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東梅
【摘 要】大家知道,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個學科都有明顯的變化,其中高中地理也不例外,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主要注重將現(xiàn)有的知識和考試技巧傳授給學生,而新課程標準改革以后,高中地理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地理 新課標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13
雖然高中地理作為一門文科類學科,但是它在很多方面又有理科的思維和學習方法,我們的學生學習一門學科,一定要在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前提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何為科學的學習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講究三點:眼到、手到、心到。眼到:需要學生用眼睛仔細去觀察,去探索未知的知識;手到:要求學生用筆去記住關鍵的知識,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心到:需要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從而將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許多高中生覺得地理的學習很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nèi)狈Φ乩磉@門學科的理解,他們認為地理有自然、人文、國土、區(qū)域四大板塊,融合起來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這是因為這些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而某些學生的邏輯思維混亂、考慮問題缺乏條理性,這就導致這些學生失去了學習地理的動機和興趣,因而,加重了學生學習地理的困難度。下面通過五個要點來講述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效果。
一、學會高效地利用地圖
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要想學好地理首先得看懂地圖,在學習自然地理和地球的時候,學生必須得記住那幾張春分秋分圖,這些圖的判斷需要學生擁有一些數(shù)學方面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可以根據(jù)陽光照射地球時,地球俯視圖凹凸的兩面來區(qū)分夏至和冬至。在學習各種地質(zhì)圖、地形圖、地理數(shù)據(jù)圖、地理漫畫圖等時,需要學生學會以下三點:1.要學會讀圖,即首先要讀懂圖的主題信息,還要看清楚圖上的細節(jié)。2.要學會圖像轉(zhuǎn)換,要學會將剖面圖轉(zhuǎn)換為平面圖,還要求學生學會圖文之間的信息對接。3.學會利用圖上的信息,學會將圖上的信息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學會將圖上的要點進行形象化的記憶。例如:在學習中國地理的時候,要學會記憶中國的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資源圖、中國作物分布圖、中國人口圖等。記憶這些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這些圖中的區(qū)域進行定位,利用各種圖的特征與不同的圖的區(qū)域相結(jié)合,從而做到一看圖就想起該圖的特征,看到圖的特征就聯(lián)想起對應的圖。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之中,教師需要教授學生看圖識圖的技巧,還要教學生畫圖的技巧。最好讓學生經(jīng)常練習畫圖。久而久之,就加深了對圖形的記憶,學生經(jīng)常練習作一些等溫圖、洋流圖,這樣在考試中遇到了就能游刃有余地面對了。
二、加強對教科書的理解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融合了立體幾何、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知識,同時它所涉及的范圍又很廣泛,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方方面面都與我們的生活相關,然而,有些學生缺乏對教科書的理解或是對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分析與鑒別。例如:在分析我國青藏高原太陽輻射能豐富的原因時,大部分學生只會從太陽輻射方面考慮,只有少數(shù)才會從日照時間這方面考慮。這些學生在考慮問題時,缺乏思維的跨越性、缺乏思維的寬度與廣度,沒有對教師所講內(nèi)容進行深刻的分析,缺少對教科書的深度解剖,從而形成了思維的定式,思維邏輯的嚴密性也相應大打折扣。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嚴密性,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在課前認真閱讀,積極思考;在課上鼓勵學生踴躍提出問題,老師可以為其解答,若是有個別異議的地方,大家可以一同討論,一同解決。萬事開頭難,要加強對教科書的理解就得學會從基礎抓起,學生要扎扎實實打牢基礎,腳踏實地的學習地理原理。在掌握了這些原理、規(guī)則以后就能夠找到其他相似事物的規(guī)律,然后分析問題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
三、注重學習地理的過程
學習高中地理和其他學科有著相同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前進行仔細的預習,把自己第一遍看不懂的內(nèi)容記下來,然后回過頭來看第二遍,如果還是不懂就做上記號,準備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若老師講到自己不懂的問題,學生可以及時向老師提問,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留歷史問題。在課后將當天所學知識的重難點進行歸納總結(jié),適當?shù)亟Y(jié)合一些典型的題型進行強化訓練,然后將做錯的題目歸類,看看自己那些方面比較薄弱,然后對癥下藥進行更正和補充。
四、提高聯(lián)想記憶力
高中地理各方面的要素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關聯(lián)的,這就表現(xiàn)在眾多的地理知識之間所存在的關聯(lián)。許多學生缺乏對地形、地貌的理解,這就在于他們對這些地理事實和地理原理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沒有將抽象的事物立體化,這就加大了學生的解題難度。學生想要提高對這些知識點的記憶需要以下三步:首先,要培養(yǎng)一種地理思維,分清新課程標準對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然后,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多種感官(聽、說、讀、寫)。在學習中,學生不僅僅要聽老師講,還要學會自己將重要知識點說出來;其次,在早間還可以多讀讀所作的筆記;最后,在讀圖之時,同學不僅僅只需要讀圖,還需要多動動手畫一畫,同學們在進行地理學習的時候,除了感官記憶外,還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所學知識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進行關聯(lián)。如:在記憶我國省區(qū)輪廓時,就可以充分發(fā)揮我們的想象來形象地記憶,把陜西省比作一個跪著的兵馬俑、把海南島想象成一個碩實的椰子等。
五、將地理與生活相聯(lián)系
許多學生只是單純地將地理的學習作為一門任務來完成,有這種思想對于學習地理是極其不利的,學生需要將高中所學的地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jié)合,這樣才會增加學習地理的興趣,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有極大的興趣,他就會高效地完成這件事。例如:我們平時登山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人越往高處走,空氣就會變得越冷,這其中就有我們所學的地理知識。
六、結(jié)束語
高中地理的學習其實并不難,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學會高效的利用地圖,利用圖文轉(zhuǎn)換將知識點靈活運用,這樣在考試中遇到了就不會心慌了;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地引導學生對教科書的學習,注重學生學習地理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加深對教科書重要知識點的理解。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力,這樣高中地理眾多的知識點就能輕而易舉地記住了;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這些,學生的能力自然也就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