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文
摘要:論證式教學具體指在課堂中開展論證活動,本文將探討在生物課堂中應用論證式教學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生的能力及科學的思維方式,顯現出重要的概念傳遞,這也切合了生物教育教學的目標及方向。
關鍵詞:初中生物;論證式教學;教學活動
論證式教學具體指在課堂中開展論證活動,使學生能體驗到評價資料、展示證據、提出主張、闡述主張、為主張辯駁等過程,在生物課堂中應用論證式教學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生的能力及科學的思維方式,顯現出重要的概念傳遞,這也切合了生物教育教學的目標及方向。
一、論證式教學之于初中生物教學的意義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極其嚴謹的科學性,而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精神及態(tài)度,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及技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論證是認知科學的基礎和核心,也是解決科學爭議的重要路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論證式教學模式,將科學領域論證的工作方式引入到課堂中,給學生提出論題,引導學生圍繞論題并采用科學的方法收集證據,不斷完善主張,應用一定的論證方式解釋自己的主張,評價他人的證據及觀點存在的相關性,增加學生之間的思維共享及交鋒,從中達成大家均認可的結論,其中涵蓋了資料、主張、論據、支持、質疑、辯駁幾大要素,資料是進行研究推斷、論證主張、回應質疑的必備信息及材料,論據則是將資料和主張有機結合起來的重要橋梁,是對主張的解釋與支持,質疑則是資料得出主張的阻力因素,當主張受到質疑,則需借由合理的證據進行辯駁,從而捍衛(wèi)主張,學生在不斷地質疑和辯駁中逐步達成共識,不斷修正主張,最終形成大家均為認可的主張。學生在切實體驗評價資料、展示證據、提出主張、闡述主張、為主張辯駁等類似科學家的論證過程中,深入反思并探究有效的設計方案及證據,加強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及交流,加深對科學概念及科學本質的理解,形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也有效促進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等各項能力的發(fā)展,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及素養(yǎng)大有裨益。
二、論證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
(一)論證式教學活動設計
論證式教學的活動設計需結合初中生物教學的內容及目標,充分挖掘教材潛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創(chuàng)造相關情境,精心設計出整個教學活動的完整流程及細節(jié)。而由于所選的課題不一而足,其具體的活動設計也有所差異?;诔踔袑W生的認知特點,論證式教學活動設計應本著循序漸進的適度原則,借助觀察和發(fā)現的過程開展論證式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主張和證據有效聯結的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論證的要義及方法,提升教學設計的趣味性及可行性。例如,根據初中八年級關于鯽魚等生物的相關內容,可以設計出“魚游于水”的論證式教學活動,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鯽魚并動手觸摸、抓取鯽魚,必要時借助投影儀進行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填寫步驟及觀察報告,使學生能積極探究鯽魚能夠生存于水里的結構特征,幫助初中學生初步將主張和證據聯結起來。當學生對論證式教學有了充分的認知,教師可設計進一步的論證式教學活動,例如學習各類微生物、動植物特性之后,教師可設計小組競賽形式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尋找相關資料,根據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及生理功能,將各類生物進行歸類,并匯報分類的結果,解釋為什么這樣分類,同時接受來自老師和其他小組同學的提問,并對引用論據加以辯駁,提高自身主張的說服力及合理性,進一步學習如何應用證據,充實主張,質疑他人的觀點,或是反駁他人的疑問。根據初中生物教學的內容及目標,設計切實可行的論證式教學活動,逐步將自主權交給學生,是將論證式教學有效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的關鍵。
(二)論證式教學活動實踐
論證式教學活動實踐是根據教學活動設計有序開展,在做好教學準備,給學生提供論述相關材料,或是提前給學生布置閱讀材料、收集資料任務的基礎上,在課堂中引入相關理論,導入學習的主題,繼而教師開展一系列鏈式問答,引導各個小組學生構建主張、論據,應用有關資料及有效的證據支撐所提出的主張,并運用科學的語言開展推理論證、舉證,解釋主張和論據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推進對學習主題及其構建過程的理解和認知,隨后小組之間進行辯論,學生開展立論辯護,并接受別組學生的質疑,師生共同討論交流,總結回顧論證的過程,進一步改進研究方案,最后教師指導學生撰寫探究方案、研究報告等,增強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由于初中學生的科學表述能力尚不成熟,教師可在實踐過程中適時予以點撥,幫助學生應用恰當的予以合理科學地表述自身觀點及理由,還可借由同伴互助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自我修正意識及行為。為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思維,提升其論證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教師還應在論證環(huán)節(jié)中抓住有效時機,進行實時追問,引導學生自我評價糾錯,培養(yǎng)其反思調控的能力,提升教與學的效率。開放化的教學情境能促進論證式教學的有效開展,論證式教學的活動實踐中,教師可根據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問題的情境及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說明主張,發(fā)表并評論意見,辯駁主張,發(fā)展論證活動,探討結果,以達成共識。
(三)論證式教學活動思考
初中學生論證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根據初中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年齡,開展難度適宜的論證式教學實踐活動,并通過耐心、細心的引導,必要時給予適時的引導與示范,幫助學生逐步認知并適應論證式教學,正確地理解并應用科學知識,學會整理可靠且緊密切合主題的證據材料,將其組成論證,以支持主張、充實主張,提升論證的質量。由于教學時間、課前準備情況、學生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響,論證式教學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流程,合理分配好論證式教學開展的時間,掌控好論證式教學的實施。教師還可結合其他教學策略,諸如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開展論證式教學,全面提升教學的效果。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應用論證式教學模式,根據需要設計不同種類的論證,開展論證式教學活動實踐,使學生能切實在收集整理資料,分析數據,得到論據,支持主張,辯駁主張等一系列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提升論證的能力,促進其生物科學的學習,培養(yǎng)其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潘瑤珍.科學教育中的論證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11(02).
[2]任寧生.基于科學論證的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