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貴全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為此,教師要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踐行者,要挖掘與整合語文教材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素,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活動使學生深刻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語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過程;人文精神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立國之魂、做人之本。初中語文教師應牢牢把握語文學科的人文性這一特點,有意識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語文教學全過程,加強學科滲透,對學生進行春風化雨般的熏陶、感染,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的同時,注重積累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良好道德以及崇高信仰,使學生成長為具有愛國、民主、誠信、友善、進取、負責、創(chuàng)新等人文精神的人[1]。
一、教師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踐行者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師德、價值觀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成長成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向學生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自身首先要具有高尚的精神品質和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尤其作為語文教師,要不斷積淀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做有道德、有理想、有胸襟、有情感的人;要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崇高情懷,追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崇高境界;要培養(yǎng)“范示群倫”的自覺意識,在言行舉止與作風形象上,處處體現(xiàn)修身立德、為人師表,具備愛國的高尚情懷、文明的言行舉止、和諧的人際關系、民主的教育作風、誠信的處事態(tài)度、求實的敬業(yè)精神等,做有學問、有品行之師,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引導學生“信其道、踐其行”[2]。
二、在教材中挖掘與整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素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蘊涵著大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素,對于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社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小巷深處》通過描述一位含辛茹苦、十幾年如一日撫養(yǎng)女兒的母親的艱辛歷程,刻畫了一個淳樸善良、任勞任怨、無私無悔的母親形象,揭示了母愛的本質:無條件無索取地付出和奉獻?!段覑圻@土地》是一首抒情詩,借著鳥的喉嚨,歌唱了作者深愛的大地,歌頌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起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表達了詩人對祖國深沉的熱愛?!毒次纷匀弧氛務摰氖侨伺c自然的關系,警示人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堵勔欢嘞壬恼f和做》表現(xiàn)的是聞一多先生言行統(tǒng)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秱ゴ蟮谋瘎 讽灀P了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為崇高的事業(yè)獻身以及集體主義的精神。《華南虎》表現(xiàn)了作者自己在困境中對自由的渴望?!独贤酢焚澝懒恕吧啤钡木瘢岢说乐髁x,倡導關心老王這樣的好人。以上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提倡的“愛國”“和諧”“友善”“敬業(yè)”“自由”“誠信”等觀念。范例多多,不勝枚舉。作為語文教師,要善于研究,善于融通,善于挖掘,善于整合,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這些資源,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有意識地落實,讓學生學會甄別真善美與假惡丑,進而選擇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態(tài)度。
三、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在作者介紹中滲透
語文教材所選編文章的作者,有很多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們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如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等。許許多多的作者都以自身的光輝示范,向后人昭示了自己的價值追求。教師要切實通過對這些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思想的介紹,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人物的道德感召力,受到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優(yōu)秀品質的感染和熏陶。
2.在課文誦讀中滲透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弊x是語文能力的基本功之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誦讀并堅持誦讀。對課文中表情達意深刻的詞句要咬文嚼字,反復誦讀,仔細品味。比如《論語》《孟子》等, 這些文章短小精悍,觀點鮮明,內涵豐富,容易記憶,讀起來朗朗上口,所表現(xiàn)出的思想有很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致的地方,對這樣的文章,要鼓勵學生朗讀和背誦,一旦背誦下來,就可以隨時隨地深化理解和運用。
3.在課文人物分析中滲透
如《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小說的內容富有喜劇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官奧楚蔑洛夫走來斷案。在斷案過程中,他根據(jù)狗是或不是將軍家的這一線索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欺下媚上、看風使舵的沙皇專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在人物分析過程中,要緊緊圍繞因“狗的主人是誰”而發(fā)生的五次變化,對“變色龍”這一形象進行深入的挖掘,讓學生們通過對這一人物的分析,看穿沙皇政權爪牙們的專橫霸道、欺壓人民、阿諛權貴、迎合現(xiàn)實、看風使舵的丑惡行徑,從而啟發(fā)和引導青少年學生更加向往民主、平等、富強的新社會,為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而努力。
4.在情境教學中滲透
情境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所推崇的一種方式,是在語文教學中深受學生歡迎的方式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諸如講故事、演講、角色扮演、觀看視頻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與熏陶,從而受到教育。例如《雷電頌》是一首詩與劇相融合的優(yōu)秀的散文詩,劇中屈原借風、雷、電抒發(fā)滿腔激憤,借助象征、擬人、呼告等修辭手法表現(xiàn)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的熱望,以及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在教學中,筆者曾經(jīng)充分利用電影《屈原》片段、雷電視頻、學生的激情朗誦等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們向往光明的情感。
5.在開放式討論中滲透
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每一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例如“對于某現(xiàn)象,你怎么看?”“某事件可以給你什么樣的啟示?”等,從中不斷提升自我的覺悟,通過個別發(fā)言、對話討論、爭論辯論,讓青少年學生逐步形成對事物、問題客觀全面的看法,逐步提高自己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辨別能力。
6.在寫作活動中滲透
作文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更全面地觀察、認識社會,贊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現(xiàn)實中的假惡丑,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語文教師應該在作文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實際讓學生習作,以“富強”“愛國”“誠信”“友善”“民主”“法制”等為話題切入點,讓學生作文,引導學生在習作中悟“道”,慚慚讓他們懂得如何去面對生活、面對他人、面對社會,使他們健康地成長起來,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四、通過語文綜合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語文思想教育滲透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上,而且應該注重向課外延伸,讓語文課程由封閉走向開放,讓語文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比如舉辦文藝作品欣賞、閱讀比賽、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課外閱讀、看電視、聽廣播、參加社會活動、旅游等,讓學生們通過切身參與,獲得自己的個人感受。同時,倡導學生走出校外,走向社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社會實踐中學語文、長知識、厚體驗。
例如,筆者曾經(jīng)充分利用當?shù)馗黝愘Y源,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河北省晉州市是有著千年歷史的文明古縣,歷史悠久,積淀深厚:晉州是大唐名相魏征的故里;抗日戰(zhàn)爭時期,呂正操在晉州進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小樵改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朱德總司令在晉州候城村總結解放石家莊的經(jīng)驗;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曾為晉州市周頭鄉(xiāng)黨委題寫“群言堂”;晉州是全國“鴨梨之鄉(xiāng)”;周家莊鄉(xiāng)是全國有名的“鄉(xiāng)鎮(zhèn)之星”,等等,像這些名人軼事、重要事件、自然風光、風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話題,都是絕好的語文課程資源,也是絕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素。
多年來,筆者一直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指導學生們開展追尋晉州歷史文化、欣賞農村大好風光、搜集民間故事、開展社區(qū)調查等一系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積累、體會、感悟、收獲,在親身感受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個更為深刻、更為透徹的認識,從而去自發(fā)、自覺地追求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戴木才,田海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J].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2):36-39.
[2]張燕楊,玉宇.培育核心價值觀:從“教學體系”到“成長體系”[J].人民教育,2015(10):27-31.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