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摘 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引導者,德育教育工作通常都是由班主任開展執(zhí)行,對于增強班級的團結凝聚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開展德育教育時,班主任需要對德育教育工作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進而從觀念出發(fā)去尋求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法,做好初中學生的道德素質建設工作。
關鍵詞:初中階段 班主任 德育教育
切實有效且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助推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人格、思想的發(fā)展時期,有著非常強的可塑性,同時也極易受到外界不良氛圍的干擾,所以這一階段是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關鍵階段,對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當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誤區(qū)
1.班主任對德育教育內(nèi)容認識不足
在現(xiàn)代的德育教育工作當中,其教育內(nèi)容并不簡單地局限于道德品質的教育,其中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價值取向教育以及心理素質教育等等,而當前部分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將其片面地歸納為道德方面的對錯認識,對其內(nèi)容的認識較為落后。
2.班主任對失德行為視而不見
在初中學校中,有許多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或多或少會受到教師的“特別照顧”,小的錯誤會得到原諒,大的錯誤則簡單批評。以至于在學生的眼中看來,成績可以凌駕于道德之上,實際上由于教師薪資獎勵與班級排名掛鉤,才會會出現(xiàn)這一情形。因此,初中班主任應該恪守身為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平等對待所有學生,對于任何一位學生的失德行為都要加以重視。
二、初中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相關策略
1.以身作則,引導學生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對許多事物的判斷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對身邊的人和事都有著強烈的模仿欲望,而初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與組織者,是學生頻繁接觸且十分信任的人,很容易便成為了學生的模仿對象,班主任或是任課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德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1]。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是非對錯與道德準則。比如,班級中最常見的問題便是衛(wèi)生問題,班主任則可從自身做起,不管是在班級中還是學校、校外,見到隨處亂丟的垃圾變將其撿起,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去感悟學生,讓學生意識到不能隨地丟垃圾,便逐步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有時候實際行動與語言更有力量,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示范帶頭作用,與學生心理產(chǎn)生共鳴,進而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為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2.強化溝通,促進師生交流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只有構建有效的交流橋梁,才能夠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為開展德育教育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初中學生都處在人生的青春期,在這一敏感時期如果不加強引導,則很有可能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推行,初中班主任應該充分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征,在構建和諧氛圍的班集體同時,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將自己置身與學生當中,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學生敢于、樂于與自己交流,進而全面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其進行開導與教育,同時以此為依據(jù)對班級的管理方案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更加凸顯出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2]。此外,還應讓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與現(xiàn)代人的觀念,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加強對學生自信與毅力方面的培養(yǎng),進一步強化德育教育。比如,為了能夠給學生施展自我提供舞臺,學習可開展“戲劇舞臺”的活動,讓學生結合劇本進行表演,同時班主任、教師與學生都可參與其中,對學生的排練加以引導,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可開展“校園運動化”、“詩歌朗誦大賽”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將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實戰(zhàn)出來,在師生的良好溝通下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
3.與家長進行溝通,對學生實行多渠道的德育教育
家庭作為學生生長的地方,是除學校之外對學生影響較深的環(huán)境,特別是學生的父母,其言行舉止以及所體現(xiàn)出的家庭氛圍,會對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懷有好奇心,但其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且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初中班主任為了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探討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應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加強溝通,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進行多教育渠道的融合,進而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與糾正,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3]。比如,班主任可定期組織開展家長座談會,去細致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性格與生活中的表現(xiàn),采取一對一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更科學的德育方式下完善自我。此外,班主任還可組織開展家庭合作活動,如家庭運動大賽等合作類型的游戲活動,進而實現(xiàn)學生、家長、班主任三方溝通,切實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4.樹立正確人生觀,促進學生目標定位的合理性
由于傳統(tǒng)教育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所以不管是社會、家庭或是學校、教師,都會出現(xiàn)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重視度不足的情況,過于注重提升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成績,將其作為評斷學生的主要標準。在這一背景環(huán)境下,也導致學生的目標定位存在不合理性。所以,初中班主任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剖析:明確自己的優(yōu)缺點以及興趣愛好;明確哪些事情要立馬做,要怎樣做,而哪些事情是這個年齡不能做的。通過審視自己的現(xiàn)在,對自己的未來目標進行合理的定位,進而加強對自己特長與技能的培養(yǎng)。通過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進行合理的人生目標定位。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正是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重要階段,在此關鍵階段,初中班主任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對德育教育工作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豐富教育內(nèi)容以及教學手段,在社會環(huán)境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進而完善其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菁.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見[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35).
[2]白麗珠.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3(15).
[3]朱紅梅. 探究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J]. 學子:理論版, 2014(5S):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