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玲
摘 要:我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是本文的核心?,F(xiàn)代職業(yè)課程教育實施“做中學、做中教,以‘做為中心”,即“教學做合一”是課堂教學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一直在機械專業(yè)擔任春季高考班《機械基礎》課程的教與學,了解《機械基礎》課程,以體現(xiàn)“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教師在課堂中必須做到三要:對春季高考學生要注重因材施教、對教材要回歸生活實際、對教學方法要適當。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機械基礎課程;春季高考學生;教學方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207
我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如何做事,如何學習;如何學習,如何教法;教而不做不是教;學而不做不是學。教與學是以做為中心”。實際上也是當今課改中倡導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幾年來,我在《機械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感悟到,要想在春季高考課堂上體現(xiàn) “教學做合一”思想,教師在課堂上必須關注以下三要:對春季高考的學生要注重因材施教、對教材要回歸生活實際、對教學方法要適當。
1 對春季高考學生要注重因材施教
第斯多惠也指出:“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是教育的起點?!?我們面對的是“90后”的學生,學生的基本素質、發(fā)展水平是客觀存在的,個性強,大部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文化底藴基礎差,升學不抱太大希望。他們對一些事情想做就做兩下,不想做就置之不理,而且也不服從管理。面對這樣的群體,毋容置疑,唯一可改變的是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并在實際教學中平等對待,開展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習活動。 因材施教要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要求。 基于參加春季高考知識夠用的原則,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個體發(fā)展和共同發(fā)展的需求。因材施教是著名教育家孔子的教學原則,他強調從學生的實際和個體差異出發(fā),對每個學生的教學要有的放矢,目的是使其學思并重、思學結合,實現(xiàn)升學夢。
2 教材要回歸生活實際
我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人生就是教育,社會是學校,教書是一個人。讓生活案例融入課堂,成為學習的助手。
(1)創(chuàng)設情景,認識機械,激發(fā)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成功人士必須富有一定的激情和熱情,激情和熱情是什么?激情和熱情就是一個人對工作高度責任感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創(chuàng)設以形象為主體的并帶有感情色彩的生活情景,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產生共鳴,然后指導學生梳理教材,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生活中的各種機械引入課堂,例如,我們在學習鉸鏈四桿機構時,縫紉機工作時腳踏板、家用的折疊椅、還有坐公交車時車門的啟閉裝置等它們的運動形式是怎樣的?感受生活情景,拉近了機械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距離,明確了春季高考一些題型的解答,激發(fā)了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的興趣。
(2)提供平臺,強化實踐。教學做合一,“做”為根本。機械基礎課程讓學生發(fā)揮機械基礎常識處理生活實際問題,因此機械基礎“課堂”教學需要回歸學生日常掠影。一盒磁帶、一輛自行車、上和下一次公交車就是一本教材,囊括了機械傳動、常用機構所有知識,在學習《常用機構》時,學生通過上下一次公交車實踐,了解了公交車車門啟閉的運動形式,明確了車門啟閉的運動特點,還自行分析了反向雙曲柄機構的基本性質:死點和急回特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在實踐中學到知識,靈活解決春季高考相關題型。
(3)遷移課堂,探究機械,回歸生活。教材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讓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學習有趣、理性、有用的知識,把課堂教學轉化為獨立的探究。因此,在生活中構建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習體系時,將課堂遷移到實際生活、遷移到企業(yè),去齒輪、軸承加工廠調研,熟悉加工工序、了解型號和材料。把教室搬到圖書館,檢查機械標準。沿著做中學,做種教的教學思路,對照著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和進度,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學習軸承時,組織學生去軸承廠調研,在現(xiàn)場認識軸承結構、類型、加工特點、材料、在裝配車間調研軸承,明確用途、安裝及維護,并做好記錄。對收集來的各材料分類、歸納、整理,分組討論,寫出調研報告。讓學生從課堂中走出去,走進企業(yè),讓學科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只有不斷深入學習,才能真正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圓大學夢。
3 教學方法可采用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打破傳統(tǒng) “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采用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開創(chuàng)以學定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具有創(chuàng)新型學習模式。在實踐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的確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機械基礎課程是機械專業(yè)春季高考必考之專業(yè)課,并且涉及知識面廣,容量大,學生在高考復習中難度大,再加上層次的差別。因此,在課程分任務時要兼顧優(yōu)等生、待優(yōu)生及中間生,要適應學生層次性的需求,共同發(fā)展。例如:在擬定螺紋章節(jié)任務時,把螺紋的基礎知識和螺紋標準畫法作為任務一,把螺紋連接作為任務二,把《機械設計手冊》的查閱作為任務三,引導學生全面了解該知識,并進行拓展。任務驅動教學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和教師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學、學習和做三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真正體現(xiàn)了教育的本質,教學做合一,為課堂教學效果增添色彩。
學校學科教學的主陣地是動起來的課堂,教師要正確樹立“教書育人”為己任的意識,踐行陶行知教育教學思想,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培養(yǎng)出現(xiàn)代化的新型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學海領航[M].2017春季高考總復習,機電一體化專業(yè),山東數字出版?zhèn)髅接邢薰?
[2]教育識與能力及綜合素質[M].博恩教育,2012.
[3]陶行知教育教學思想[J].論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