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芹
上海商學院東方財富傳媒與管理學院
【摘要】《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創(chuàng)造場景化教學模式,讓任課教師與學生深度互動,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為學生打造個性化學習方案。該課程通過各種場景下多種金融投資工具的項目實踐訓練,讓學生能夠利用金融實驗室進行金融產品投資的模擬交易實踐,感受真實交易的氛圍,了解金融投資業(yè)務運作,全面提高金融投資綜合素養(yǎng)和實踐技能。
【關鍵詞】場景化教學;個性化學習;《金融投資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金融投資實踐》項目和上海商學院精品課程建設——《金融投資實踐》項目資助。
一、場景化教學的理解
場景化,簡單而言,就是把人的存在提到空前高度,以場景化的思維,注重學習者的學習體驗,內容設計更多圍繞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習慣展開。場景化教學是在任課教師創(chuàng)設的一種背景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典型互動教學法,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場景化教學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拓寬教學渠道,增強教學的互動性,構架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橋梁。
場景化教學是情境教學法的一種延伸。場景化教學帶來的好處是在實際或虛擬的特定環(huán)境或特定時刻,學習者在需要應用某些知識或技能時,針對所需知識或技能進行即時學習,達到即學即用的效果。
教學場景是教學的突破口,學生在不自覺中達到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滲透與融合,使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從知識及來源上看,適度優(yōu)質的知識呈現(xiàn)場景既可以促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又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多邊互動,使課堂教學變得有生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符合學生生活和學生文化的教學場景就顯得極為重要。因此,知識的掌握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場景。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上看,教學場景就是以直觀的方式再現(xiàn)書本。知識所表征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以及舊知與新知的關系和矛盾的橋。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認識的形成,并促進理性認識的發(fā)展。從教師課堂教學理念上看,要改變課程實施的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為課堂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情緒背景,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有效的教學場景。
二、《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場景化教學實現(xiàn)方式
《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基于建立一個內容充實的金融投資技能培訓體系,采用全新的場景化教學模式,以真實金融工具投資場景為核心,利用項目導向的角色模擬方式,從金融產品投資實務出發(fā),確定各項目場景教學內容和目標。經過各類金融投資產品的場景模擬實戰(zhàn)操作,使學生熟練掌握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外匯、期貨等金融產品交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學生能正確使用金融投資市場中主要的行情信息分析軟件獲取信息,利用交易信息判斷、分析價格趨勢。經過場景模擬項目,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xiàn)了課程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tǒng)一。
場景化教學是以實際應用場景為核心,提倡“以用為本、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具體是以金融工具投資經驗為指導,強化實戰(zhàn)技能,輔以實際項目,使用角色模擬的方式,逐步深入展開整個教學。所有知識點和技能都是通過一個或者幾個項目來組織的,學生通過可擴展的項目案例來逐步學習知識和技能;所有的實踐都是項目中的一個實際任務,學生通過實踐可具備完成一種任務的能力。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項目實踐過程中,采用真實的金融投資工具、真實的投資交易流程和工具,體驗和掌握各種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經驗。在為完成整個項目而必須掌握的概念和知識環(huán)節(jié)的講解上,將整個項目劃分為多個子任務,再分析每個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并通過完成任務的形式來組織學習內容,設計課程體系。為了使學生的知識面和思路有所拓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實際操作課程中的實驗和進行項目演練,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學生在操作能力、信息處理與分析能力、投資組合管理能力乃至心理素質方面得到全面的鍛煉與提高。
《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場景化教學模式可以分為三種:現(xiàn)場直播模式、微課演示模式和課程網站互動模式。第一種,現(xiàn)場直播模式。需要現(xiàn)場場景緊密結合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習技能,任課教師通過實驗室直播投影設備,現(xiàn)場講解和演示實驗項目內容,學生可以在各個角落學習相關內容。第二種,微課演示模式。把每一次實驗項目的要求和內容制作成微課的形式,供學生學習。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腦和手機找到要學習的內容與資源。第三種,課程網站互動模式。知識學習和技能形成,分享模式在能力轉化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課程網站互動平臺,可以把需要共同學習的內容實現(xiàn)互動分享。
三、優(yōu)化教學場景,促進《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個性化學習的組織與實施
