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將學生放在首要的位置,重視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這不但和新課改的要求相符,還符合高中語文教學的需要。筆者主要分析了主體性意識的內(nèi)涵和學生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并找到了一些提高學生主體性意識的策略。
【關(guān)鍵詞】主體性意識 高中語文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132-02
現(xiàn)代教學理念倡導個性化教育,希望能通過個性化教育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出來。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個概念也得到了明確。所以,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做好個性化教育,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在平時學習的時候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
一、主體意識概述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想要培養(yǎng)學生本身的主體性意識,我們必須全面的了解主體性意識是什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主體性意識主要包含了三個重要方面,分別是自主性、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在進行主體性意識探討的時候,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出發(fā)[1]。
1.自主性
自主性指的是自己做主,自己來進行自己選擇的確定,行使自己的自主選擇權(quán)。自主選擇權(quán)也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權(quán)利,只有學生發(fā)揮了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自主性才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揮。
2.主動性
主動性指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主動的去做一些活動,這也是將主體意識體現(xiàn)出來的最典型的表現(xiàn)。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將主動性看成是自主性的延伸。
3.創(chuàng)造性
相比而言,創(chuàng)造性要比主動性和自主性更加的高級,其是受到人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而產(chǎn)生的活動,所以,創(chuàng)造性更加重視人主體性思維。其也是主題性意識呈現(xiàn)的最高狀態(tài)。
二、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性意識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很多教師也真正的認識到了主體性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是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主要體現(xiàn)在下面幾點。
1.學生主動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
現(xiàn)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雖然教師開始重視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表面上看學生本身的主動性得到了較好的調(diào)動,但是實際卻是學生本身學習的時候還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2]。進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也都認識到通過問題的提出來培養(yǎng)學生本身的主動性意識,但是在提問的時候,教師并沒有很好的把握好量。這也導致了學生即便是回答問題還是跟著教師的思路,學生學習比較被動。
2.太重視直觀效果的追求,忽視了學生能力培養(yǎng)
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往往會比較重視直觀效果,這也給學生能力培養(yǎng)造成了較大的影響[3]。這個問題在語文教學時是比較明顯的,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意識,使用一些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是比較重要的,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并不是教學的關(guān)鍵。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應用,但是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更加重視文章情感的理解,重視作者文字表現(xiàn)力,而這些僅僅通過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是無法完美表現(xiàn)出來的。
三、高中語文教學時學生主體性意識培養(yǎng)的有效手段
學生主體性意識培養(yǎng)的方法是比較多的,但是無論是哪種方法都必須讓學生真正的認識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的重要性和有趣性,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真正的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這樣學生主體意識也能夠得到很好激發(fā)。通過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意識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來看,想要提高學生主體性意識應該從下面幾點出發(fā)。
1.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展現(xiàn)
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必須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展現(xiàn),并且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來開展語文探究性活動。在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意識,必須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才可能比較主動積極的全面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也應該避免出現(xiàn)一言堂的情況,學生學習應該是主動的,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積極的進行學習。若是出現(xiàn)一言堂的情況,那么學生的學習也會比較的被動。
2.給學生的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必須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以往教學的時候,占據(jù)主體地位的往往是教師,絕大多數(shù)的課堂時間都是教師一味的講授相關(guān)的知識,學生往往是記筆記和聽課,學生很少有時間來思考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這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會導致學習效率提高緩慢。
3.給學生營造輕松學習環(huán)境
以往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是教學的權(quán)威,這也導致了課堂學習的氛圍比較的嚴肅和壓抑,學生和教師很難親近,師生距離也會更大。受到這種氛圍的影響,學生自主性學習也很難正常的進行,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輕松自由學習氛圍的營造,不斷的活躍課堂的氛圍。進行教學氛圍的營造方式比較多。比如,教師可以重視各種教學手段的運用,重視先進教學工具的應用,從而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興趣激發(fā)出來,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4.激勵學生
高中階段對于學生心理塑造和學生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給學生造成很大影響,若是教師積極正面的評價學生,能夠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學生會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所以,教師設置問題的時候,應該分好難易程度,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來找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來提問。
四、結(jié)語
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重視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現(xiàn)在而言,高中語文教學時對學生主體性意識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還比較多,所以,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重視正確策略的尋找,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將學生學習興趣真正的激發(fā)出來,從而切實提高學生主體性意識。
參考文獻:
[1]張峰.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J]. 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69-170.
[2]徐剛. 探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J]. 亞太教育,2016,17:200.
[3]石曉婷.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J]. 西部皮革,2016,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