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凱
摘 要:目前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風潮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成為其中最重要的教育研究課題,我國政府對此項教育改革工作亦高度重視。當今快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相對于我們周圍的方方面面影響巨大,比如生活、學習等等。他慢慢地滲透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功德無價。因此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必然要引領一場帶動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7-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096
一、怎么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進行評價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獲得的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內外部信息方法、相應的人力資源和對應的課程結構、內容、各類課程資源以及課程進行方法等融合為一體,結合最基本最底層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相對應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評價手段,一起來承擔并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新的教學方法。
把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到一起,強調計算機要服務于課程,應用于教育。其出發(fā)點首先應當是課程,不能是計算機的事。要知道和明確計算機在哪些地方有突出表現(xiàn),可以有好的學習效果,嘗試讓學生做一些運用其他方式做不好的事情,或教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并且以實現(xiàn)人與物化的信息之間、網絡虛擬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融合。
基于此,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一起,說白了就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課程研制(或開發(fā))理論和實踐。由于教育教學領域中,信息技術和其他各學科中有一種不和諧聲音,現(xiàn)在解決和針對的就是怎么讓他們能“和諧相處”。通過讓他們進行整合,讓師生間的教與學變得更加默契,構建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tài),使其更好地為師生服務,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課程整合到一起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所有學科互相融合而又關注培養(yǎng)一切的能力,找到了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性和能力培養(yǎng)的舉足輕重,同時必須要滿足下面的條件:
1.清楚教學過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教學目標
課程整合把不同內容的教學任務進行有效的實施,有目標的將其他教學科目和信息技術相互聯(lián)系,貫穿始終,進行有效教學。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突出教學的綜合性,而不是我行我素互相推諉。將這些任務分解學習,可以讓學科內容再現(xiàn)。同時利用生活中一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師生在互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2.把信息技術看作是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
把課程整合到一起,要突出和強調他們必須不折不扣地為教學服務。信息技術畢竟是為教學服務的,或者說,它只是我們學習需要的幫手,也是幫我們解決一些問題的工具,我們應引導學生理智地看待它,想盡一切辦法去使其有效地發(fā)揮作用。
3.關注并注重培養(yǎng)能力,學習知識是最終的目的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使學生很好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程的各個領域,在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中有機的進行相互幫助。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清楚認識到協(xié)調和配合的重要性。教師應該使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來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最佳的效果,同時也不能放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保證學生會學習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將其應用到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去。
4.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動搖、學生主體地位不改變
在現(xiàn)行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一直倡導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動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指導者、組織者,還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作為求知者的學生學到知識。學生就是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體現(xiàn)出他們的主體地位。所以說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動搖、學生主體地位不改變。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模式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類型有以下幾種:把信息技術轉換為學生學習的對象;把信息技術當成教師上課教學的幫助手段;把信息技術看作是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
當前教育,教學方法多樣,方式日益翻新,把信息技術和領域課程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其實培養(yǎng)的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說,這幾年學校教育關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并實施嘗試教學是相當有必要的。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到一起需要的方法和策略
要使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有效的整合,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對待整合的基礎——整合資源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引導學生優(yōu)化教學資源并整合優(yōu)秀教學資源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人力資源等,通過信息技術將他們有機地整合,為我們所有用,是課程整合的保障與基礎。
2.整理好整合的途徑——整合過程
過程的整合有這樣的三個階段:課前需要的準備階段,課堂教學過程的實施階段及課后反思的拓展階段。這三個階段都有他們各自的任務:課前需要的準備階段,把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擺在突出位置。依據(jù)教學方案,進入學習。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提出學習任務目標及相應的學習方式,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小結,對于突出的共性問題進行關注并解決。合作學習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享信息資源。進入課后反思的拓展階段后,就要考慮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要做的就是將資源不折不扣、毫不保留的進行分享,這時強調學生注意網絡文明、安全,以及我們學習要達到的目的。這個過程不僅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加深,也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反思與提高,所以我們也要認真對待這個環(huán)節(jié)。
3.一定要清楚整合的目的——整合能力
教育最終達到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能力,現(xiàn)代教育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罢n程整合”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它也不能排除在外。這種能力的整合說白了就是讓學生獲取信息后,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加工、為其所用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
總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進行嘗試應用,同時還要進行一些研究。以上是我根據(jù)平時教學中看的情況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參考文獻:
[1] 冷旭輝.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1(48):158-159.
[2] 柳棟.課程整合的切入維度和實踐路線[J].中國電化教育,2003(9):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