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摘 要]“減法應用題教學”這一課主要有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層層遞進的幾個數(shù)學活動,讓一年級的學生在自編的“無數(shù)個”用“4-3=1”解決的不同現(xiàn)實問題中,認識減法模型,初步感悟算式模型的意義,及其概括、簡潔和一般化)的特點;第二部分,主要通過由一幅圖既可以列出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減法算式的辨析和討論,打破學生一圖單題、一圖只對應一種運算的思維定式,讓學生意識到數(shù)學有更多的可能。
[關(guān)鍵詞]模型;思維定式;減法應用題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7-0011-03
一、暖場
師(在黑板上粘貼紅、綠、藍、黃4個笑臉貼畫):我要獎勵第一個做好課前準備,并且端正坐好、安靜等待上課的曹陽同學。
(學生迅速歸位,做好準備,安靜候課)
師:我這里有很多貼畫,凡是積極思考和發(fā)言的同學每次都會得到一個貼畫獎勵。請看黑板,一共有幾個笑臉貼畫?
生:4個。
師:曹陽,你是第一個安靜候課的“小蜜蜂”,請選一個。(曹陽拿走了一個黃色的笑臉貼畫)
二、感悟減法算式的模型意義
1.就事編題
師:誰能把剛才這件事編成一道應用題?
生1:黑板上一共有4個貼畫,被曹陽拿走了1個,黑板上還剩下3個。
師:我們昨天學習了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先說兩個已知條件,然后根據(jù)這兩個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生2:黑板上一共有4個貼畫,被曹陽拿走了1個,黑板上還剩下幾個?
師:誰聽出了這兩個同學說的哪里不同?
生3:生1把剩下的3個說出來了,生2是問還剩下幾個。
生4:生1說的三句話都是已經(jīng)知道的,不需要再求了;生2最后問的是不知道的,要我們求解。
(板書:①一共有 4個■
②曹陽拿走1個
→ 還剩下幾個?)
師:這道題用什么方法解答?為什么?
生5:減法,因為是從“一共”的當中拿走了,求剩下的。
師:怎么列算式?
生6:4-1=3。
師:這里的4、-、1和3分別表示什么?
生7:“4”表示一共有4個笑臉貼畫,“-”表示拿走,“1”表示被曹陽拿走的那1個,“3”表示黑板上還剩的那3個。
2.看圖編題、解答、解說
生8:小猴子的媽媽買來4個桃子,被小猴子偷吃了一個(教師模仿猴子,作偷吃桃子狀),還剩下幾個桃子?(教師面對盤子,模仿猴子作撓頭思考狀,學生大笑)
師:如何解答?
(教師故意用了簡潔的術(shù)語,很多學生不懂教師的意思)
師(進一步解釋):就是用什么方法做,怎么列算式?
生9:用減法,用4-1=3。
師:這里的4、-、1和3分別表示什么?
生10:“4”表示所有的桃子,“-”表示偷吃、去掉,“1”表示被小猴子偷吃掉的那1個,“3”表示還剩的那3個桃子。
師:它們在哪里?
生11:盤子里。
生12:一共有4個汽車,被張老師開走了一個。(教師表演開走汽車狀,學生微笑)
師:汽車不用“個”來表示,應用“輛”。一共有4輛汽車,誰來試著再編一次?(學生回答,略)
師:如何解答?
生13:用減法,用4-1=3。
師:我還要再寫一遍算式嗎?
生14:不用了。
師:為什么?
生15:重復了!
生16:什么意思?黑板上已經(jīng)有兩個算式了,都是一樣的,就不用寫了。
師:這一個也去掉,只留下一個行嗎?
生17:行!
【評析:通過“寫”還是“不寫”,引發(fā)學生聚焦和關(guān)注“4-1=3”這個由不同問題得到的同種算式(模型),初步感悟到一個算式足以表達三件不同的事?!?/p>
師:這里的4、-、1和3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回應,略)
(對圖3、圖4的教學過程,略)
3.對比、辨析和感悟
師:對于圖5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
生18:我發(fā)現(xiàn)都是用4-1=3進行計算。
生19:我發(fā)現(xiàn)事情不一樣,但是算式一樣。
生20:我發(fā)現(xiàn)雖然結(jié)果都是3,但是它表示的圖形不一樣。
生21:為什么都用4-1=3呢?
師:你們的發(fā)現(xiàn)都不錯,問題問得更好!這些圖不同,圖中發(fā)生的事情也不同,為什么都能用“4-1”解答?
