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智慧
【摘 要】教學中要尊重教材,但是不“唯教材”;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能力;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等,讓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既教給學生一定的知識;又使學生變得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思考,從而更加聰明。
【關(guān)鍵詞】尊重;教材;數(shù)學;閱讀能力;個體差異
一、尊重教材,但是不“唯教材”
尊重教材是結(jié)合學生的情況,用發(fā)展的眼光、辯證地看待教材,用好教材,因為對于學生而言,教材是他們從事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出發(fā)點”,而不是“終結(jié)目標”,因此,我總是認真鉆研教材,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個素材。然后根據(jù)教材提供的教學素材,準確地設(shè)立重點與難點,進行取材分析和處理,并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恰當?shù)卮_定教學目的要求,寫出合理的教學預案,并在教學中靈活機智地調(diào)整教學行為,努力提高課堂效益。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能力
首先,可以借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手段。比如,勾畫重點詞句。如,自行車車輪向前滾動100周是多少米?可讓學生勾出單位米,因為單位是長度單位,所以這個題要解決的問題與車輪周長有關(guān)。又如,求壓路機向前滾動100周壓過路面多少平方米?可讓學生勾出單位平方米,因為這是個面積單位,顯然壓過路面的大小與壓路機的側(cè)面積有關(guān)。這樣通過勾畫學生就比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另外,還可以運用語文教學中的縮句法。如,解決文字題。25減8的差去除以4,商是多少?可以從問題入手,想商是多少,就是想誰除以誰,因此上題可縮簡為差除以4。這樣整個題學生把握起來就容易多了。
其次,我認為為學生提供一些靈活而又行之有效的解題策略也很重要。老師們常用的有演示與模擬,畫示意圖、畫線段圖,嘗試與猜測等。我在這里特別要提出的是假設(shè)與替換法。在解答小明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為每分20米,從乙地到甲地的速度為每分30米,求往返的平均速度時假設(shè)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為600米則這個題可迎刃而解。再如,比較a÷3/4,a+2/5,a×7/6這幾個算式得數(shù)的大小時,如果直接用字母a來想,抽象概括能力不強的學生就非常困難,而把字母a用一個具體的數(shù)字來替換后思考,這個題就很容易解答了。又如解答:修一條路,第一天修了這條路的1/3,第二天修了這條路的2/5,還剩800米沒修。這條路長多少米?用方程解答,把題中的這條路換成x來讀,稍加整理成為修一條長x米的路,第一天修了x的1/3,第二天修了x的2/5,還剩800米沒修。這樣學生也更容易列出方程來。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xiàn)為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我總是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在教學中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水平。問題情境的設(shè)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都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策略,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豐富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提高思維水平。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能給予及時的關(guān)照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xiàn)的錯誤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另外,規(guī)定一周或兩周內(nèi)學生需完成的基本舉手次數(shù),也能增強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和責任感,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積極。
四、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步步有根據(jù),思路清晰呈一條線。
(2)重視概念教學;重視計算的訓練,盡可能每天都能練幾道,但一定不要多,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易學易懂。
(4)化具體為抽象,學會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既教給學生一定的知識;又使學生變得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思考,從而更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