的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備課質量
一般選項模式下的備課需要根據學校場地器材情況、學生人數(shù)、學生體育基礎、每個章節(jié)模塊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而定。備好課和大量信息資源有著緊密聯(lián)系,但從目前情況得知,很多高中體育教師應用的教材過于單一,甚至沒有配備相關參考書籍。由此一來就導致體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長此以往部分教師就選擇敷衍了事甚至不備課。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能使備課更有規(guī)律,最重要的是能有效解決體育資源整理和收藏等問題,提高體育教學備課效率。借助互聯(lián)網可查閱大量和體育教學有關的資料并下載存儲大量運動圖片、視頻等便于課堂教學使用,編制出一套涵蓋各種運動的教學課件,形成圖文并茂、生動逼真、色彩鮮艷的教案。此外,如果體育教師發(fā)現(xiàn)撰寫的教案偏離教學目標或授課后有問題,可隨時打開保存的網絡底版進行修改。為進一步提高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體育備課教學中的應用效率,可建立相應的體育教學備課附件庫,一旦附件庫成立后,再備課時就可從庫中選取相關附件并結合體育教學實際內容優(yōu)化修改。同時,課后還可根據體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從而修改整理附件庫,使附件庫的內容變得越來越詳盡,一定程度上能減輕體育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備課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毫無疑問,體育能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這也是每個體育教師和家長都深知的。高中體育教師可從娛樂方向調動學生積極性,主要在于捕捉體育運動技術動作的娛樂元素,使學生能積極投入鍛煉中。此外,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夸獎學生,啟發(fā)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講解田徑中的短跑時,就可先讓學生觀看2004年雅典奧運會我國田徑運動員劉翔參加的110米跨欄比賽視頻,讓學生感受田徑賽場上激烈的氣氛以及奧運健兒為國爭光的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自豪感。之后向學生講解田徑這項運動,具有廣泛性、簡易可行和促進身心健康的特點。甚至還可以根據多媒體視頻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奔跑的距離可設置在50米之內,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進行對抗,提前跑到終點的學生可獲得教師提供的獎勵,最后真正引入田徑知識。體育教師在引入多媒體視頻之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以確保學生在游戲視頻中能真正吸收知識。無論教師播放的體育視頻是屬于平緩類還是激烈對抗類,都應在實踐過程中反復對體育場地安全性和體育工具進行檢查。例如,在組織籃球投籃游戲中要檢查場地是否能容納一個班級,并挑選適合學生的籃球。此外,在游戲前帶領學生做好各個關節(jié)的熱身活動,降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受傷的風險。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水平
所有教學都是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下實施的,良好的課堂互動是提高教學效果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首先,在師生互動方面,由于教師是影響課堂效果好壞的主體之一,師生在體育教學中應該是雙向互動的,多體現(xiàn)為學生在體育練習中針對某項技術動作向教師發(fā)起疑問,而教師則根據學生的提問給予相應的解決措施。體育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影響、共同參與和雙向對等交流的活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提出的問題。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可為學生播放籃球賽視頻,讓學生欣賞籃球運動員出神入化的風姿。然后,體育教師帶領學生沿著籃球場慢跑1圈,做腹背、頭部、體轉、腕踝關節(jié)、正面和側面壓腿運動。在進入籃球教學之前,教師可先為學生示范環(huán)繞交接球、雙手拋接球和原地兩手交換推滾球等動作,之后和學生一起練習,指導學生的同時調動其參與積極性。
總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效果顯著,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素質教育強調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多媒體可作為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手段,十分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身心獲得協(xié)調發(fā)展,最重要是在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時,真正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