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瑛
【摘 要】很多初中生在剛剛進入中學的時候,對數學都有著很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在一段時間之后,其中一些學生就漸漸地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連學習的興趣都沒有了,那么自然也就學不好了。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以便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
【關鍵詞】學習興趣 初中生 數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40
興趣是求知的原點,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如果連學習的興趣都沒有了,那么他們是很難學習到知識的。對作為教師的我們來說,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一方面是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是學生自己在學習上的領悟,兩者相契合,學生的興趣也就很容易被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了。
一、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很多初中生在剛剛進入初中的時候,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很高的,但在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因為數學課堂單調枯燥,或者數學基礎不好,畏學,厭學。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以便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此外,我們也應該充分發(fā)揮積極的一面,盡量避免消極作用對學生的影響。例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時候,有自信的學生便會主動舉手作答,這讓其他性格內向的學生會心里多多少少會產生羨慕、嫉妒。如若經常抽問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會產生“不關我事”的心理,也就是老師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自己作答的對與否根本不重要。長此以往,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學的心理。對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適當的引導、促使他們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信心。同時,對于學習進步較大的學生,我們也應及時的給予他們鼓勵和表揚。
二、改革課堂的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思維嚴密,邏輯性極強的學科。但由于數學公式繁多、內容復雜,學生們學起來就會感覺很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讓學生能夠重獲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改善課堂上的教學方法。摒棄之前刻板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方法。
首先,在教學中,學生需要記憶的公式、定理、判定有很多,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我們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口訣、順口溜等等。例如,“特殊角三角函數值”的口訣:大角對大邊,小角對小邊。學生在記憶口訣的時候,可以自己畫一個直角三角形,對應著口訣理解記憶,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學生更容易記住,而且也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基礎的高低、興趣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不會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感到自己沒有優(yōu)越性,又不會讓成績差的學生感到自卑。例如,在教學中,自律性不高的學生課下不會自主預習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都很費力。對此,我們可以在教學新知識的課上,給學生3~5分鐘當堂課的教學內容的預習時間,并說明過后會隨機抽問。在抽問的時候,可以以坐標的方式,隨機性的、無目標的選擇學生回答問題。這樣的方式讓成績優(yōu)異、一般的學生都能接受,因為成績好的學生能夠很快領悟新知識,回答正確,會引發(fā)他們更大的學習動力。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即使沒有回答正確,他們也不會有自卑感,反而會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因此,改革課堂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法能夠激起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積極開展學習活動
在教學中,積極的開展一些學習活動也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再加上理論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益于學生動手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板、小木條、小方盒等材料,制作一些簡單的幾何模型,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在思維和空間想象上的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幾何圖形時,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出相應的圖形后,再根據實物模型自己動手組合、組裝。這樣,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會激發(fā)他們的空間想象力,激發(fā)動手操作的能力。開展類似的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實物、圖形和形狀的認知能力,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解決應用型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實際的生活和生產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條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的類似的問題。
四、作業(yè)形式多元化
(一)作業(yè)題型多元化: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作圖題、附加題、應用題、一題多解題等多種題型交替使用
(二)作業(yè)方式多元化:筆答式、口答式、板演式、討論式、學生自命題式、自測式、自評式等多種方式
針對學生的作業(yè)問題,教師可以根據以上兩種方式自行進行選編和設置。例如,每次課下布置作業(yè)的量,不宜過多,每種題型布置2~3道即可,這樣,一方面減少部分學生因作業(yè)繁多而抄襲他人的作業(yè)現象。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相對較少的作業(yè)量,不僅減輕了學生課業(yè)繁多壓力大煩惱,也讓他們有了足夠多的時間去復習當天所學內容。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愿意學好數學,主動學好數學。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適當的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長久的保持著學習興趣,讓學生由厭學變?yōu)闃穼W,最終達到教學效果。
五、改變復習方法
在穩(wěn)固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如果我們改變原有的復習方式,采取一些新的復習模式,這不僅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適當的改變原有的復習模式,這在數學的教學上是非常重要的。據統(tǒng)計,在復習的階段,大多數教師通常都是按照課本知識的順序,把學生學過的概念、公式等照本的說一遍,然后再對學生加大練習量,采用“題海戰(zhàn)術”的復習方法。由于此種方法的題量很大,會讓學生產生乏味、困倦,不想做題、學習的想法,不能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因此,打破常規(guī)的復習方法,對教師來說至關重要??傊?,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們根據各層次的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一些積極有效地教學方法,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可以被激發(fā)的。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善于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長期的、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就易達到“有趣的學”“快樂的學”的最佳學習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