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毅
摘要: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簡要談了朗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落實英語朗讀教學所運用的幾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英語教學;朗讀教學;作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0-0067
研究表明,朗讀通過發(fā)聲器官的運動儲存到人腦的信息,比通過視覺儲存在人腦中的信息更加牢固,學生只聽而不張口說,便無法知道不同因素之間的差異,體會不出不同語音的變化和不同語調(diào)的含義。指導學生大聲朗讀是鞏固正確發(fā)音的必要手段。下面,筆者就簡要談談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朗讀教學的重要作用及具體的教學方法。
一、朗讀在英語教學中起到的作用
1. 朗讀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記憶力
(1)朗讀是記憶的基礎。朗讀還可以鞏固已學知識,因為課文是由詞、短語、句子等組成,涉及語音、語法、詞匯等,要想較好地朗讀一篇短文,必須對它所涉及的各種語言知識有理解。反過來,反復朗讀課文能幫助學生掌握所學語言。如Its time to get to school. I want to get to school early today,若這個句子讀熟了,學生就會記住句型Its time to do something(該是做某事的時候了)和動詞want to do something(想做某事)的用法而不用機械地去記。
(2)朗讀能內(nèi)化情感。不管朗讀什么篇、段,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在認真領會、準確把握教材的精神實質(zhì)后,聲音發(fā)出時承載的思想內(nèi)容、情感符號,會比文本自身原生態(tài)的意、志、情更為豐富。因為朗讀能使英語課文語言內(nèi)化而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在說寫時,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下筆如有神”。
2. 朗讀能夠促進口語交際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目前初中升高中的升學考試都增加了口語考試,要求初中畢業(yè)生能用英語朗讀材料、回答問題、進行情景對話和話題簡述?!皢“陀⒄Z”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了,我們學習英語就是為了和別人交流,讓別人聽懂你,理解你。而大聲的英語朗讀是提高口語的重要途徑。瘋狂英語的倡導者李陽就要求學生找個空曠的地方大聲朗讀。大聲朗讀所帶來的自信可以使我們在與他人交流時,信心百倍,英語口語也會逐步提高。
3. 朗讀能夠提高聽力水平
學生大聲朗讀時,口中發(fā)出的聲音傳到了自己的耳朵。因此,學生不僅在讀,同時也在聽,聽自己讀。反復不斷地進行朗讀,使學生的聽覺神經(jīng)習慣了這些聲音信號,當別人發(fā)出這些信號時,他就能聽明白。從觀察來看,但凡能流利地進行朗讀的學生,他的聽力水平也不錯。
4. 朗讀能有效地培養(yǎng)語感
語感是一種語言修煉,是經(jīng)過長期規(guī)范的訓練而逐步養(yǎng)成的。它是一種帶有濃濃經(jīng)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的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語感極為重要,只有有了正確的語感,才能進入自由王國,自如地運用這門語言。英語不只是簡單的詞匯加語法,在英語課文中,有許多有趣絕妙的對話或句型,它們有深刻的內(nèi)涵,有的甚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進行大聲的朗讀,反復咀嚼,才能領會其中的深層含義,從而體會“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含義。當我們提問學生:“What time do you often go to school?”學生會很自然地回答:“We often go to school at 8∶00 in the morning.”很少有學生說:“In 8∶00 at the morning.”那是因為學生已經(jīng)重復了好多遍:“at ... oclock in the morning”,不知不覺中成了一種習慣,回答是不用思考就脫口而出,形成了語感。
二、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時運用的方法
1. 重視泛讀指導。教師可以利用觸摸一體機進行課堂的示范朗讀,給學生示范,樹立榜樣。泛讀的要求主要有:語音、語調(diào)清楚正確,快慢和停頓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且富有感情。教師泛讀時,學生可以看書本聽,也可以不看書本聽。教師泛讀時,在分析課文內(nèi)容、句子的長度、音的變化、語調(diào)、速度、停頓、連續(xù)等,提出要求讓學生在所學課文上做記號。
2. 注重教師領讀。教師的領讀是朗讀訓練中一種必不可少的訓練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朗讀習慣的關鍵,是學生說正確英語的首要條件。它要求領讀教師具有較好的基本功。教師在領讀時要注意語音、語調(diào)正確,掌握好意群停頓,不讀破句,連續(xù)正確自然,要富有感情,朗讀的速度要適合學生的水平。此外,教師在領讀時要做個有心人,要注意哪些語句學生讀得不順,哪些單詞常讀錯,能否跟上教師的領讀速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停下來,進行重點講解和復述。
3. 利用錄音跟讀。在錄音跟讀時,首先讓學生看著課文輕輕地跟讀,然后自由朗讀,這樣才能把學生的自由朗讀訓練好。學生不看課文,跟著錄音機輕輕地讀,最后讓學生放聲跟讀。教師要注意適時地控制錄音機,可以放一下停一下,盡量讓學生從容不迫地跟著讀,從而提高跟讀質(zhì)量。小孩子學習母語就是靠幾十遍、幾百遍的模仿。
4. 提倡集體朗讀。集體朗讀是學生進行朗讀的自我實踐過程,便于教師發(fā)現(xiàn)和檢查學生朗讀中的問題,有利于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增加學生朗讀的機會,鼓勵膽小怕羞的學生朗讀。學生朗讀時,教師應巡視于課桌間,注意傾聽朗讀聲,如果發(fā)覺朗讀聲噪雜不齊時,這表明學生在理解上有攔路虎,或者在朗讀上有困難。這時,教師應穿插講解和朗讀,然后重新開始朗讀。教師還要注意每個學生朗讀時的表情,及時發(fā)現(xiàn)和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
5. 及時進行個別朗讀。個別朗讀易于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的難點,便于檢查和督促,但活動面小,可以與集體朗讀交替進行,個別朗讀還能鍛煉學生,有利于提高部分學生,激發(fā)他們回答問題與參與操作的積極性。
6. 不忘對讀。英語是一門語言,重在說。而說始終不能一個人進行,不能離開對方。對讀是把學生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意會到:英語不是干巴巴的讀,也可以邊讀邊聽,讓學習這項活動動起來。新教材強調(diào)創(chuàng)設語境,增加了許多對話。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對讀。
(作者單位:寧夏中衛(wèi)市第四中學 7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