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雪峰??
摘要:隨著階級社會的發(fā)展,中國古代禮儀教育逐漸得到重視,禮儀教育對于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鬃拥摹安粚W禮,無以立”和周公的“制禮作樂”都對“禮”做出了說明。中國傳統(tǒng)禮儀教育中蘊藏著廣泛而豐富的內容。本文結合禮儀的起源和禮儀教育的現狀,分析了禮儀教育的傳統(tǒng)意蘊,并對其現代價值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禮儀教育 傳統(tǒng)意蘊 現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9-0086-01
中國傳統(tǒng)禮儀教育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素來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本質來看,屬于禮儀文化,中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以及當政者注重教化以及禮儀的制定,“禮儀”中對和諧社會秩序的追求凸顯出治國安邦的價值。對中國傳統(tǒng)禮儀批判繼承,對于促進現代文明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禮儀教育
(一)禮儀起源
禮儀起源于原始的祭神敬鬼的活動。隨著社會逐漸轉向“文明”后,加上國家和階級的產生,原始的禮儀發(fā)展成為社會行為規(guī)范體系。
(二)當代禮儀教育現狀
當代禮儀教育現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大學生禮儀教育缺乏和普通市民的禮儀素質不高。①在大學中,課前起立向老師行禮問好、下課后說再見的做法不復存在。這種從小學到中學司空見慣的禮節(jié),何以在大學就不存在了?大學校園中,學生上課“漸入無人之境”,遲到、早退現象泛濫;服飾標新立異,良莠不分;不懂謙讓,同學之間惡語相向等現象層出不窮。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素質尚且如此,普通公民的禮儀素質更讓人汗顏。近年來報道中不乏中國公民旅游陋習的新聞,對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熱潮。
二、禮儀教育的傳統(tǒng)意蘊
禮儀文化于周朝形成,在秦漢時期得到發(fā)展,興盛于唐宋,作為中國文化中獨特的組成部分和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豐富的內涵。中國傳統(tǒng)禮儀中有豐富的道德規(guī)范要求和涵義,和道德之間息息相關,禮儀在社會各方面的滲透,對漢族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于禮具有行為準則的作用,因此,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將其看做治國的根本和大綱。
在古代禮儀思想中,內在道德范疇的內容是“敬、誠、禮、仁”,同時,禮也是外在的行為規(guī)范,通過內在的敬、誠、禮、仁等體現出來并以內在美德為基礎,才能使得“禮”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非空中樓閣,從而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其中“仁”是禮儀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道德規(guī)范的原則,孔子強調“禮源于仁愛之心”,強調“仁者愛人”,不斷推而廣之形成“博愛”?!叭省弊鳛橐环N推己及人的廣闊胸懷,講求用善待自己的方式對待他人,另一方面,對“仁”的追求,在體現個人道德素質的同時,也是將個體的“善”推向整個社會的過程。[1]
三、禮儀教育的現代價值
(一)促進中華傳統(tǒng)禮儀的繼承和發(fā)展
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用傳統(tǒng)文化支持的國家才是完整的、充滿生命力的。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是黨和國家在長期以來十分重視的工作,禮儀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應當成為弘揚的重點。通過對傳統(tǒng)禮儀的學習,切實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強大魅力,了解中華文明,對傳統(tǒng)文化批判繼承并合理處理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從而促使中國傳統(tǒng)禮儀煥發(fā)新的活力。
(二)提高公民整體素質
利益是國家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安定以及維護國家治理的制度保障。社會的主體是人,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主體的獨立意識和生產勞動的推動。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促進社會整體和諧發(fā)展。從根本上來看,和諧社會的目標和基礎是調整我國目前各基層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安定,從而建立公正有序、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和諧的社會秩序。中國一些傳統(tǒng)的禮節(jié)在現代社會中不再適用,但其蘊含和傳達的情感對人與自然關系處理具有借鑒意義。對促進社會整體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加強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2]
(三)促進個體發(fā)展
禮儀是人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面上看,禮儀是對人在不同場合的裝飾、坐姿和站立及行走等的要求,透過此類表現也能夠體現出個人的素養(yǎng)。人需要在社會中立足和發(fā)展,就需要具備基本的禮儀素養(yǎng)。當前,我國對禮儀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禮儀教育逐漸走入校園和課堂,但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其理論和業(yè)務指導存在明顯的滯后性,許多環(huán)節(jié)形同虛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對公民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的個人素質是國民整體素質的縮影,由此可見,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禮儀教育促進個人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因此,對于個人的發(fā)展來說,禮儀教育十分必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禮儀教育蘊藏著豐富的傳統(tǒng)意蘊和現代價值。禮作為社會行為的規(guī)范,具有塑造個人道德和構建社會道德的作用??偟膩碚f,禮儀教育對于促進中華傳統(tǒng)禮儀的繼承和發(fā)展、促進個人發(fā)展及公民整體素質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當今社會禮儀意識淡薄、人心浮躁,禮儀教育的重要性突出。開展禮儀教育勢必會對人的情操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傳播社會正能量,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靳義亭,范曉艷.論《弟子規(guī)》的禮儀教育思想及現實意義[J].殷都學刊,2013(4).
[2]畢海燕.加強禮儀教育 促進道德建設[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1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