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勇
【關鍵詞】 體育教學;游戲;興趣;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0—0123—01
一、游戲可作為體育課學習內容的前期鋪墊
在學習新的體育內容前,學生都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為了引出新內容或者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在課程開始之前進行鋪墊,讓學生盡快熟悉課程內容和掌握所學的某項技能。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體育游戲進行鋪墊,使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掌握部分課程內容,輕松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籃球運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掌握運球技巧,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組織學生玩“運西瓜”的游戲,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其中,把籃球作為西瓜進行運送。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在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不自覺地熟悉了球性,這對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有重要的鋪墊作用。
二、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例如,對于跑步技能的學習,學生往往對此不感興趣。此時就需要教師設計一些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教師可以設計龜兔賽跑的游戲,讓學生在互相追逐中看誰是兔子、誰是烏龜,這樣大大提高了他們奔跑的興趣,因為沒有人愿意當烏龜。這時老師再可提出具體的要求事項,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跑步要領,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活動肢體的同時,又得到了反應能力的鍛煉,也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有著一舉多得的作用。
三、游戲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課中應始終貫穿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比如,教師可分組組織學生進行接力運球比賽,給獲勝一組加分并獎勵小紅花,給失敗一組罰做俯臥撐,這樣每組每個成員都十分努力,唯恐落后拉本組后腿。在這種游戲中,不知足不覺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和榮譽感。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奪冠的比賽,讓學生感受他們的頑強拼搏精神及愛國主義情懷。
四、游戲對體育技能的鞏固起著重要的作用
體育技能的學習需要經(jīng)過動作的粗略掌握階段、改進和提高動作階段和動作的自動化階段這三個主要階段。因此,體育技能的掌握更離不開溫故,只有不斷加強動作的反復訓練,才能逐步掌握扎實的技能,達到最終動作的自動化階段。學生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和努力練習,在掌握體育技能的過程中往往會有懈怠情緒,失去積極性。此時,教師就要充分利用游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起來,以達到強化訓練的目的。如,在花樣跳繩這一課中,為使學生鞏固所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后組織跳繩比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自身的體育技能。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比賽中進而強化了跳繩的技能,為學習花樣跳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而游戲對體育技能的鞏固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游戲可以消除學生對運動的反感心理
由于體育運動往往會消耗學生大量的體力,容易疲勞,因此有些學生就會產(chǎn)生對體育的畏懼心理,進而對體育產(chǎn)生抵觸情緒。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穿插一個體育游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將游戲巧妙地安排在課程中,將課程與體育游戲有效結合。比如,在進行投籃教學時,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投籃比賽,一組學生是沒有經(jīng)過任何指導,自己隨意投籃;另一組學生經(jīng)過教師的訓練,懂得在什么角度更容易投進籃筐。通過這個體育游戲比賽,告訴學生想要投進更多的球,就需掌握投籃的技巧,讓學生主動要求學習。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效果才會有大的提高。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科學、有效地將游戲融入體育課堂,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效地保證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針對性的原則,將教學內容有效地貫穿于體育游戲中,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