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永
摘要:我們時刻從學生的自身發(fā)展出發(fā),合理設計和安排各節(jié)科學課,才能使我們的科學教學更加賦有實效性,使學生在有效的科學課堂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素質。這就需要作為科學教師的我們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不懈地努力。
關鍵詞: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有效性
在小學科學教學上,很多教師存在一個嚴重的誤區(qū):重照本宣科教學,輕探究教學。課堂教學基本是簡單的傳授知識,科學成了講讀課,對實驗活動則草草了事,科學成了形式課,效果如何,沒有深究。因此,造成學生缺乏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低。面對當前小學科學課堂真實存在而低效的講授式、放羊式現(xiàn)象,我們是該反思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效率了。其實巧設有趣的課堂是提高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關鍵。在此,我結合自己的教學談一談相關一些做法。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孩子從小就有一種好奇心,而科學正是起源于人們對大自然的這種好奇。新課的導入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巧妙地設疑,讓學生在情境中產(chǎn)生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展開教學。蘇霍姆林斯基說:“使你的學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東西,使他們直接面臨著問題。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成功了一半?!比纭豆獾膫鞑ァ返膶氩糠郑沂紫劝呀淌抑械拇昂熇?,并關閉了所有的光源,創(chuàng)設了一個黑暗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黑暗中摸索進入教室,由于違背了常規(guī),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調動了起來,注意力集中到“光”的研究上來。又如在學習《物體的分類》時,課前特意把講臺弄得很凌亂,讓學生說一說這樣擺放好嗎?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不好!”我緊接著就問:“怎樣整理才好呢?”學生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這一問立即激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當他們帶著迫切去探究時,我便在黑板上板書“物體的分類”,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索未知的活動。這樣導出新課,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課文的內容,為下一步教學作了有效的鋪墊。
二、關注生活,培養(yǎng)興趣
科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情境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對科學就越感興趣。因此使生活和科學融為一體,強化科學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從而提高科學課堂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學習《尋找生命》,我會組織學生到熟悉的校園里親自尋覓有生命的生物,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fā)學生對身邊事物探究的欲望。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從大量的生活小事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生活中無不蘊藏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如癟了的乒乓球放到熱水里會鼓起來、燒開水時,容器裝水太滿容易溢出、濕衣服晾起來就會干等等,總之,我們要盡可能啟發(fā)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讓他們更好地在生活中學科學,體驗“科學寓于生活,生活中有科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三、設計實驗、發(fā)展興趣
科學最大的特點是以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尋求對世界的解釋,用實證的方法尋求對世界的認識。實驗是科學課堂中最重要、最常規(guī)的一種教學方法。設計課堂實驗是學生親歷科學過程的一個不可替代的環(huán)節(jié)。當然,這里的科學實驗是指學生力所能及的、帶有游戲色彩的實驗。通過讓學生在實驗中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從而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勇于探究未知的科學興趣。如上《鏡子》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知道鏡子是可以改變光傳播路線的,我設計了一個光“拐彎”實驗活動,我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用什么辦法可以使光照到書的另一面?讓同桌兩人把課前共同準備的一支手電筒、三塊小鏡子和一本能立得起來的書拿出來。在活動前讓同桌進行討論、交流,找出最佳的答案,然后再進行實驗活動來驗證,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學生就很快地領悟到鏡子是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這一科學知識。接著,我又組織全班同學一起用鏡子來做光的“接力”游戲,使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學得興味盎然,在興趣的引導下,提高了科學探究的實效性。
四、巧用多媒體、提高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靠粉筆、黑板、掛圖或模型,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不感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今天的教學開拓了廣闊的天地,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高質量的科學信息,為教師提供了多樣而先進的教學手段,我們應該巧用多媒體,變抽象為直觀,化虛為實,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呼吸與健康》一課時,我使用Flash課件演示空氣進入人體的路線,紅色的氣球表示吸入的新鮮空氣,藍色的氣球表示呼出的氣體。在畫有人體結構的畫面上生動地移動紅色的氣球和藍色的氣球,就可以直觀地顯示出空氣進入人體的路線。教師連續(xù)演示兩次,在重點處點撥,了解人體的呼吸過程這一難點就解決了。在教學四年級下冊《認識物體的運動》時,我下載了很多視頻,有飛機在飛行的過程,有蝸牛在爬行的過程,有撐竿跳高運動員跳高的過程,這些視頻生動直觀,比單純的觀察圖片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我們時刻從學生的自身發(fā)展出發(fā),合理設計和安排各節(jié)科學課,才能使我們的科學教學更加賦有實效性,使學生在有效的科學課堂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素質。這就需要作為科學教師的我們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不懈地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