在《金融投資實踐》課程的課堂學習場景中,教師和學生具有同等的地位,師生關系平等,教學相長。如下圖1所示,確立任課教師是促進性主體,學生是發(fā)展性主體的思想,從動機、方法、態(tài)度和能力四個維度進行《金融投資實踐》課程教學流程的設計和運作,并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與個性差異。
第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實驗教學項目,創(chuàng)設不同的金融工具投資場景,在不同場景中分設層次不同的問題,激活開發(fā)性問題和活動方式,靈活解決多元性問題,增強學生運用知識的自覺性,解決金融投資中的實際問題。第二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金融投資實踐》課程項目實踐過程中的問題,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中得到發(fā)展。第三步,尊重學生完成的《金融投資實踐》課程項目實踐工作,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問題的能力。第四步,扶持學生,創(chuàng)設與學生合作的氛圍,搭建《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合作互動平臺,幫助學生主動拓展問題。第五步,促進學生掌握《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學習方法,增長學生金融工具投資知識,提高學生技能。
《金融投資實踐》課程的雙主體教學方式是對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一種優(yōu)化組合和綜合性教學手段。合理創(chuàng)設課程項目教學場景,使學生愿學;師生平等探究交流,使學生好學;自我評價分析,使學生會學;分層指導訓練,使學生善學。這些步驟的落實,需要教師設計、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個性得到很好的引導。學生的個性能否得到科學引導并得以健康發(fā)展是衡量課堂教學生態(tài)是否和諧的重要指標。個性化學習,就是根據(jù)學習者不同的知識基礎、學習路徑、學習心理、學習需求等,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踐中,《金融投資實踐》課程積極搭建學生個性張揚與個性發(fā)展舞臺,通過質疑與創(chuàng)新、異質與分層等途徑進行引導和激發(fā)。
一是通過質疑與創(chuàng)新。質疑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主要采用四種策略: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場景,使學生“想問”;想方設法營造氛圍,使學生“敢問”;培養(yǎng)良好習慣,使學生“好問”;教給學生方法,使學生“會問”。二是通過異質與分層。重點關注學習興趣不濃和信心不足的學生,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這是關鍵要素;認真開展異質與分層的教學工作,多方位考查,確定分層目標并處理好學生分層;面向課程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三是通過預設與生成。以精心預設作為生成的起點,預設生動的情境,預設學生的“已知”和 “未知”內容;以科學生成實現(xiàn)預設的升華,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生成動態(tài)教學資源;適度引導學生感悟,挖掘動態(tài)教學資源;提升任課教師教育智慧,捕捉動態(tài)教學資源;關注學生個性,提升生成實效。
優(yōu)化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fā)展的《金融投資實踐》課程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實踐,使課堂環(huán)境得到優(yōu)化,營造了愉悅的教學場景。學生成長舞臺得以搭建,學生潛能得以挖掘,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設了雙主體課堂教學的新機制。
四、《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個性化學習思考
《金融投資實踐》課程個性化學習其實就是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個性、投資偏好、投資興趣、投資特長等需要進行施教,亦即學生需要什么,教師便需授予什么,學生完全是一種自主性的學習。
第一,任課教師應意識到教師教學的重點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亦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你孩子的世界不會與從前一樣,他們的未來依賴于他們一生中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選擇,不斷學習、不斷適應的能力?!苯ㄔO和完善課程網站和教學資源,便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已不是記憶多少任課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信息獲取、信息分析與信息加工的能力。
第二,任課教師“從知識傳授者和專家”,逐漸變?yōu)椤皡f(xié)作人員、幫助者,有時是學習者”,同時學生的角色已不再是“聽從者和學習者”,而是“協(xié)作人員,有時扮演專家”。事實上,個性化學習也不是今天的新名詞。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在他的教育論著《愛彌兒》中就充滿了個性化學習思想。任課教師幫助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首先應當注意要有先進科學的理念指導,要有周密詳細的計劃;其次,要盡量做好溝通和交流工作;再次,要找準學生個性的突破口,讓學生個性在教育教學中變成真正的特色和優(yōu)勢;最后,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及時地進行階段性總結,聽取意見,比照做法,反思,調整,融合,借鑒,“擇其善者而從之”,調整偏差,改正不當之處。
【參考文獻】
[1] 岳志坤.基于網絡個性化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2):65-68.
[2] 李淑玲.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的理性思考[J].文教資料,2015(30):162-163.
[3] 楊麗娜,鄒霞,周浩.思維導圖對個性化教學的啟示及其應用價值[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19(03):119-121.
[4] 張進清,蔣士會.論教學的復雜性[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6(02):100-106.
[5] 【英】斯賓塞.斯賓塞教育論著選[M].胡毅,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 【美】比爾·蓋茨.比爾·蓋茨:寫給未來15年的公開信[N].雷叔早報,20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