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潔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城區(qū)小學)
摘 要:揭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安源花果在城區(qū)小學花果雕刻課程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教學分析,探討其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以此為例,提出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小花果雕刻;文化內涵;傳承與創(chuàng)新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萍鄉(xiāng)花果的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
安源花果歷史悠久,是傳統(tǒng)萍鄉(xiāng)民間手工藝食品的典型代表,既具有信用價值,又具有觀賞價值。安源“花果手工工藝”在全國是唯一的,人稱“中國一絕”,其花型有的似剪紙,有的似鏤空玉雕,可制作花型百余種。據(jù)史料記載,萍鄉(xiāng)“花果”已有千年的歷史。安源花果已進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主陣地。
在現(xiàn)代文明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矛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非物質文化似乎正漸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非物質文化的重要性已經在全社會達成共識。然而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卻遇到種種問題。第一,重利益,輕文化。第二,重保護,輕揚棄。第三,重承用,輕創(chuàng)新。
二、安源花果與城小花果雕刻的淵源
城區(qū)小學被評為江西省首批中小學素質教育示范學校,還獲得“第一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省藝術教育示范學?!钡葮s譽稱號。近幾年,隨著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各地各校都開設了多元化的特色課程,在研究農村小學特色課程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果?;ü麖S就在我校周邊,是一家私家小廠,學校聘請花果制作工藝傳承人晏小群、歐陽慧萍老師進入校園進行教學指導,得到安源區(qū)文化局領導的重視,學校提出“讓每一朵花炫出自己最美的色彩”的辦學理念,旨在力求讓校園成為孩子回憶童年的幸福支點,成為師生豐盈心靈的幸福天地。
三、城小花果雕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過:“民間文化是一種母親文化,它是我們的根,它融入我們的血肉,給了我們情感?!钡窨碳妓囯y度較大,習藝周期長。我校作為傳承民間文化遺產的主陣地,近幾年的花果雕刻藝術進校園的活動實踐和老師的親自帶領,讓學生對萍鄉(xiāng)花果從無知到了解、到熟識。我們帶領學生到花果廠進行實踐活動,晏奶奶熱情耐心地指導孩子們從選料,到切工展示,還有疊花、翻花、編織等的演示,無一不震懾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感受到花果傳承人的淳樸感情,激發(fā)了孩子們熱愛傳統(tǒng)文化藝術。在這之后,花果雕刻工藝實用、美觀的性質,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民間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在花果制作的十幾道工序中,我們挑選了最適合孩子們操作和掌握的雕刻圖案這一環(huán)節(jié)作為我們的研究課題課案,同時它也適合課堂教學,我們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領孩子們進行雕刻學習,教育學生先領會花果雕刻坐姿、刀法,從花果原圖開始打造練習。學生是一群活動的個體,一般的課堂讓學生端坐整整45分鐘而一絲不動是不可能的,然而,學生在投入雕刻的時候竟能半天不動,看到他們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刻苦練習的那股子蠻勁,我喜在心頭,學生精致美麗的雕刻作品,每每的一點進步,都讓我感到很是欣慰,我的學生很優(yōu)秀!
四、城小花果雕刻的創(chuàng)新
起初,我們是用雕刻蘿卜片練習刀法,蘿卜片水分多,我們開課始于大冬天,冰涼的手摸著冰涼的蘿卜片,很是心疼這些小寶貝,當時開課有50人左右,后來堅持下來的有30人左右,我的班上就有一大半人數(shù)?!皞ゴ蟮淖髌?,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才完成的?!弊罱K,堅持下來的都是最優(yōu)秀的。
之后過年了,我們到處尋找適合我們雕刻的原材料。當時我們的毛校長也在找,她找到裝修工司PVC的雕刻板,我也嘗試過,但小孩子很難雕刻,比較硬,我廢力地雕刻完一個簡單圖案,感覺很不美觀,后來我去了雕刻印章的師傅那里,討要了一塊他們雕刻的塑料皮(師傅不愿意透露在哪可以買到,只能跟他買),可是也不易下刀,看來不能在本地區(qū)尋找,因為根本找不到,網絡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我們經過選材、嘗試,找到兩種很適合小學生雕刻練習的材料,一種是海棉紙,一種是4 mm厚度的吹塑板。材料選定后,花果雕刻正式進入我們的課堂,當我們規(guī)劃好教學,發(fā)現(xiàn)孩子們僅僅是照模照樣地雕刻,盡量與老師畫的圖片一致,記住花型了,但沒有創(chuàng)新,一成不變,這又開始讓我反思,怎樣才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老師的優(yōu)秀作品是激發(fā)孩子們大膽操作嘗試的一個法寶,孩子的模仿能力、造型能力、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不可小視,孩子們之間相互比較,才會有鑒別、有取舍、有發(fā)展。老師的帶動比守著他們操練更來勁,我?guī)е麄冏龇治觥⒀菔?、對比,講刀法,講起始,講思路,講花型……鼓勵孩子們大膽嘗試,勇于實踐,不怕失敗,認真審視,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五、城小花果雕刻取得的成績
2016年4月,我們代表江西省參加全國中小學農村學校藝術工作坊花果雕刻展示,并獲得展示獎,受到國家教育廳、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評價?;ü纳a工藝難以被現(xiàn)代技術替代,它蘊涵著獨特藝術基因,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征及其傳承歷史,在我國傳統(tǒng)工藝中實屬罕見。它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成立“安源區(qū)花果研究保護中心”,要搶救民間文化遺產關鍵在于傳承,我們多次參加各種展示,就是為了宣傳我們的地方物色,宣傳我們的地方文化。“我們依戀著我們所受過的,我們不舍得拋棄我們曾經付出過巨大代價的,因為那是一種人生的美好?!?/p>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