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萍
摘 要:微課是信息時代發(fā)展下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且以被廣泛的應用,目前而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教學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本文就以對微課教學的內涵與價值,以及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微課教學;創(chuàng)新應用
微課教學的模式是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而開始在全球興起的,而這種通過微視頻來教學的模式也引起了教師們的關注,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對某個重難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過程,是一種在傳統(tǒng)課堂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教學形式,它對我國現(xiàn)有的教學改革起到具大的推動作用。
一、微課教學的內涵與價值
1.微課教學的概念與特點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課堂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部分,同時微課還包含了和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以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是一種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教學的主要特點是其教學時間較短,一般時長為5~8分鐘左右;教學內容較少,只是其中的一兩個學科要點;資源容量小,一般都是在幾十兆左右,支持多種主流媒體格式,方便教師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事;成果簡化、多樣傳播,因為研究內容具體,所以方便表達,容易轉化,課程容量微小,用時較短,傳播形式多樣化。
2.微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微課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要教學的內容以視頻錄制的方式進行教學保存就是微課教學,所以后期微課資源的運用就不僅僅是限制在課堂上使用了,比如學生就可以借助微課資源視頻進行課前預習。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而在后期復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微課視頻來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所以說微課教學可以成為高中生自主學習途徑,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相比枯燥的板書,現(xiàn)代學生更加喜歡以視頻為載體的微課,因為它有聲有圖,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教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對該內容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細胞分裂的時候,可以播放該視頻,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的細胞是如何分裂的,提高學生對于細胞分裂的學習興趣。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1.微課教學可以更加快捷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生物學知識
高中生物學是一門知識點繁多且很瑣碎的學科,對于剛剛接觸生物學的學生來說知識點很難掌握。而在這時高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分類、在線發(fā)布,來構建微課資源庫,達到教學目標。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能力自主選擇,自主預習。
2.利用微課快速導入新課教學內容
課堂伊始就如同戲曲的序幕,也如歌聲的前奏。而生物教學中也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廣告、新聞、故事等素材通過與要教學的內容相互結合,設置成一個特有的教學環(huán)境,制作成微視頻來播放,通過這種方式快速進入到教學過程中,這會起到一種非常好的導課效果。
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酶的特性”一節(jié)中,教師可以提前制作一段電視上播放的洗衣液的廣告,然后根據(jù)觀看視頻后進行提問:為什么在選擇該洗衣液洗滌衣物不傷手?由于這個素材來源于我們的生活,而此時出現(xiàn)在課堂就會快速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對新的知識酶的特性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順利進行到教學過程中。
利用微課導課是會直接影響到一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而微課是可以直接切題并可以在其中設計疑問、情景或者溫故知新等模式。而在生物教學中,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微課素材選擇不同的導課方式。
3.利用微課答疑解難 化繁為簡
植物的光合作用、細胞的組成元素、蛋白質的功能、X染色體的遺傳、興奮的傳導、基因的表達與突變、染色體變異等知識在高中生物中既是難點也是重點,所以僅僅靠高中生物教師的講解,是很枯燥乏味的。而如何將這些知識要點形象生動的講解,并且讓學生學生快速理解消化,就需要通過微課教學,利用動畫或者視頻等載體和課本相結合的方式來為學生答疑解難。
例如,在“神經調節(jié)”中有一斷是將興奮的傳導,它是這節(jié)內容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假如僅僅只是憑借教師的繪畫講解,那既不生動,學生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師可以為了更加生動地描述這個過程,在課件制作中,可以引入一些游戲,當沒有刺激的時候,不會發(fā)生神經沖動,而當刺激有效的時候,會發(fā)生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內外發(fā)生局部電流,同時將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和電勢變化演示出來;當興奮傳導至神經末梢時,引起突觸小泡移向突觸前模,釋放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起Na+載體開放,發(fā)生興奮傳導。而學生在觀看為視頻的同時也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個比較深刻的記憶,從而快速的將這節(jié)內容消化。
4.利用微課拓展延伸,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知識基礎都是不同的,而在日常教學中如果用同一種的要求對待每一位學生,那么勢必會很難得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而隨著中國信息化的推進,這個問題也將會被逐步解決?,F(xiàn)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學校開始推廣使用ipd等移動電子終端設備。而高中生物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作一些微課,以供不同情況的同學學習,拓展知識。高中生物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不同知識的課堂練習,通過微課講解,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例如,在教學基因概率學方面,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一個微課,用以拓展一下教學知識。學習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觀看沒對基因型出現(xiàn)的概率以及表現(xiàn)型概率的計算方法的教學視頻;而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觀看9:3:3:1的變式教學視頻,這樣滿足了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情況。而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即可以在預習復習中使用,更可以用在課堂知識講解過程中。在高中生物中,由于知識點多繁多,這樣的視頻可以多做一些,由教師上傳發(fā)布,方便學生自行選擇學習。
三、結語
微課教學是現(xiàn)代網絡信息化發(fā)展下的產物,微課在高中生物學教學過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微課資源在高中生物學的應用,可以更高的提高生物學課堂的趣味性,積極調動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習熱愛,從而達到更好高中生物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肖安慶,李通風.例談微課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教學,2014,(5):27-27,28.
[2]張獻南.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0):3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