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歐素敏+戴霞
【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鏡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療輸卵管妊娠對卵巢功能及輸卵管再通的影響。方法 78例輸卵管妊娠患者, 依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39例。對照組行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取胚術(shù), 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加以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療。比較兩組不同時間血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與黃體生成素(LH)水平及輸卵管再通情況。結(jié)果 研究組患者術(shù)后1、4、14 d的血β-HC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5.0513、7.1651、18.0455, P<0.05)。術(shù)后3個月, 研究組患者的E2、FSH、LH水平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shù)后3個月, 研究組通暢率66.67%高于對照組43.5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jié)論 輸卵管妊娠采取腹腔鏡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療, 可有助于保護患者卵巢功能, 促進療效提高, 患者預后改善, 可推廣。
【關鍵詞】 輸卵管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腹腔鏡下;卵巢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7.025
Impact of laparoscopic local methotrexate injection in treating tubal gestation on ovarian function and catheter recanalization DENG Ming, OU Su-min, DAI Xia. Leizhou City Peoples Hospital, Leizhou 52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laparoscopic local methotrexate injection in treating tubal gestation on ovarian function and catheter recanaliz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8 tubal gest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salpingostomy,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received local methotrexate injection.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lood β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 level, estradiol (E2),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luteinizing hormone (LH) level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catheter recanalization situ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blood β-HCG level in postoperative 1, 4 and 14 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5.0513, 7.1651, 18.0455, P<0.05). In postoperative 3 month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2, FSH and LH level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patency rate in postoperative 3 months as 66.67% than 43.5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local methotrexate injection in treating tubal gestation helps to protect ovarian function and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and it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Tubal gestation; Local injection; Methotrexate; Laparoscopic; Ovarian function
異位妊娠為婦產(chǎn)科常見一種疾病, 其中以輸卵管妊娠為主, 指的是卵子受精于輸卵管的壺腹部, 因各種原因致使輸送受阻, 于輸卵管內(nèi)著床、發(fā)育[1]。以往常采取手術(shù)治療, 而近年來隨著陰道超聲、血尿常規(guī)測定以及腹腔鏡技術(shù)的發(fā)展應用, 促使異位妊娠可以進行及早診斷確診, 從而提供保守治療機會[2]。臨床主要保守治療方式為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取胚術(shù), 具有較好治療效果, 但因單純手術(shù)后易出現(xiàn)不孕或者再發(fā)異位妊娠情況出現(xiàn), 因而臨床常予以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療。為明確腹腔鏡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療對患者卵巢功能、輸卵管再通等的影響, 本院針對性選取78例患者資料予以分析, 并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輸卵管妊娠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次研究的方案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將其依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39例。對照組年齡23~39歲, 平均年齡(28.74±3.51)歲;停經(jīng)時間35~57 d,
平均停經(jīng)時間(43.56±5.13)d;初產(chǎn)婦25例, 經(jīng)產(chǎn)婦14例。研究組年齡24~40歲, 平均年齡(28.92±3.69)歲;停經(jīng)時間36~58 d, 平均停經(jīng)時間(43.78±5.24)d;初產(chǎn)婦26例, 經(jīng)產(chǎn)婦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經(jīng)婦科檢查、病史、血β-HCG、B超等確診為輸卵管妊娠。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 惡性腫瘤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予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取胚術(shù):取頭低臀高位, 全身麻醉后于腹腔鏡下實行手術(shù), 將氣腹針刺入腹腔, 建立氣腹, 約15 mm Hg(1 mm Hg=0.133 kPa) CO2氣體;于左右下腹麥氏點行1.0、0.5 cm切口, 將Trocar穿刺進腹腔, 對患者盆腔情況進行探查, 確認妊娠部位, 將患側(cè)的輸卵管提起之后將外界注射器長針刺入至妊娠部位的系膜內(nèi), 當回抽無血時予以垂體后葉素3 U與2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緩慢注入;用單機點狀電凝于漿膜面作一凝固帶, 將其剪開1.0~1.5 cm, 直至黏膜層, 利用鉗夾取出胚胎組織與血塊, 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創(chuàng)面沖洗, 以可吸收線對切口行間斷縫合;術(shù)畢將穿刺孔關閉。
