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良
摘 要:探索中職機械基礎教學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升機械基礎教學的實效,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文從當前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入手,探索了機械基礎教學的方法,以促進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機械 基礎教學 方法探索
機械基礎對于機械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是一門重要的入門課程,它包含機械制圖、機械原理、工程力學等理論與實踐知識,唯有學好機械基礎,才能進行其他理論的深入學習。但是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原有的教學方法以及知識體系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代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因此,機械基礎也要與時俱進,采取必要的方法整合教學資源和改革教學方法。
一、目前的實際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課程與實際應用中的要求不匹配
機械基礎是機械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可是近年來課程的建設與機械技術的發(fā)展相脫節(jié),跟不上當前工業(yè)化技術的發(fā)展。例如,很多中職機械基礎教學的制圖課程還停留在手工繪圖階段,而現(xiàn)在工業(yè)需求中已經(jīng)有一些計算機輔助制圖技能,因此,必須對原有的一些課程進行更新,讓學生可以到社會上學以致用。
2.學生實驗以及工程實踐學習需要加強
當前機械基礎教學還主要是理論教學,機械專業(yè)作為一個應用性特別強的專業(yè),必須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實驗課程中,要多加入實踐性質的實驗?,F(xiàn)在大多數(shù)中職機械實驗都是一些簡單的驗證類實驗,學生只要照著做,不做錯,都可以做出相應的結果,缺乏一定的設計性。實驗不僅要起到動手的作用,還要起到動腦的作用。因此,應在機械基礎課程的實驗和工程實踐中結合現(xiàn)代工業(yè)化機械工程需要,加入一些需要學生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新的項目,進行合理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可以運用到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
3.教學模式以及方法需要創(chuàng)新
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機械基礎的主要授課方式還是運用實踐去驗證理論,所以教學的方式需要豐富,可是目前機械基礎的教學工具仍然是圖紙與模型,授課方式還是傳統(tǒng)的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難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學生很難對其產(chǎn)生興趣,本來工科的課程就相對乏味,這樣就更難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了。所以,根據(jù)需要,要對授課的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進,把一些需要實際動手的課程從教師理論授課搬到實驗室,教師一邊授課一邊演示,學生在下面可以動手跟著學,這樣便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們對知識的興趣,進一步提升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教學的質量。
二、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
1.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中職與大學的培養(yǎng)目的不同,中職是以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技術的人才,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應不同于本科,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比較差,并且缺少學習的動力,尤其在理論層面的學習,很難感興趣,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實踐加入到理論的教學中,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調動起他們的動力,有了學習的熱情,便可以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比如:這節(jié)課講齒輪輪系,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前,先把學生帶到機械設備裝調技術實訓室,教師邊指導邊讓學生們拆開變速箱,并手動操作齒輪轉動,再讓他們進行觀察,他們自己便會看見在變速箱里面,通過不同齒數(shù)齒輪間的嚙合,變速箱輸出了不同的轉速,整個機械設備的轉動速度也發(fā)生了變化。學生就會通過觀察去理解那些書本的知識,但是這樣的理解比直接給他們講要深刻得多,之后再讓學生們互相討論實際生活中這些知識的應用,比如汽車、船以及飛機變速均應用這個原理。這樣便在學生的腦海中自動形成了直觀感受,要想改變一個設備的轉速,就要通過調節(jié)變速箱里的齒輪位置的變化,通過它們的嚙合,改變輪系的傳動比。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2.強化教師與學生間互動交流
作為一名基礎教學的教師,要對本專業(yè)的知識有著深入的了解,這樣,不僅可以掌控課堂,而且可以在自己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現(xiàn)代化工業(yè)的現(xiàn)狀,把實際情況搬到教學中,并進行相對應的分析,使書本上的知識立體化和形象化,對一些不好理解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之間多交流、多學習,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要提倡學前預習,在沒上課之前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教學液壓傳動時,可以采用液壓千斤頂為例,提前讓對液壓千斤頂有所了解,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先觀察一下,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后問學生一些問題,比如:千斤頂是怎么把比它重那么多的重物頂起來的。然后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在發(fā)表討論結果后,教師再結合理論進行教學,這樣就達到了互動的目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調動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不會聽完就忘,并且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3.多媒體與數(shù)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教學技術與方法不斷發(fā)展,很多新的教學技術融入了課堂內,比如多媒體教學,以往的教學主要是圖紙與模型,但是機械專業(yè)的很多東西是需要多角度展示的,這給授課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畢竟圖紙是靜止的,太大的模型難以移動。而多媒體則彌補了這些缺陷,多媒體可以多角度地展示內容,并且動畫形象生動,學生面對的不再是那些枯燥無味的內容,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教學生如何畫零部件,首先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把零件的零散模型展示出來,學生看完之后,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先起草出一個圖,之后教師打開零件的整體模型,學生便可以比對自己畫的圖,找到錯誤后,自己進行修改。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看正確的圖。這樣的教學,采取多媒體與傳統(tǒng)模型相結合的方法,采用模型和真實圖形輔助,使得學生可以自己想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更復雜的機械模型,教師可以將其做成動畫展示成多媒體,可以邊講解邊演示,這樣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模型結構的理解。使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對物體的觀察能力都得到加強。在機械基礎中學到的所有東西,都可以讓學生去網(wǎng)絡中心的電腦上進行計算機繪圖,結合傳統(tǒng)人工繪圖與計算機繪圖,可以加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趨勢,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學生自己也能夠采用多媒體學習知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三、小結
總而言之,中職機械基礎教學在我們中職機械專業(yè)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基礎。必須加強其課程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改進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結合新型技術,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適應當前現(xiàn)代制造業(yè)的需要,培養(yǎng)出更高質量的制造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蔡紅琴.中職機械基礎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chǎn)力,2015(3).
[2]劉雪梅.中職機械基礎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8).
[3]殷召梅.中職機械基礎教學方法的探索創(chuàng)新與實踐[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2(7).
[4]黃蓓.淺談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有效教學[J].新課程(中),2015(1).
[5]謝觀權.淺談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有效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4).
(作者單位:浙江諸暨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