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紀
摘 要: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組成單位。班主任是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xié)調(diào)者。班主任每天都管理著班級的瑣碎事務,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力量。班主任用心工作,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
關鍵詞:用心;班主任;班級管理
不知不覺,我站在講臺上已13年了,做了近8年的班主任。在我的教學經(jīng)歷中,我深知用心做好班主任的重要性。
1.用心認識班主任工作的重要
剛參加工作時我對教師這份工作比較排斥,因為那時教師的待遇低、社會地位低。我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總想著外面精彩的世界,工作馬虎,沒有目標和激情。讓我發(fā)生改變的是工作的第三年,我擔任了畢業(yè)班的班主任。面對競爭激烈的中考,每天總有很多學生拿著習題來問我,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觸動了我。如果我不認真做好班主任,耽誤了孩子的前途怎么辦?有時一些已畢業(yè)的學生回母校探望曾教過自己的老師,對老師說一些感激的話,這更深深地觸動了我,原來當老師也是很幸福的。從這一年開始,我的工作態(tài)度有了很大改變,我要對得起班主任這份工作,對得起我教的學生。我開始努力工作,虛心地向前輩請教班級管理和教育方法,怕耽誤了這些孩子,努力引導這些孩子全力以赴參加中考后取得好成績。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用心去增加班主任威信
學生都喜歡和敬佩有能力的老師,會被其淵博的知識、課堂教學和課余時間所展示的個人魅力折服。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這就決定了:老師必須不斷學習和不斷追求,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yǎng)和教育管理能力,用本身的才能去征服學生。若教師了解的知識面廣,講課時能引經(jīng)據(jù)典、口若懸河、幽默風趣,學生自然會被折服。所以我不斷學習,珍惜每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因為我相信學習總會有收獲,既能開闊視野,又能增長見識。再加上我的愛好比較廣泛,對體育運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所以課堂上我總能把書本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學生課余的話題我也總能參與進去。這些都會無形中增加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威信。
3.用心去公平對待學生
要做到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首先要關愛每一個學生。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興趣。中學生雖然才十來歲,但現(xiàn)在的資訊發(fā)達,他們的見識和閱歷也很豐富,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我平時絕對不給學生貼上“優(yōu)生”和“差生”標簽。學生犯了錯,不管學習成績好壞,班主任要一視同仁,及時指出并批評;學生進步了,班主任也不要吝嗇贊美之詞。當然,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對學生細心觀察,對癥下藥,不偏愛,不遷就,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確定談話方式,循循善誘,讓每個學生知道老師是公平的。這是做好班級管理的必備條件。
4.家校用心,共同教育學生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所以班主任要與家長多聯(lián)系。在與家長交談的過程中,無論是家訪還是電話聯(lián)系,我始終以平等的身份、友善的語氣與家長交談。我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們愉快地與自己合作。在開學初,我會利用電話,聯(lián)系每個學生家長一遍,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同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尤其要關注單親、失去雙親和留守兒童。這些學生缺少家庭的關愛,往往在思想和紀律方面比較松散。和家長交談時,班主任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要求家長怎樣做,應當把家長當做朋友,多傾聽家長的話,和家長一起共同教育學生,這樣才能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我和家長聯(lián)系的原則是既報憂也報喜,不要只在學生違紀時才與家長聯(lián)系,在學生取得每一點進步時也和家長分享;不要讓家長一接到老師的電話就感到是孩子在學校又犯錯,老師來投訴了;要讓家長感覺到得到老師的尊重,從感情上也拉近距離。
5.用心教育后進生
任何班集體都有后進生,這在農(nóng)村中學更加突出,轉化后進生是一項復雜和長期的工作。要教育和轉化后進生,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首先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后進生,班主任絕對不能歧視他們,不能給他們貼上標簽,而是要多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分析他們學習上存在的困難,和他們一起去想辦法解決。后進生每一個細微的進步,班主任都要及時表揚,使他們慢慢樹立信心。由于社會風氣的影響,農(nóng)村中學生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而輟學,想到外面打工掙錢。這時班主任要及時家訪,和家長一起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并且動員和他聊得來的同學一起勸該生回校讀書。因為對于后進生來說,輟學意味著學業(yè)的結束,要返回校園幾乎沒有可能,而班主任的及時挽救就有可能使學生繼續(xù)學習,畢竟他們是才十來歲的初中生。
總之,班主任只有用心投入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qū)浸潭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