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樣構建和諧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針對這一論題,通過在多年教學中的經歷,總結出五點體會并展開論述,即教師要對犯錯誤的學生懷有寬容之心;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欣賞學生、接納學生;教師要關愛學生、了解學生;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魅力。
關鍵詞:融洽;師生關系;構建;和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0-0087
作為一位英語教師,記得剛參加工作時總有同事告誡筆者——“寧給學生個好心,別給學生個好臉”。筆者曾一度按照這個方法去對待學生,對他們從嚴要求,不容他們犯一丁點錯誤。只要有人犯錯,筆者便不依不饒,或懲罰,或責罵,甚至動手打人。學生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有的學生甚至放棄對英語的學習。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也成了母親,筆者慢慢地開始喜歡上了孩子,喜歡他們稚嫩的聲音、無邪的笑臉,在筆者的心態(tài)和教育管理學生的方法改變以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開始喜歡上自己的英語課了。事實證明,如何與學生相處真的需要學習。
良好的師生關系蘊藏著巨大的教育潛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滿足師生彼此間的關心和尊重,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保障,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基礎。那么,應該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呢?筆者現(xiàn)就這個問題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實踐與思考:
一、教師要對犯錯誤的學生懷有寬容之心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成人也有做錯事的時候,孩子更是在犯錯與改錯中不斷成長。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成那樣的過錯,教師要以一顆寬容之心允許他們犯錯誤,并幫助引導他們認識改正錯誤,切忌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諷刺、挖苦,甚至是體罰。也許因為你的一句挖苦,就可能讓這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一個廢物。況且在教育他們的時候倘若只是一味的訓斥、挖苦,語言沒有感染力,其教育的效能顯然是低效的、有害的,甚至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記得有一名叫藺建國的學生,一次課堂上謾罵同學,筆者當時責罵了他。他很不服氣地指出對方的錯誤,那口氣很囂張,沒有一點悔過的意識。筆者一氣之下這樣訓斥他——“他是你的同學,你們一起生活學習,你干嘛那么惡毒呢?簡直就是一個地痞流氓嘛?!边@件事過去了筆者并沒有在意,后來筆者也被調離去教下一屆的學生。一年后接到他從廣州打來的電話,筆者才知道他早已輟學在那里打工,很辛苦。他也很后悔當年的任性,他說他很想再回來上學,可是已經不能再回到以前了。這件事一直讓筆者很內疚,不知道他的輟學是否和自己當年對他的責罵有關。如果是因為筆者的責罵和不寬容才讓他離開了學校,筆者不應該就這樣剝奪了一個學生的上學權利……經過這件事以后,筆者認識到教師一定要用豁達的胸襟來寬容犯錯誤的學生。
二、教師要堅守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倍牌涞啦拍芎闷涞滥酥列衅涞?。這說明,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取信于學生,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
尊重學生的真正內涵是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體罰,不辱罵學生,不訓斥學生,不冷落學生,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教學是一個服務性的行業(yè),我們只是在為大家服務,“讓家長滿意,讓學生滿意”是我們的服務宗旨,教師不能認為自己很有知識,很有學問,很了不起而對學生發(fā)號施令,要求學生無條件地服從教師,要知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今天的學生一定是明天的棟梁,我們只是一個引路人,并不能決定學生的未來。教師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要尊重學生,要和學生成為朋友,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如果教師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學生親其師,就會信其道,才能效其行。
三、教師要欣賞學生,接納學生
