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冬
[摘要]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其內容及理念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區(qū)別,對高中物理教師和學生來說,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文章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期盼能對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2-0078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以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放到首位,注重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與傳統(tǒng)教學理念相比較,雖大幅度提升了教學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問題
目前,高中物理教學,雖大力推行新的教學理念,但不少學生因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仍不擅長總結、歸納學習方法,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同時,由于適應了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常常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極少主動學習,久而久之,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識。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教師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當前我國雖已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素質教育,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無法收到良好的效果。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完全遵照新課程改革所制定的標準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同時,一部分教師尚未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導致教師無法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落到實處,讓新課程改革浮于表面。其中,從教學內容分析,這類教師僅僅改變了教學形式,“換湯不換藥”的現(xiàn)象仍普遍存在,這也是導致新課程改革成效不明顯的重要原因。
二、新課程理念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的對策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及各類物理題的解答方法,而且還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會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要努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便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只有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并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思維后,才能在面對物理問題時,腦海中便會產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根本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穩(wěn)步提升
新課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注重對學生心理層面的教育。為此,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及個性特點,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素質教育模式;其次,應該加強與學生溝通交流,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設問的方式與學生溝通。通過設問,合理地將多節(jié)課的內容銜接到一起,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知識概念,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3.運用多媒體技術,增添課堂教學趣味性
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科學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若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適當引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借助其視頻、圖像和聲音等功能,不僅能增添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4.將物理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物理應用能力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積極革新物理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認識學好物理的重要性,以便學生能夠合理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其中,由于高中物理知識比較抽象,許多學生對此望而卻步,甚至有學生認為物理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相距甚遠,所以大部分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該將物理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教學情境,從而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物理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物理思想方法。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現(xiàn)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