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寬群
摘 要:對于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而言,語文是伴隨他一生的一門課程,可以說是人生的終極關懷。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能夠擁有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基礎,更是陶冶個人情操所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然而我國語文的系統(tǒng)教學是從小學開始的,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必須要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時代背景的變化,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這顯然不符合新時代的要求,也無法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因此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顯得十分重要。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可以說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改革的重點。本文就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一下該如何有效的提高其中的趣味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方式
一般來說,一個人一生中第一次系統(tǒng)地接受語文學習是在他的小學階段。因此,小學語文的學習在其語文學習生涯中占據(jù)著關鍵地位。它不僅要將學生以往的各種語言方式系統(tǒng)化,更要為后來的學習生涯,語言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墒怯捎诖蟛糠值膶W生年紀較小,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和大腦的認知水平都不如成年人,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高度集中。如果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就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引入趣味這一元素來輔助教學,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注意力,也能夠大大提升老師的教學效果。
一、沉浸式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無論什么改革,其過程總是伴隨著諸多困難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也不例外。在改革中,教師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教學時間變得更少,然而原有的教學任務并沒有相應地減少。因此,這對大多數(shù)教師都感到十分頭疼,也是阻礙他們采用多教學方式的一大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夠在課堂上不停地說,忽略了學生的反應,或者說是根本沒有時間去注意學生的反應,這也就導致了教師往往很難看到自身的教學成果是否良好。
比如說,在現(xiàn)有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那么一片文章的名字叫做《和時間賽跑》。教師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在課前向學生提出幾個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先自己對課堂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加強學生對于時間這一概念的理學,同時也對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做出了一些幫助。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還可以借助現(xiàn)在科技的幫助,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向學生展示更加形象易懂的教學內(nèi)容。如此一來,課堂的學習氣氛就能夠在趣味性教學的輔助下更好地彌漫在學生中間,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加主動積極地去追求知識。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強教學趣味性
在現(xiàn)有的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的老師為了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都把太多的重心放在了課堂氛圍的營造上。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固然是好的,但是并不意味著需要把全部的教學重心都放在這上面。教學方式的改良也是一條十分重要的道路。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大部分的學生,及時地進行改良,為學生培養(yǎng)完善的語文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目前我國的小學生大概在5到10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論是心智還是邏輯思維方面都比不上成年人。所以,他們很難抵抗外界誘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的行為。同時他們也擁有著活潑好動這一點。這些因素都讓他們的精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但是,他們同樣也擁有著成年人無法媲美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在教學中對這一點多加利用可以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可以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思考。比如說,教師在教學《蜜蜂引路》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們在課前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學生們間的項目討論,讓他們逐漸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這樣就能夠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提供很大的幫助。
三、幽默的教學語言,提高學習樂趣
一般來說,我們學習語文,最重要的不是考試能夠拿到多少分數(shù),而是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應用這一門工具。所以,在教師傳授教材知識的同時,也是一個傳達語言魅力的好機會,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榜樣去學習。在一堂課內(nèi),如果全是枯燥無味的內(nèi)容,那么長時間的集中精力是相當痛苦的,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幅下降。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能夠幽默風趣一點,就能夠很大程度上地緩解原本枯燥乏味的課本,營造一種輕松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一種思維的舞蹈,而不是一場折磨。不僅如此,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幽默的語言時,也能夠受到學生的喜愛,讓學生更努力地學習。
四、合理地組織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輕松學習
在現(xiàn)有的教材中,并不是所有教材的所有內(nèi)容都是按照人類認知規(guī)律,有淺到深,由易到難安排的。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一般課本的編寫順序就是教師的教學順序,這也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在學習時感到十分的吃力困難,讓他投入課堂變得更加的困難,覺得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甚至會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因此,教師有必要重新安排一邊教學內(nèi)容,適當?shù)奶砑右恍┻^度有趣的東西來幫助學生理解,而并不是跟著課本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覺得學習內(nèi)容不會突然變難,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也會覺得是一個非常美妙的過程。從而主動學習。
綜上所述:增加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那就是沉浸式教學、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語言更幽默、合理組織教學內(nèi)容。但這四條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希望各位教師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其做出一些合理的改變,讓自身的教學更有效率,為祖國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夢游,朱華.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2]孫文靜,張愛華.淺析新課標下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