美國總統(tǒng)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是的,不管是誰,都想聽到別人對自己的稱贊與肯定,尤其是那些后進生,更想得到別人的贊賞和鼓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并及時表示欣賞之意。你的賞識會使他們有成就感,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有一個叫趙春山的男同學,他平時桀驁不馴,對教師也表現(xiàn)得很不尊重,甚至在課堂上和教師對著干。說實話,筆者對他很不滿意,甚至有點討厭他??墒牵谝淮闻既坏膭趧訉嵺`課中,筆者發(fā)現(xiàn)他特別能吃苦,掰玉米時,他非常主動地幫女同學搬袋子,從不喊苦叫累。在返校途中,他又主動給教師讓位子,自己卻站在那里。筆者一再推辭,他卻說“您是老師,我是學生,給您讓座也是應該的”。開班會時,筆者及時表揚了他。聽到筆者的表揚和學生響亮的掌聲,他開心地笑了。以后盡管有時上課他聽不懂,但是他卻盡力認真聽,再也不搗亂了,他也漸漸地喜歡上了筆者。后來,他在給筆者的短信中這樣寫道:“感謝于老師對我的寬容,也很幸運地遇見了您這位像媽媽一樣的老師,我會永遠記著您,祝您身體健康、開心到永遠!”看著他的進步,我也很欣慰,要知道,能得到這位經常與老師作對的學生的賞識,是多么的不容易?。?/p>
四、教師要關愛學生、了解學生
俗話說:“學校無小事,處處皆育人;教育無小節(jié),節(jié)節(jié)是楷模?!苯處熢诠ぷ髦幸褜W生當自己的孩子去看待,從小事做起,關心、愛護他們,學生就會尊重、熱愛教師。這樣,對教師安排的每項工作,學生都會愉快地接受、高效地完成。
現(xiàn)在我們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大都是首次住校,離家太遠吃飯也不習慣,加上他們來自五所不同的中學,不能和平相處,動輒打架、罵人。我們教師一定要從生活上多關愛他們,語言上要多鼓勵他們,教育孩子們要互相體諒、互相幫助。多用溫和的語言給他們講道理,而非一味地強調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因為這種生硬的語氣,讓學生聽了很反感,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用朋友的身份去接近他們,而不是用教師的身份壓迫他們。
筆者的學生王丹同學,以前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自覺,聽課認真,關心同學和班級,擔任班長期間工作負責。后來,她成績有所下降,班級工作也不那么盡力了,筆者一直很困惑,找她談話后效果也不好。直到有一天,她用筆者的手機給她爸爸打電話,通話中她痛哭流涕,說道“人家的家長能進來,你為什么進不來?”后來筆者才知道她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她經常半年(上接第87頁)都見不著他們,好不容易爸爸來看她,又這樣錯過了。知道這些以后,筆者決定從生活上多關心她,有時間多找她談談心,和她說:“父母也很想你,可為了家里的生活更好一些才不得不暫時離開你。”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她好好學習。慢慢地,她的精神又振奮起來。
五、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魅力
首先,一個教師應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較高的思想素質。要幽默、溫柔、善良、對學生多夸獎、少批評、多看長處、少計短處。讓學生多體會生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常對學生笑一笑,不能總是板著一副面孔。謙虛、和藹、爽快、充滿愛心、一視同仁、言談適度、舉止得體、雷厲風行、以身作則、不諷刺學生、不偏袒學生、不苛求學生、不體罰學生、熱愛本職工作、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不在學生面前發(fā)牢騷等。
其次,教師要有很高的業(yè)務能力和專業(yè)水平。俗話說:“要教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去吸引學生,去感召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教師要善于張揚自己的個性和特長,讓學生認可你、崇拜你,進而對你的要求樂于接受。
比如,教師在負責晚自習的時候,學生數(shù)學作業(yè)、物理作業(yè)、化學作業(yè)不會做,筆者就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這樣學生覺得筆者很厲害,不但能教他們英語,還能輔導他們數(shù)理化,充滿了對筆者的喜愛與敬佩。
再次,教師要盡可能參與學生活動。教師除了教學外,還應該多參與學生的各項活動,比如唱歌、跳舞、做游戲等,讓師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共同學習與生活。在活動中了解學生的情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與學生打成一片,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參考文獻:
[1]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王 杰.論教師人格魅力的塑造[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
[3] 劉美辰.教育教學論壇[J].教師對學生關愛的倫理思考,2014(31).
作者簡介:于成英,甘肅省酒泉市肅州中學英語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從教二十余年,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教學效果優(yōu)秀,有多篇教學論文獲獎。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肅州中學 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