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教學應該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考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在合作學習中動口、動手、動腦去學習朗讀和默讀,去理解詞句,去培養(yǎng)語感,去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痹谏钊肜斫膺@段話的基礎上,我認為:以讀為本,可以體現語文教學的學科本質特點,符合語文的學習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發(fā)展。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神;讀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達情意的技巧。
為此,語文教師應發(fā)揮朗讀的優(yōu)勢,大膽地帶著學生讀書,創(chuàng)造一個書聲朗朗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那么,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閱讀呢?
一、初讀生疑
在初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強調的是“自主地讀,充分地讀”。學生拿到一篇新課文,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中營造一個有利于主體閱讀的氣氛,使他們能主動地、專注地、興致勃勃地讀。讓盡情的朗讀代替煩瑣、生硬的講解,這樣既符合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又可以調節(jié)學生情緒,增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在書聲朗朗中感知全文,產生疑惑,奠定情感,誘發(fā)激情。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 自由讀
自由讀具有全面性和全體性。讓全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課文,重點要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 接段讀
按段讀是點面結合的朗讀。可以分組或個人輪流依次按自然段朗讀課文,也可以一個人朗讀第一自然段后,再推薦另一人讀第二自然段,依次類推,讀完全文。這樣,學生覺得自己是真正的主人,朗讀積極性也很高。
3. 選擇讀
選擇讀應在點上著力。在自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或讀得最好的一段來讀,然后師生共同評價,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望,充分地展示自己。學生也會在無形中學會選擇,學會評價。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互相學習與共同提高。
二、精讀探究
《課標》指出:“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精讀的過程中,可指導學生采取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而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補充、相互印證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1. 抓住重點詞句精讀探究
如在教學《三個兒子》時,梳理疑難,歸納出學生難理解的問題: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在讀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進行理解。
(1)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2)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3)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通過朗讀比較,分角色朗讀、扮演讀、重點圈議等手段,學生明白了“只有能幫媽媽分憂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從而弄清老爺爺說的“只看見一個孩子”的原因。
2. 集中研究主題精讀探究
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精讀探究,這種讀是鮮活的,是學而有用的。讀活了語言文字,讀活了心中的感受。
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我們把精讀探究的主題定為:從哪里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句子,然后分別站在魯肅和諸葛亮的角度去讀。這樣,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很高,同時對課文中人物理解得更為透徹,實現了讀、悟的結合。
三、賞讀品味
在朗讀中,人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諸多心理功能被調動起來,處于無障礙狀態(tài),從而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超脫、愉悅。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采用瀏覽、略讀等朗讀方式,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仔細揣摩、玩味。尤其要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置身于課文的角色中美美地讀,讀出感覺、讀出精彩、讀出美感,最終達到語言的內化、語感的培養(yǎng)、情感的升華、審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飛躍。
四、活讀延伸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中要突出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學生自己的體驗感受、整體把握而不是理性的機械分析?!币虼耍鹬睾驼湎W生閱讀中的獨特體驗是我們應該十分注意的。
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青蛙如果跳出井口,它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你先說一說,再寫一寫。有個小朋友寫道: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廣闊美麗的世界,心理十分高興。但在接下來的日子,它看到它的同伴們有的被人類抓走了,有的吃了農藥被毒死了……于是,它不得不又跳回了井里,感嘆地說:“還是井里安全?。 倍嗝椽毺匦路f的感受??!
學生在和文本展開卓有成效的對話后,引導其說出心中的感受將變得水到渠成。在“活讀”階段,可讓學生通讀全文,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想到了什么,也可鼓勵學生開展批判式的閱讀,激勵學生說出所讀所感,使作者、文本、讀者三者之間情感達到高度的融合,并由此形成一個課堂高潮。
以讀為本、高效閱讀,尊重學生自己在閱讀中的體驗、感受與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教學中有指導、有感悟、有提高;在讀中有思考、有收獲、有發(fā)展,這才是真正的以讀為本。以讀為本,高效閱讀,才能孕育精彩的課堂,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北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