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剛
摘 要 在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人們也關注“評”,評學生的成績,定學生的“優(yōu)劣”;評教師的教學成績、授課活動,定教師的“優(yōu)劣”。而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能力又怎么會僅僅能夠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決定呢?又怎么會由一節(jié)公開課來決定呢?所以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需要改革。本文中就對如何改革高中化學的教學評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改革 高中 化學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4-0029-02
觀察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實踐,我認為,人們其實也非常關注“教學評價”問題,只是關注的面過窄,對于學生的“評”往往片面,對于教師的“評”往往偏頗。教師的“評”也好,學生的“評”也好,都一“分”定音,一“課”定音。而在我看來,評價的根本在于一個評字,它所代表的意義應該是交流、分享,它的目標指向應該是鼓勵、發(fā)展。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這種“陳舊”的評價方式,已經越來越阻礙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所以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必須改革。高中化學教學中,有哪些相關問題存在呢?這些問題我們又該如何去改革呢?下面我將對此談談我的看法。
一、問題呈現(xiàn)
1.標準“不準”。高中化學教學評價體系,主要體現(xiàn)在對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及影響因素等幾方面作出的合理科學性研究評價。由于種種教學因素的影響,在教學評價層面還是存在較多缺陷,老師對于課程評價標準還是拿捏不到位。
2.理念“偏差”。現(xiàn)階段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活動中,學校及老師在評課理念方面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在評課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會體現(xiàn)出一些錯誤觀點,就是多數(shù)老師都有以“課堂提問多多益善”的教學錯誤認知,并將其當成衡量課程教學過程地評價指標。
3.“偏”評教師。動中只有被聽的壓力,沒有成長的收獲。因為,部分學校領導在進行評課活動時,只是頻繁聽課,無法及時安排評課人員有效開展課程評議工作,這種情況下評課人員與老師的溝通交流工作也就無法做到位。在實際的課程教學評價活動組織過程中,多數(shù)情況下其組織人員是由骨干老師和教導主任或是教研組長級別的人員構成。這樣的教學評價情況會導致參評面變窄。
二、方法分享
1.改變“評的氛圍”
(1)創(chuàng)造激勵的氛圍。在傳統(tǒng)的聽課、評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是極度緊張的,在面對每次測試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也都是極度緊張的。這樣的評價活動是不利于教師與學生成長的。應鼓勵師生積極參與教學評價活動,營造良好評價氛圍。新課程下高中化學課程教學評價的有效實施與踐行,老師和學生的參與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學校應積極推動老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到評課標準的編訂活動中去,以便保障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創(chuàng)造共進的氛圍。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應該是最好的合作伙伴,而不應該是相互之間造成“壓力”的來源。實踐中,我們加強評價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充分發(fā)揮評課體系的診斷功能。在進行化學課程教學評價過程中,評價組織人員之間要注重保持科學合理性的合作交流,調動師生或其他評價人員之間的互動性,以保障教學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
(3)創(chuàng)造民主的氛圍。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個性特色,在教學過程中,這些特色會有展現(xiàn),在評價過程中這些特色也會有所展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教師的發(fā)展,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我們的評價過程要保證民主和諧。學校可以要求老師之間進行評課活動,以提高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為目標。高中化學課程評價活動中,老師之間可以進行評課活動,這種評課方式保證了教學評價體系的民主性,這樣老師通過互評活動,可以對自身教學方式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反思和分析,同時也能夠提升其教學責任感,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2.改革評價的方向
(1)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標?;瘜W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思維化的理性。在評價過程中,學生展現(xiàn)的成績只是其中的評價活動的一個方面,而我們可以評價學生發(fā)展的內容其實有很多,可以應用的評價方式其實也有很多。學校要做好新形勢下的課程教學評價,實踐證明,體現(xiàn)教學評價的實效性與主體性是開展探究學習活動教學評價工作的關鍵。例如說,老師可以組織開展帶有自主探究性的學生報告展示活動,全面展示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并接受來自各層次人員的評價,進而體現(xiàn)教學評價的激勵性和主體性。
(2)以促進學生思維提升為目標??荚囀菍W生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評價活動中必須關注的問題。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與成果的評價,就是以測試成績?yōu)榛A的。而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我們更倡導是關于發(fā)展的評價,思維能力的評價。例如,在高中化學的期末或者期中考試活動中,老師可以就實際情況進行一下靈活性變動,比如減少理論性命題,增加開放行命題等。老師要注意多留一些主觀題,以便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提高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