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均
【摘 要】“快樂體育”是以學生人格和身體教育為目標的一種教育思想,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實施“快樂體育”,既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圍繞“快樂體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開展、實施,以及實施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這幾個方面,對“快樂體育”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快樂體育;實施策略
一、“快樂體育”的核心內(nèi)容
“快樂體育”不單是把運動技能教給學生,還要讓他們體驗理解、掌握、創(chuàng)造運動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參加運動的主動性?!翱鞓敷w育”是“從終身體育與個人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從情感入手,對學生進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體教育為目標的一種體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視為自身的目標,強調(diào)情感、興趣、創(chuàng)造性和能力培養(yǎng),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為中介,促進學生體育教育的主動學習和愉快發(fā)展?!翱鞓敷w育”中的“樂”,絕不是讓學生隨心所欲,更不是“放羊”,很多時候我們都錯誤地將之簡單理解為遷就學生的個體需要,或是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玩為主,或是嘻嘻哈哈、輕輕松松,其實不然。體育運動中的“快樂”,主要包括:獲得知識的滿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悅感;戰(zhàn)勝主客觀困難的超越感;獲得與他人團結友愛的情感;運動后的愉悅感。所有這些引起的“樂”,都是在教師的細心指導和良好的組織下得以實現(xiàn)的。因此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滿足他們的體育愿望,有利于自我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為終生運動奠定基礎。
二、在小學課堂中開展“快樂體育”
(一)明確目標
體育課程目標是體育課程的出發(fā)點與歸屬,決定著體育課程的方向與過程,它對于學生和體育教師具有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目標。聯(lián)系“快樂體育”的理念,綜合小學體育的性質,明確幾點小學體育課程目標:一是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運動知識和技能;二是培養(yǎng)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三是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與合作精神,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四是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發(fā)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這五個目標構成了體育課程的整體目標,他們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融合。由此目標可以看出,體育課堂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增強體能,掌握基本的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而且期望學生能夠形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由此可見,我國體育課程目標十分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和人格教育,注重他們健康水平的提高,重視對人的培養(yǎng)。
結合我國小學體育課程目標,“快樂體育”主要著重從事運動本身的價值,注重健全學生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只有明確此目標,我們才能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真正實施“快樂教學”。
(二)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在明確了小學體育課程的目標以后,我們必須考慮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快樂體育”。小學體育教學是由教師、學生和教學手段等教學因素構成的。而在“快樂體育”中,是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為中介的,那教師應該如何“樂教”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首先,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計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鋪路石,好的計劃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礎。在制訂計劃上,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原則,實事求是,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比如在突然升降溫的情況下,教師應根據(jù)實際,及時調(diào)整學生的練習計劃,進行宏觀調(diào)控,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其次,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等方面不斷改進。除了常見的分組教學、個別教學以外,采用合班分組、大課間模式教學等一些教學組織形式。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及不同學生的特點,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課堂教學活動,以求開展“快樂體育”這一個活躍的課堂。這樣,不僅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確保課堂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小學低年級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多采用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形式。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態(tài)和動作進行練習;又如投擲項目教學時,采用投放紙飛機和紙球射靶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練習。最后是教師應關注學生體育學習評價和課堂教學評價。根據(jù)“快樂體育”這一目標,在體育課堂教學的評價中,應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出發(fā)點,采用即時評價、階段評價、總結評價、教師自評、他人評價相結合,強調(diào)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激勵與反饋,體育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促進體育教師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手段,從而達到“樂教”。
快樂的體育課堂中,學生應如何去“樂學”呢?小學生天性好動、好玩,應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滿足他們的需要,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所謂“寓教于學”,就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只有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才能促進他們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讓他們在體育學習中尋找樂趣,以達到“樂學”。
指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實現(xiàn)“樂學”。 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樹立自尊和自信。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發(fā)展學生的各種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給學生一個發(fā)展的空間,給他們一個創(chuàng)造情景的機會,讓他們在體育課堂中自己去發(fā)展,自己去鍛煉。合作學習是小學體育教學常用的方式之一,它并不是簡單的分組,合作學習需要有共同的目標,每個學生有不同的任務,承擔相應的責任,齊心協(xié)力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奮斗。由于小學生天生好玩,小學體育教學自然更多地強調(diào)游戲活動和集體活動,因此,合作學習的方式是學生實現(xiàn)“樂學”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式。探究學習是以先研后學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要真正讓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了解問題、帶著問題去研究,體驗獲得探究成果的喜悅,從而激發(fā)探究的興趣。一個學生要掌握好學習的內(nèi)容,需要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以探索出最適合促進自己健康發(fā)展的鍛煉手法和方法,以追求最大的收獲,以體驗體育的“快樂”。
三、實施“快樂體育”,讓學生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
快樂體育的實施,有利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理解運動與自己的關系,充分理解運動中的本質,體驗運動中的樂趣,從而熱愛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體育課堂教與學的樂趣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提高了技術。通過鼓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些運動技能,經(jīng)過鍛煉,讓他們提高技術,促使學生從小喜歡體育,體驗到快樂體育中的“樂”。二是要明白單純的身體健康是不夠的,讓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提高體育意識和能力,比如體育基礎知識和衛(wèi)生知識、運動文化知識、娛樂知識等各個方面,從而提高他們對體育的興趣,體驗快樂體育中的“樂”。三是充分體驗運動后的身體快感。體育知識需要我們?nèi)チ私?,體育活動需要我們?nèi)ラ_展實施,要真正體驗體育運動的快感,只有真正熱情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體育不同于其他科目,不是用腦子想便能尋求“樂”,只有充分調(diào)動四肢,盡情投入到體育運動中,才能找尋到體育中的真正“快樂”。四是在活動中和同伴相處融洽。要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快樂,還要靠同伴的關注和勉勵。在小學體育運動中,這一點顯得尤其明顯。比如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是通過互相幫助,互相指導,合作完成體育活動,從中產(chǎn)生更多的靈感,得到更好的愉快體驗。
綜上所述,“快樂體育”是以人為本的,是應當予以充分肯定的教學理念。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實施“快樂體育”,既能增加其娛樂性和趣味性,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丁智鵬,郭健平.論快樂體育教育[J].內(nèi)蒙古體育科技,2006(02).
[2]曲正巖.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初探[J].體育教學,2005(02).
[3]李桂玲.試論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和改革[J].四川體育科學,2004(02).
[4]季瀏,汪曉贊.小學體育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