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玉
摘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面對字跡潦草,質(zhì)量不如人意的學生作文,老師沉默了:興趣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內(nèi)動力。當學生對習作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寫。那么,怎樣才能讓我的學生成為作文的“樂知者”呢?作文評價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筆者從作文評價應遵循的原則和作文評語要求兩方面對老師如何進行作文評價進行系統(tǒng)闡述。
關鍵詞:作文評價;遵循原則;評語要求
一、作文評價遵循原則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作文評價是作文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把作文評價的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高作文能力和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的過程。筆者認為,教師在小學語文課的作文評價中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發(fā)展性評價原則
新課程最根本的理念是關注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因此,作文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的。作文評價應該樹立全程的評價觀念,及時評價,全程激勵。所謂全程即評價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評價學生體驗生活的過程;評價學生描繪生活的過程;評價學生習作體驗的過程;評價學生修改文章的過程;評價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等等。作文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發(fā)展,所以評價過程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勞動,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我們要把作文評價變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要使每個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發(fā)展自己,提高自己,辯證地認識自己,從而使自己獲取更快更好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遵循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變通評價標準,多采用激勵的語言(或使用等級評價方法),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作文中的點滴進步,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到學生的成長。
(二)多元的全員性評價原則
作文評價的多元有三層意思:一是不拘泥于一個僵化的標準,不拘一格,包容個性;二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作文評價;三是分層性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水平采取不同的標準。作文評價應該積極倡導全員合作的評價機制,讓教師、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實行多元化、多層次、多途徑評價?;谝陨险J識,筆者在作文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索,采取了多種評價方法。一是教師評定,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評價;二是學生集體評改,就是全體學生參與,互相進行評改;三是學生互評互改,就是讓學生自由找伴,互相交換作品, 互評互改;四是學生自批自改,就是讓學生獨立的修改自己的文章;五是師生互批互改,就是教師與學生一同參與寫作,把老師的文章夾入其中讓學生一同評閱;六是家長點評,就是讓家長參與作文的評價。
(三)多維的開放性評價原則
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學生的作文各不相同,作文評價也應該是多姿多彩、富有彈性的。作文評價是一個動態(tài)的多維層面,多維即把三個緯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緯度,知識、能力的緯度,過程方法習慣的緯度)的評價始終貫穿于教學過程。作文多維化評價策略主要表現(xiàn)在評價目標多維化、評價方式多維化、評價內(nèi)容多維化、評價主體多維化等方面。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多維化作文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的認知、能力、態(tài)度和情感。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多元評價體系,評價項目多一點,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長的好學生。要探索實踐測評、成果展示、討論答辯等多樣的評價形式和手段。增加評價的尺子,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功能,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分層的激勵性評價原則
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因而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參差不齊,用單一的評價標準或模式只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個體需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激勵評價,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學生對自己的每一篇作文總是很珍視,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賞識。評價學生的作文,教師要張揚學生個性挖掘?qū)W生潛能,要發(fā)現(xiàn)文中的閃光點,挖掘文中富有個性的內(nèi)容,尊重學生真切的情感,真誠地激勵學生。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長、認知水平、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實施差異評價和激勵性評價,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作文評語要求
作文評語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學生語文成績的總結(jié),也是教師作文教學成效的歸納,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和中介。無論是居于文中寥寥數(shù)語的眉批,還是居于文末三言五語的總批,作文評語對語文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不容忽視的意義。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并寫好作文評語。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能讓作文評語大放異彩!小學語文作文評語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多用肯定性的評價。小學生寫作文有點缺點、毛病很正常,我們不能用文學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學生每次寫完作文,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如果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確”等,只會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而“你真棒”、“這個詞用得多妙呀”這些語句以及一個大大的翹起來的大拇指圖案,則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寫作的動力,有了動力,學生才會有寫作的熱情,才會暢所欲言,才會有創(chuàng)新、有活力。
(二)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教師要善于用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新內(nèi)容,哪怕是一句生動形象的語句,一個恰當?shù)脑~語,一個準確的標點,甚至較之以前工整了的字體,我們都應以飽含激情和希望的評語肯定他們的成績,鼓勵他們不懈努力。一位著名作家在給他小學語文老師的信中這樣寫道:我至今還記得您說過我會成為作家,是您的話讓我做起了作家夢,沒想到現(xiàn)在夢想成真了。這就是作文評語的魅力。
(三)善用幽默性的語言。一句深刻幽默的評語,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情境,還可以達到一種“笑過之后令人深思”的效果。例如,對作文喧賓奪主、主次不分的學生,我的評語是:“讀你的文章就像吃包子,怎么咬了好幾下還吃不到餡兒呢?”結(jié)果同學們競相傳閱,這樣的錯誤大家在以后的寫作中就會注意了。
(四)改進傳統(tǒng)的評分模式。一次,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拿到作文本后,總是炫耀誰的紅道道多,誰的優(yōu)美句子多。于是,我在原有的評分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亮點分,語句優(yōu)美或描寫細致的地方就加上一分。這大大激發(fā)了孩子積累優(yōu)美詞句的積極性,每次作文本發(fā)下來,孩子們就會爭著比誰的亮點分高,在品味成功的同時又豐富了語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作文評價是多元化、多層次、多途徑、多維化的評價,是全員參與的開放性和激勵性評價。作文評價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切實有效的標準、方式、模式和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