1. 3. 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甲氨蝶呤局部注射, 在輸卵管病灶的系膜處進行局部注射25 mg甲氨蝶呤(Ebewe Pharma Ges.m.b.H.Nfg.KG, 注冊證號H20080250)+0.9%生理鹽水2 ml。
1. 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不同時間血β-HCG水平, 分為術(shù)后1、4、14 d;比較兩組術(shù)后3個月激素水平, 包括E2、FSH與LH;對比兩組術(shù)后3個月輸卵管再通情況, 予以輸卵管通水試驗, 將其分成不通、通而不暢與通暢3個等級。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β-HCG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shù)后1、4、14 d的血β-HC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5.0513、7.1651、18.0455,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激素水平比較 術(shù)后3個月, 研究組患者的E2、FSH、LH水平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輸卵管再通情況比較 術(shù)后3個月, 研究組通暢率66.67%高于對照組43.5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患者通而不暢率、不通率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輸卵管妊娠作為常見一種女性急腹癥, 其發(fā)生率近年來呈逐年升高趨勢, 該妊娠可造成患者腹腔出血, 嚴重時將引發(fā)休克, 對其生命安全產(chǎn)生威脅。目前, 由于大部分年輕患者對于生育具有要求, 因而臨床常予以保守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3], 腹腔鏡下保守手術(shù)聯(lián)合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具有良好臨床效果, 能夠有效提高術(shù)后輸卵管再通率, 且對卵巢功能具有保護作用, 患者接受度較高。
本次研究中, 研究組患者術(shù)后1、4、14 d的血β-HC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5.0513、7.1651、18.0455, P<0.05)。術(shù)后3個月, 研究組患者的E2、FSH、LH水平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通暢率66.67%高于對照組43.5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此次研究結(jié)果與戴紅艷[4]相似, 表明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取胚術(shù)聯(lián)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可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且對患者卵巢功能無顯著不良影響, 患者預后良好。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取胚術(shù)是在腹腔鏡直視下進行相關操作的, 能夠?qū)颊吲枨磺闆r進行清晰探查, 從而確定輸卵管妊娠部位, 能夠提高手術(shù)成功率, 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其次, 該手術(shù)對機體創(chuàng)傷較小, 患者術(shù)后恢復快;且經(jīng)腹腔鏡觀察能夠有效避免對側(cè)輸卵管同鄰近組織膜狀粘連, 從而降低對生育功能的影響。但單純行保守手術(shù)治療, 再發(fā)異位妊娠率較高, 且對輸卵管再通效果具一定局限性。因此, 臨床常予以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聯(lián)合保守手術(shù)治療, 在確保療效的同時, 可保護患者卵巢功能, 降低術(shù)后不孕發(fā)生率。甲氨蝶呤為葉酸拮抗劑的一種, 其主要工作原理在于與細胞內(nèi)的二氫葉酸還原酶相結(jié)合, 從而對二氫葉酸還原酶進行有效抑制, 使得其轉(zhuǎn)化成具生物活性四氫葉酸受到阻斷, 進而抑制嘧啶、嘌呤的合成, 對其DNA、RNA、蛋白質(zhì)的合成與胚胎滋養(yǎng)細胞的分裂產(chǎn)生感染[5]。甲氨蝶呤在腹腔鏡下局部注射之后, 可對滋養(yǎng)細胞擴散種植產(chǎn)生局限, 從而降低輸卵管著床部位的滋養(yǎng)細胞增值指數(shù), 出現(xiàn)壞死、溶解、退行性變化, 有助于血管關閉與組織機化, 進而使得妊娠物更易擠出, 確保輸卵管形態(tài)完整與通暢。本次研究采用局部注射方式給藥甲氨蝶呤, 能夠有效減少其用藥劑量, 有助于全身反應減少減輕, 但其藥物抑制殘留滋養(yǎng)細胞生長、使絨毛破壞的效果無顯著影響, 藥效良好[6]。研究受各種因素影響, 未對患者預后情況作詳細分析, 需再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 腹腔鏡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有助于輸卵管妊娠治療效果提高, 且安全性較好, 對患者再次妊娠無顯著影響, 具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海杰, 付冬華, 王孝良.不同注射方案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妊娠療效對比.中國藥業(yè), 2015, 24(9):88-89.
[2] 鄧燕鋒, 林韶華, 黃寧.腹腔鏡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輸卵管妊娠臨床效果及預后觀察.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 14(16):42-44.
[3] 易秋紅, 張玢玢, 閆翠云.輸卵管妊娠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進展.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6, 16(4):539-541.
[4] 戴紅艷.腹腔鏡手術(shù)聯(lián)合局部注射甲氨蝶吟治療輸卵管妊娠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4, 16(3):489-490.
[5] 許志敏, 馮志玲.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吉林醫(yī)學, 2017, 38(2):333-334.
[6] 趙昱昕.不同方法治療輸卵管妊娠后生育結(jié)局與卵巢功能的效果分析.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9):12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