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軍
【摘要】新課改是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這就強調教師要在課堂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法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灌輸”式與“題海戰(zhàn)術”的“師本教育”方法,初中物理課程也應落實這種教學手段,合理轉化師生角色,以學生的“學”來代替教師的“教”。本文便對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 物理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 探究為主 加強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65-02
現在有很多教師依然堅持以傳統(tǒng)的“傳遞——接受”的教學方式來展開物理教學活動,尤其是在九年級的物理課堂中,教師面臨著中考的壓力,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學,害怕學生的探究活動無法在短期內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白白浪費時間。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初中生在短期內獲取大量的物理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物理成績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完全忽視了初中生的學習能動性,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了改變這個弊端,現在的中考在考察物理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加大了對物理能力的考查力度,那么,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勢必要被革新。下面,筆者從先學后教、展開探究活動、加強師生互動三個層面,討論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具體轉變。
一、先學后教
新課改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指導、啟發(fā)、促進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新課改下的教學方法的第一個轉變就是要實現先學后教,這就需要教師要為初中生的自學、合作學習等留出充足的時間,在學習進行了充分的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再來展開物理教學活動,這就可以盡可能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幫助初中生解決物理學習難題,合理分配課堂時間。
就如在《內能》一課的教學中,我先與其他的物理老師進行了集體備課,為學生們設計了一份導學案。在這個導學案中,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這就為學生的自學提供了方向;同樣的,我也在這份學案中設計了一些題目,包括對內能的概念以及影響因素的填空提問,以及改變內能方法的具體題目等。然后學生們可以在“學習反饋”一欄中寫出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難題。學生們在根據導學案的學習目標進行預習之后,要自主完成這些題目的解答,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在物理課堂上,我會提前收集這些導學案,并花費2分鐘的時間來提問,檢測學生們的學習成果。然后,我會根據導學案的反饋信息,重點講解大部分學生感到疑惑的知識。在《內能》一課中,雖然很多學生能夠完成內能概念的填空,但是要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內能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支支吾吾,因此,他們對影響內能的具體因素的認識也是十分淺層的。因此,在《內能》這節(jié)課中,我便明確了教學重點方向——內能概念以及改變內能的具體方法。之后,我便利用物理實驗對此進行了解釋,很多學生在實驗中了解了這些知識,很多學生都反映,在預習之后再聽課,他們就對接受新知識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這能夠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激發(fā)興趣。
二、展開探究活動
物理、化學等科目都屬于理科,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等的要求較高,這個學科特點也表明初中生無法通過死記硬背來學好物理,學生們必須要準確把握物理知識的客觀規(guī)律,才能夠靈活應對各種物理難題。因此,教師應該要展開以探究為主的物理教學活動,促使初中生掌握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同樣,這也是落實新課改所提出的能力目標的重要活動。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一課中,由于學生們已經學了電功率、電能等知識,所以我準備以學生實驗的方式來展開探究活動。首先,我將4個學生分成了同一組,然后在小組內讓學生們依據實驗指導書以及物理教科書進行了預習,了解實驗所需要的實驗用品、實驗步驟以及具體要點。然后,小組內選出一名學生向我闡述實驗計劃,學生們在教材的指導下基本上都能夠進行清晰地闡述。然后,我便讓學生們展開探究實驗,我會在班級內部進行巡視,觀察與記錄每一個小組、學生的實驗表現,他們也可以在遇到難題的時候舉手示意,我會立即到他們身邊進行輔導。
三、加強師生互動
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是以教師單向傳輸物理知識為主的,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被動接受著所有的物理知識,整體來說,這種物理課堂的教學氛圍死氣沉沉,猶如一灘死水。新課改認為,教學過程是應該是建立在良好的師生互動與交流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中一定要加強師生互動,改變信息單向流動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認真考慮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并根據學情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以及制定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我常常會與學生們進行朋友間的交流,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就如在上例中的《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學生探究實驗中,有的學生向我反映:“老師,我很害怕,完全沒有準備,從頭到尾都是我們自己來做的,感覺沒什么方向。”對于這類學生,我會仔細詢問他們在實驗中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情緒變化,鼓勵他們相信自己,告訴他們,老師永遠是他們的支持者。也有學生反映他們感到很“刺激”,尤其是在成功做出實驗的時候,認為自己非常厲害。對于這類學生,我會肯定他們的付出與努力,希望他們繼續(xù)保持這份自信與勇敢探索的精神,同樣的,我也會及時指出他們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避免他們產生驕傲的心理。
總而言之,新課改的核心主題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時刻反思自己所展開的教學活動以及選擇的教學方法是否真正體現了“生本教育”。為此,教師可以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堅持先學后教,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能力,保證物理課堂具有針對性;展開探究活動,落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加強師生互動,保證物理課堂始終圍繞學生的需要進行。
參考文獻:
[1]陳海迪.淺析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教學的思路[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
[2]萬晶.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方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