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chǔ)。所以,小學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學教育以語文教學為主。小學生,不僅需要老師傳授知識,還應該不斷對他們進行激勵教學,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應該加強激勵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激勵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應用效果
現(xiàn)階段,國家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小學教育工作變得尤為重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進而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激勵教育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打破傳統(tǒng)教學工作對學生的束縛,進而讓學生從一種壓抑的狀態(tài)下釋放出來。因此,應該加強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重要作用
(一) 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是小學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周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激勵教育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推動學生不斷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索。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往往心思單純,并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此時,老師和家長的言行會對學生的一生產(chǎn)生影響。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贊美與鼓勵,小學生對于周圍人的贊美和評價是非常敏感的,老師的一句贊美會讓他開心很久。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從心底里關(guān)愛學生,不斷激勵學生,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二)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質(zhì)疑能力是他們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基本要素。小學生敢于提出質(zhì)疑,才能夠有所思考,并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有所收獲,進而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了一定的禁錮,使得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嚴重喪失,學生逐漸成為知識的努力。激勵教育能夠創(chuàng)建一種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中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并能讓學生在老師的激勵作用下,不斷提出質(zhì)疑,進行大膽地提問,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這樣一個學生敢于質(zhì)疑的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顯著的增強,也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思想的理解。
(三) 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看重學生的分數(shù),使得很多原本成績就不好的同學變得十分自卑,也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將激勵教育應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guān)愛,并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幫助學生重拾信心。學生的學習信心的建立,就能夠讓他們有勇氣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促進了學生的有效成長。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應該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應該關(guān)心學生的成長,激勵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信心,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這在學生今后發(fā)展中意義重大。
二、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 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教育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激勵作用,可以進行榜樣示范作用,在生活中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參照物和榜樣。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且有一定的自尊心,語文老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借助榜樣的力量。在教學過程中,多介紹一些名人的先進事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并幫助學生在內(nèi)心樹立起自己的奮斗目標。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并不斷對學生進行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同時,還應該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同學之間的合作與協(xié)調(diào)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自愿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二) 營造和諧的語文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小學生喜歡熱鬧的特點,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筆者會在自己的班上張貼一些“寶劍鋒從磨礪出”之類的名言,對學生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并創(chuàng)設(shè)豐富的教學情境,與學生之間互動幫助,互動鼓勵。例如:在蘇教版語文課文《大海睡了》中,筆者要求學生帶著強烈的情緒來讀課文,學生讀完之后,筆者提問:“老師為什么讓大家大聲朗讀課文呢?”這就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大海具有廣闊的胸懷,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理解大海的廣闊胸懷,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中的感情,進而促進學生情感的不斷進步。
(三) 運用語言進行激勵作用
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樹立一種激勵教育的關(guān)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語言的重要作用,不斷對學生進行激勵,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激勵語言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的行為及時進行肯定與表揚。筆者在講述蘇教版語文課文《草原的早晨》時,會讓學生真切感受草原的美,筆者先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朗讀之后,筆者會對他們的朗讀行為進行表揚,多用這樣的語言不斷鼓勵學生,這樣就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生自信心。同時,筆者會在講解的過程中,問學生“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樣的?”學生小組討論之后進行回答,回答之后筆者會進行評價,并鼓勵學生不斷進行改正,此外,筆者在鼓勵學生的時候,會使用肢體語言,對學生微笑示意或者豎起大拇指,這都能夠讓學生在情感上獲得一定的滿足,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整個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
總之,激勵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樹立激勵教學觀念,合理利用激勵語言,采取激勵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shè)教學分文,進而促進小學生的有效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柳德明.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30:62-63.
[2]王國彩.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華少年,2017,05:51-52.
[3]覃利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應用激勵教育[J].中華少年,2017,31:88-89.
[4]劉相林.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4,33:35.
[5]馬天玲.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41.
作者簡介:
林靜,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徐州市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