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喜
摘 要:科普讀物中包含著極為重要的科學內(nèi)容,對兒童進行科學教育有助于提高兒童的科學素養(yǎng)??破兆x物主要是給兒童閱讀的,科普讀物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閱讀性,能夠滿足兒童對科學知識的實際需要,能夠豐富兒童的閱讀體驗。當前城市中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子女也在學校中學習,這些孩子從小基本上沒有接觸過科普讀物,對科學知識的了解不多,為了更好地提高這些外來工子女的知識水平,就需要充分發(fā)揮科普讀物的作用,更好地對這些學生進行科學教育。
關鍵詞:科普讀物;小學中高年級;外來工子女;科學教育;作用
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外來工子女進行科學教育,就需要充分發(fā)揮科普讀物的作用。科普讀物能夠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與生動的故事相結合,使讀物更具閱讀性,并且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小學中高年級的外來工子女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對新知識的理解相對來講比較容易,將科學知識與故事相結合,能更好地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減少這些外來工子女對科學的畏懼。
一、科普讀物在小學中高年級外來工子女科學教育中的作用
1.開闊學生視野,體會科學文化知識
科普讀物中涉及很多科學知識,包含著世界上的很多內(nèi)容,小學中高年級的外來工子女通過科普讀物能夠進入繽紛多彩的科學世界中。外來工子女是從不同的地方來的,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異,并且不同孩子感興趣的科學知識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可以為這些孩子提供不同國家的兒童科普讀物,注重科學的客觀性,有助于強化兒童的觀察和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十萬個為什么》《小牛頓愛探索》《可怕的科學》《美國國家地理》等,這些科普讀物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娓娓道來,將人文氣息散發(fā)出來,閱讀這些科普讀物,能夠讓外來工子女感受到來自不同的科學文化知識,使這些孩子的眼界得以更加開闊。
2.為孩子提供更加容易研究科學的方式
對于很多人而言,科學是比較難理解的,兒童科普讀物是比較生動的,學生理解和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將科普讀物與學習相結合,能夠實現(xiàn)寓教于樂??破兆x物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通過幽默的故事吸引外來工子女的興趣和注意力,在書中還存在很多有趣、簡單的小實驗,學生可以借用相關道具完成科學實驗,對科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探究。科普讀物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科學興趣,將科學概念呈現(xiàn)給外來工子女,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境,使外來工子女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破兆x物的種類不同,能夠滿足不同外來工子女的閱讀需要,讓外來工子女了解科學方法,提高對科學的興趣,掌握科學領域的知識。
3.使孩子從多個角度進行科學學習
適合小學階段的科普讀物有很多種,比如《十萬個為什么》《DK兒童百科全書》等,涉及地理、天文、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含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與內(nèi)容,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科普讀物進行科學拓展研究,使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實驗,實現(xiàn)科學知識的共享。科普讀物中還設計了很多科學實驗,如《101個有趣的實驗》等,選擇合適的科學實驗,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的探究方法,對科學的探究過程進行體驗。《科學家工作大揭秘》等圖書中介紹了科學職業(yè),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科學職業(yè),認識科學家具備的特質,在今后的成長中,這些孩子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二、科普讀物在科學教育中作用發(fā)揮的策略
1.為學生列書單,鼓勵學生閱讀
教師可以為學生列書單,從而更好地鼓勵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使科普讀物應用到科學教育中,讓學生閱讀更多課外材料。書單中可以含有學生學習的一般話題,如某領域的科學家、科學領域的職業(yè)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學習興趣。在科學課堂上,教師讓學生閱讀與當前學習有關的知識,閱讀科學知識熱點,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認識科學世界。
2.讓學生自由閱讀科普讀物
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閱讀科普讀物,不要對學生的閱讀給予嚴格的時間限制,要形成自由閱讀中心,為小學中高年級外來工子女提供多樣化的科學圖書、期刊等,學生可以自由組建成組,閱讀之后,相互之間對科學概念進行交流,實現(xiàn)科學知識的共享。
3.利用現(xiàn)有的研究話題書籍指導學生討論
教師可以選擇有研究話題的科學書籍,將書的內(nèi)容進行劃分,分配給不同的學生,讓學生對科學書籍中的章節(jié)內(nèi)容以及概念等進行討論。能力強的學生閱讀比較復雜的章節(jié),短的、簡單的章節(jié)分配給能力稍弱的學生,從而滿足不同能力學生的科學書籍閱讀需要,使學生能夠共同完成閱讀內(nèi)容。
總而言之,科普讀物在小學中高年級外來工子女科學教育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要科學地選擇科普讀物,使其滿足外來工子女的閱讀需要,更好地在科學教育中發(fā)揮科普讀物的作用,強化外來工子女的科學知識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蕭冰,王茜.增強現(xiàn)實技術在兒童科普讀物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4(12):108-111.
[2]楊琴琴.談兒童科普讀物在科學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教師,2014(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