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物寫生課程是職業(y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內(nèi)容,而人體解剖學又是人物寫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深入了解人物寫生課程中的解剖學,必須深入了解和掌握其中需要注意的技巧、人物表情、狀態(tài)、內(nèi)心活動等多方面情況的把握。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針對人物寫生課程中的解剖學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美術教育;人物寫生;解剖學
專業(yè)的美術課程的學習會涉及到很多的專業(yè)知識。學生們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必須慢慢地學習、積累和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掌握美術學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解剖學設計到的知識點比較復雜,在前期接觸學習的過程中難度有點大,由解剖學為突破口,進而展開對人物繪畫技巧的掌握,這也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一、人體解剖在人物寫生課程中應用的現(xiàn)狀分析
(一)解剖課程與人物素描課程沒有實現(xiàn)有效地結合
解剖課程和人物素描課程都是屬于人物寫生課程中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但是教師在進行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教學時,往往是分開進行教學的,沒有著重強調二者的聯(lián)系,更沒有將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說明。學生在沒有教師引導的情況下,也通常是順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沒有很好地掌握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先從最基本的人物頭像課程開始,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能之后,慢慢地再學習全身性的人物課程。而人物的解剖學課程往往會設置晚一年的時間,中間的時間差導致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遺忘,不能很好地將前期學習的東西滲透到解剖學的應用中。學生學習的時間比較有限,對解剖學主要是停留在比較感性的認識階段,對解剖學中的本質內(nèi)容還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此時接著展開后續(xù)內(nèi)容的學習,只會導致學生自身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整體的效果也會變得越來越差。而且學生對專業(yè)課程的認識主要停留在景物和人物頭像的階段。
(二)缺乏必要的人體解剖知識
解剖學的學習,要求繪畫者必須掌握基本的解剖知識。但是學生在學習中因為一些外在的因素或者是個人因素,對解剖學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的理解還停留在最基礎的階段,沒有深入了解過其對應的要求。涉及到比較復雜的人物繪畫時,往往會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在實際描繪的過程中通常因為缺乏必要的解剖知識,描繪的內(nèi)容非常表面,沒有抓住人物的結構與本質。也導致他們的繪畫作品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問題。常見的主要有:①對人體結構的把握不準確。人體結構的把握非常重要,給人第一感覺。如果人體結構的把握不當,整體繪畫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容易畫出一些結構松散,外表看起來四不像的人體。②對人體的這個大小關系把握不準確。例如手臂的長短、下肢的長短、頭部的大小,或大或小都會影響到整體的視覺效果。③對關鍵的轉折點把握不準確。人體中有涉及到很多的轉折點,例如肩部、肘部、骨點、肌肉等等,當人物的這些關鍵地方的轉折點出現(xiàn)較大的不同的情況的時候,此時繪畫出來的結果就感覺不對稱,甚至出現(xiàn)人物變形、動作別扭等現(xiàn)象,這些行為的出現(xiàn)大大影響了繪畫的整體效果。
二、人物寫生的解剖學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解剖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是學生進行解剖實踐課程開展的前提。結合現(xiàn)如今解剖課程的實際現(xiàn)狀分析,在很多的學校,任課教師往往看中美術的實踐教學,但是忽視了對理論課程知識的學習。的確,繪畫技能的掌握是美術學習的重中之重,但是理論知識的掌握是前提。扎實的理論功底可以為后續(xù)的繪畫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在人物寫生課程中始終貫穿解剖學的相關知識
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知識點脫節(jié)的情況,在進行解剖學知識點的講解時,需要將前期學習的人物寫生課程中的重點和學生一起回顧,并將其二者的聯(lián)系告知學生,學生做到心里有底。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講解人物頭像這一知識點的同時,可以借用事先準備的教學模型在學生面前進行講解,有了模型的輔助,學生的理解會變得更加簡單,清楚地了解人物頭部的結構,并對其繪畫中著重需要注意的點也會更加清楚。其次,在學習完人物頭像之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習人物的半身像的繪畫。半身像需要注意的繪畫地方,需要掌握的繪畫技巧,教師都需要在課堂上和學生說明,讓學生清楚地明白人物半身像寫生中的重難點。最后,學生人體的全身繪畫。從最基礎的頭部到上半身,再到全身的繪畫,技巧是逐步積累的。學生在繪畫中針對不同的部位可能看到的點都不一樣。需要自身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去感受。全身人體的繪畫,教師會事先準備好相應的全身人體模型,同時并鼓勵學生自告奮勇的做真人人體模特,供學生來繪畫。通過將模型與真人人體模特相比較,給學生更加直觀地視覺感受,從中掌握人物繪畫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解剖學知識的學習不能單獨分開來學習,而需要在學習相關繪畫的同時,將其進行有效地融合,知識點之間的貫穿學習,對于學生全面的掌握、提高學生的整體繪畫技能大有幫助。
(二)優(yōu)化教學手段,深入講解解剖知識
解剖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全身投入到學習中,對于教師而言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在解剖課堂上,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的優(yōu)勢。首先,主要選擇富有生命感的素描作品作為課堂學習的內(nèi)容,這類作品的展示可以讓學生更加貼切地感受全方位的人體概念,在此基礎上再學習某個部位的繪畫。其次,借助高清視頻,體驗感受人體解剖的動態(tài)變化。早期在這方面的教學,教師通常是帶學生到醫(yī)學院去參觀尸體解剖,由于解剖室難聞的味道,那種壓抑的氛圍,導致很多學生并沒有真心地進行學習,學習效果不佳。通過人體運動的視頻及視頻切圖,學生可以通過視頻進行直觀地對比,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人體在運動過程中骨骼、形態(tài)和變化,以及人體重心和衣褶的變化,從而掌握更多的解剖學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物寫生課程中的解剖學知識的學習是美術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只有從多個方面了解解剖學的理論知識、繪畫技巧、人物心態(tài)等,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旭民.淺析如何對待中級職業(yè)美術教育院校中的學生[J].知識經(jīng)濟,2010(03).
[2]王燕,王省,王永波,王涵.三維虛擬“標志肌”學習軟件的開發(fā)和制作[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0(02).
[3]陳艷梅.人文形態(tài)的美術教育——淺談職業(yè)美術教育的誤區(qū)[J].網(wǎng)絡財富,2009(08).
作者簡介:
潘沙(1987.6—),女,畢業(yè)院校:江西師范大學;專業(yè):美術教育,高職助理教師;工作單位:南昌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