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珍
【摘 要】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成為了一個熱議的話題?,F(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仍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整體教學效率不高。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利用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備課;課堂提問;教學方法
課堂是學生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能否有效地利用課上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決定了教師是否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和進行目標。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只是設定了知識層面的目標,對學生們進行灌輸式的教育,學生的興趣普遍不高,學習效率也就會受到影響。這樣,教師是無法實現(xiàn)三維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下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展開了探索,并在此展開論述,望給廣大教師帶來幫助。
一、認真?zhèn)湔n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亦是如此。很多教師在授課前,都會進行備課工作,可是傳統(tǒng)的備課方式并沒有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備課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不僅要提高對備課環(huán)節(jié)的重視,還要掌握備課的方法。廣大教師要更新自己的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先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和問題,保證設計的問題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特點。這樣,才能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才會更高。
比如在講解《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我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了有效的備課,設計了適合的問題引導學生們思考,力求問題的設置符合學生們的認知特點,如我讓學生們分析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交流晏子話的含義,并板書“狗洞”,讓學生們從晏子回擊的話語中感受晏子語言的藝術。然后,我讓學生們根據(jù)剛才的分析,自己自學下部分的內(nèi)容,分析晏子的第二次回擊的語言,感受晏子語言的秒處,幫助學生們從楚王和晏子的對話中,感受晏子的那種形象和性格,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xiàn)出來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jié)。最后,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們的遷移運用能力,我出示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克林頓到外地演講,他正在演講時,從下面?zhèn)鱽硪粡堊謼l,上面寫了兩個字“白癡”。我讓學生們結合這堂課的學習,思考“如果你是克林頓,你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緒,學生們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交流討論中。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不難看出,正因為之前我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了備課,才讓我的問題更加有效,引導作用也更加明顯,并且,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能夠有效地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由此可見,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認真?zhèn)湔n活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二、課堂提問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因素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是單方向的,而真正有效的教學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向?qū)W生們講授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從他們那里獲得有效的反饋。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課堂的枯燥乏味,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有效提高。當然,教師要選取合適的問題和正確的提問方式,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見解,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但是不限制他們思考的范圍,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提問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講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時,我根據(jù)詩詞大意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并利用多媒體課件給他們展示了出來:詩人獨自一人遠在他鄉(xiāng),碰到佳節(jié)更加思念親人,作者登高遠望……課件播放到這時,我提問到:“將你們自己想象成詩人,在這樣的佳節(jié),這樣的情境下,你們登高遠望故鄉(xiāng),你們此時會想些什么?”這樣的問題就大大放寬了學生的思考范圍,我讓學生將自己的心理特點進行描述,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情感。這樣的問題也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很多學生都主動進行了思考。接下來,我讓學生們進行交流討論:自己有沒有遇到過類似詩人這樣的情境。最后,我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對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進行描述。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我利用這樣開放式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這樣,教學效率才會更高,學生才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三、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必備因素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們?nèi)狈W習的積極性,不能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這也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高效的課堂離不開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方式有很多,比如游戲教學法、小組討論、課堂比賽等。比如在講解《鳥的天堂》這課時,我讓學生們將課文內(nèi)容僅改編,以導游詞的形式進行展示。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還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不過,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要服務教學目標,切忌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對知識的講解。這就需要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身的引導作用。
總之,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思路,完善語文教學方法,用更為新穎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這樣,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上才會收獲更多,他們才能獲得全面的發(fā)展,語文教學的意義才能體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黨玉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02)
[2]關鳳.淺談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J].生物技術世界,2016(02)
[3]王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