生22:因為它們原來都是4個,只不過桃子吃了1個,汽車開走了1輛,小鳥飛走1只,三角形劃掉了1個。
生23:因為它們一共是4個,都去掉了一個,最后都剩下了3個。
……
【評析:用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初步感悟“4-1=3”這個算式模型的概括性、簡潔性和一般化特征。】
師:4-1=3可以表示4個笑臉貼畫,拿走1個還剩幾個;可以表示小鳥飛走了1只還剩幾只……除了這五件事,哪些事情還能用4-1=3來表示呢?
師:能說完嗎?
生24:說不完。
師:那可以用4-1=3表示的事情有多少件呢?
生25:100件。
生26:不對,無數(shù)件,說不完的。
師:覺得4-1=3這個算式怎么樣?
生27:很厲害。
生28:它能算很多很多事情。
生29:它能表示無數(shù)這樣的事情。
師:哪樣的事情?
生29:就是從4個拿走1個的事情。
【評析:至此,學生已經(jīng)對“4-1=3”這一算式模型的意義有了自己的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p>
三、中場休息
師(出示一個大掛鐘):我們已經(jīng)上了25分鐘的課了,現(xiàn)在的時間是快到幾點了?
(教師把每個學生得到的獎勵貼畫貼在學生的書皮上;學生說快9點了,因為時針快走到9了,長針還不到12;楊凱博同學直接說出現(xiàn)在是9點50分,他課后還教同學:分針指著12代表0,指著1代表5,然后是10、15、20……)
【評析:教師始終堅持全景式長線浸潤的學習思想,在開學前的家長會上就曾向家長發(fā)出倡議,把方向、認識鐘表、感受輕重、比較長短等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指導學生辨認,每天睡覺、吃飯、上學都提醒學生注意時間,讓學生能夠逐步認識幾時整,快到幾時了,幾時多一點了,幾時半,快幾時半了,幾時半多一點。此時,利用中場休息時間進行操作,一舉兩得?!?/p>
四、破除一圖單題的思維定式
1.起——看圖編加法題
生1:有3只小雞吃米粒,又有2只小雞跑過來了,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小雞吃米粒?
師:怎么解答?
生1:用加法,3+2=5。
師:這里的3、+、2和5分別表示什么?
2.轉(zhuǎn)——看圖編減法題
師:我在杭州帶的幾個學生用這個圖編了一道用減法解決的應用題。猜猜他們是怎么編的?
生2:5-3=2。
(教師笑著搖了搖頭)
生3:5-2=3。
師:我說編一道用減法解決的應用題,不是看圖寫一個算式。
生4:一共有5只小雞在吃米,有2只吃飽了,跑去玩了,還剩下幾只小雞在吃米?
師:你們覺得生4編得怎樣?怎樣列式計算?
生5:他編得很好,5-2=3。
生6:那2只雞不是跑了,是來吃米的。
師:這道應用題似乎和圖畫不大一致。有沒有哪個同學能編一個和圖一致,又能用減法解決的應用題???
(學生都默不作聲)
師:我選擇最專注的五個同學當小雞,來演個戲,只要認真看,一定就會編了。
(我選了2個男生和我一起扮演3只公雞,又選了2個女生扮演2只小母雞。在黑板前的一個桌子上放一些葡萄干作為米粒。先是5只小雞都聚在門口。)
師(尖起自己的嘴作公雞狀):你知道我們一共有幾只嗎?
生(齊):5只。
師(面向桌上的葡萄干):那里有米,快去吃嘍!
(5只“雞”一起跑向桌子,3只“公雞”跑到桌子周圍,圍著桌子吃“米”,2只“母雞”跑到半路)
生7:一共有5只雞來吃米,3只很快跑到米粒那里吃了起來,還有幾只小雞沒有跑到?
師:怎么解答?
生8:用減法5-3=2。
師:如果要用“5-2=3”解答,應該怎么編寫?(學生一時無從下手。我們又演了一遍,并提示:這2只“母雞”好悲催,沒跑到,沒得吃)
生9:一共5只雞來吃米,有2只還沒跑到,沒有吃到米,已經(jīng)跑到并吃到米的有幾只?
3.合——學習小結(jié)
師:對于這個圖,你們還認為只能編加法題嗎?
生10:還能編減法題。
師:誰來把編過的加法和減法應用題都再說一說?
師:不管是編減法題還是加法題,都要注意什么呢?
此時下課鈴聲響起,我便宣布下課,沒想到有一個學生跑到我跟前說:“張老師,編應用題是不是只要編得順溜就行了?”
我感到非常驚喜!我懂這個學生,他所說的其實是成人世界定義的自洽、自圓其說。我們對一切概念的定義,或者建立闡釋一種新主張的基本要求就是自洽。
我激動地擁抱著他,贊嘆地說:“是的,只要順溜就行,只要你能說清楚、說明白,解釋得通就可以!”
看,一年級的學生可不容小覷,只要充分地信任和放手,他們的學習便會充滿智慧的火花和成長的驚喜。
(責編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