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君
摘 要:當前,網絡日益成為思想文化交流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各類網絡產品的衍生標志著微時代的到來。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其網絡話語權與輿論引導能力對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深化網絡文化育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將從高校輔導員網絡話語權的定義、輔導員網絡話語權的現(xiàn)狀、特點等方面展開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網絡話語權與網絡輿情引導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微時代;輔導員;話語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4-09
高校輔導員網絡話語權,是指高校輔導員針對大學生的認知和行為特點,以包含社會主導意識形態(tài)、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的網絡文化產品,在校園網絡環(huán)境里進行一系列話語傳播實踐,從而在網絡陣地所獲得的調控力和影響力。而這種調控力和影響力直接影響著輿情引導的效果。由此可見,把握網絡話語權對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輔導員網絡話語權與輿論引導的現(xiàn)狀
當前,每個高校輔導員利用網絡開展工作情況及網絡話語權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來說,輔導員已具備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把握網絡話語權的意識,也開展了一些有效的教育管理及引導工作。眾多輔導員在微博、微信、QQ等平臺保持著活躍度,始終緊跟學生感興趣的網絡領域,通過心情微語、博文暢談、說說、日志等眾多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進行引導。如通過網絡上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干預;通過轉發(fā)各類活動通知,動員學生積極參與;通過發(fā)表積極健康的動態(tài)評論,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和鼓勵,等等。特別是2016年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川在個人公眾號發(fā)布的《答學生問: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一文引起多方反響,在入黨這一話題上牢牢把握了話語權,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入黨動機教育,為輔導員把握網絡話語權、進行輿情引導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當然,我們也看到,由于缺乏專業(yè)知識、不適應網絡語境等原因,當前輔導員也存在網絡話語內容陳舊滯后、話語形式單調教條以及話語平臺建設不完善等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及輿情引導力度,亟待改善。
二、輔導員網絡話語權及輿情引導的特點
當前輔導員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話語權的把握度以及輿情引導的力度參差不齊。只有把握其現(xiàn)狀和特點,才能有效改變現(xiàn)狀。通過歸類總結,可以發(fā)現(xiàn),當前高校輔導員在網絡話語權及輿情引導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1)與輔導員年齡有關。一方面,年輕輔導員更加傾向于使用網絡平臺開展工作,在互動交流等方面比較頻繁,更善于使用網絡語言。而工作時間越久的輔導員使用新媒體工具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的頻率越低。另一方面,工作經驗豐富的輔導員語言使用則更加規(guī)范,也更具備預防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在處理突發(fā)事件處理方面,其能力更為突出。而年輕輔導員更容易產生過度依賴網絡平臺的傾向,措辭不夠嚴謹,有時候則會成為網絡突發(fā)事件的起源。
(2)與輔導員現(xiàn)實話語權有關。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及輿論引導與現(xiàn)實工作、生活中的話語權成正比,二者不可分離。輔導員在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的話語權是其網絡話語權的基礎。如果在現(xiàn)實中不能把握話語權,那么,輔導員也會失去網絡話語權,其在網絡上進行的輿情引導也鮮有成效。相反,如果在現(xiàn)實中牢牢把握話語權,那么輔導員在網絡上發(fā)聲時就會得到更多的響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與輔導員進行網絡傳播的平臺建設有關。規(guī)范、系統(tǒng)的網絡平臺和傳播體系更利于獲得網絡話語權和及時進行輿情引導,無規(guī)律、無系統(tǒng)的網絡平臺和傳播體系不利于把握網絡話語。目前,一些輔導員通過微博、微信公眾平臺、QQ空間等網絡平臺開展工作,但由于缺乏系統(tǒng)管理,很多平臺都出現(xiàn)了更新不及時、沒有連貫性等情況,導致平臺關注度低、影響力小,最終降低了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筆者經觀察發(fā)現(xiàn),凡是取得較好傳播效果的,都是進行規(guī)范系統(tǒng)建設的平臺,傳播效果越好,網絡話語權把握越牢,輿情引導更有效。
三、增強網絡話語權及輿情引導的策略
通過對當前高校輔導員網絡話語權與輿情引導的現(xiàn)狀及特點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很多輔導員已經利用網絡平臺開展了一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也存在著話語形式單一等問題;另外,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及輿情引導與輔導員的年齡、現(xiàn)實話語權、傳播平臺建設有關,由此,加強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及輿情引導應從以下四點重點突破。
(1)與不同年齡層次輔導員加強交流。網絡傳播既要遵循網絡傳播的規(guī)律,又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一些語言表達還是要規(guī)范嚴謹,不能過度娛樂化,只有二者相結合,才能真正把握網絡話語權,做好輿情引導工作。年輕輔導員要注意在網絡開展工作的規(guī)范化,不能過分依賴網絡。年長輔導員要注意把握網絡傳播的規(guī)律。不同年齡層次的輔導員之間應加強交流,探討經驗和心得,這可以有效實現(xiàn)傳播效果。
(2)通過提升現(xiàn)實工作、生活中的話語權獲得相應的網絡話語權。正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堅持解決實際問題和解決思想問題相結合,輔導員首先應通過不斷學習增強自身能力,提升個人人格魅力,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致力提高現(xiàn)實生活中的話語權,打好群眾基礎,以此獲得相應的網絡話語權和輿情引導力。
(3)建立規(guī)范、系統(tǒng)的網絡平臺和傳播體系。一方面,由于輔導員的工作瑣碎,因此能夠用于打理網絡平臺的精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網絡平臺具有開放性,受眾廣泛,需要保持活躍度,發(fā)布各類信息和內容,滿足不同的受眾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著力培養(yǎng)一批學生“意見領袖”,鼓勵“意見領袖”針對不同內容在網絡平臺發(fā)聲,并互相轉發(fā),形成傳播合力,搭建完整傳播體系。在這一體系下,輔導員需做好“把關人”,確保傳播內容的真實性、可讀性等,通過網絡平臺和傳播體系的構建,牢牢把握網絡話語權,有效進行輿情引導。
(4)提高輔導員媒介素養(yǎng),將議程設置理論運用到輿情引導中。隨著網絡媒介的普及,網絡陣地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這也推動著輔導員學習網絡傳播、媒介傳播等相關知識,不斷提高媒介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才能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引導輿情時,輔導員可以通過傳播大量積極、正面消息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以達到預期的傳播目的。
除了以上四點,在網絡迅猛發(fā)展的微時代,還應尤其注意預防由網絡輿論引發(fā)的公共事件,及時疏導。
網絡文化育人是高校育人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網絡陣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輔導員,把握網絡話語權,利用網絡進行輿情引導勢在必行。輔導員只有與時俱進,遵循網絡傳播的規(guī)律,不斷完善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工作能力,才能牢牢把握網絡話語權,做到有效引導輿情。
參考文獻:
[1]孟祥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話語權提升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
[2]戶國棟.高校輔導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意識——規(guī)律意識、資源意識、網絡意識[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