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鳳蘭
[摘要]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滲透情感教育,走進學生的內心,從心底里去關心、愛護、贊美、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信任、愛戴自己,繼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
情感教育
師生關系
樹立信心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2-0053
新課標的主旨是“以生為本”,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設計教學活動、擬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傾注情感,做到有感而教,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且輕松愉悅地學習,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數(shù)學作為一門基礎又實用的學科,知識內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冗長的公式、煩瑣的定義、復雜的證明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學生常常會對數(shù)學學習失去信心,而在數(shù)學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數(shù)學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學生對知識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對教師的情感轉變成的,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了解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和溫暖,讓學生喜歡數(shù)學教師,繼而喜歡上數(shù)學這門學科,促使學生漸漸把被動的學習模式轉變成主動的探究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要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則要經常和學生互動,教師需要在課前精心備課,可采用問題教學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引導探究法、多媒體技術教學法等,在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應營造寬松、民主、融洽的課堂氛圍,積極主動地和學生交流互動,讓學生保持精神振奮、情緒高漲,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表揚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隨著數(shù)學內容的不斷深入,知識難度逐步增大,學生遇到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有部分學生會變得不自信,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漸漸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遇到這類情況,教師需要耐心地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對于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要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在“我能成功”的心理暗示下,重新獲得自信和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要采用不同的鼓勵方式,比如,有的學生性格大大咧咧的,喜歡教師當眾口頭表揚;而有的學生比較害羞,教師給予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表示贊許的點頭動作或一個表示鼓勵的微笑,傳遞無聲的表揚,同樣能夠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和熱情的目的。
在施行鼓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學生的表揚和贊許要真實,也就是說,鼓勵要有度,不能為了鼓勵而鼓勵,比如,如果教師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回答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然后大肆夸獎一番,會讓學生感覺很虛偽,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三、分層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
在課本、內容、進度等外在教學環(huán)境統(tǒng)一的情況下,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智力有所不同,所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存在差異,教師應考慮到每一位學生,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用心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不能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反復學習已經熟悉的知識,也不能把中等生和學困生架空在難題上,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可以利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教師可以采取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科學合理的分層教學模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設計一些問題,問題的涵蓋面要廣一些,最好是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勤練習的教學,也可以采用階梯式的方法,布置課后作業(yè),比如,對于優(yōu)等生,可以多布置一些綜合應用題;對于中等生,可以布置概念和公式的變式題;對于學困生,可以布置簡單的基礎題,這樣不僅能保證人人參與,而且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
總之,數(shù)學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滲透情感教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