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濤
摘 要 通過微課教學促進學生方法和技能、過程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讓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的、發(fā)散的思維方式以及研究和探究事物的意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數學認知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微課來打造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好教學重點與難點,突破重點和難點知識,開展課后復習。
關鍵詞 高中數學;微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3-0115-02
在科技的帶動下,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讓學生依靠單一的記憶與模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已經無法適應教育發(fā)展需求。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要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是在信息時代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雖然它的應用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在教學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1 高中數學微課教學情況分析
目前,在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教學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應試教育”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這也讓教師的教學明顯帶有功利性色彩,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長,評估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就看“分數”,致使教師不得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希望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微課教學以學生的自主觀看、自我探索為主要特點,與應試教育形成鮮明對比,如果不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慢慢被消磨,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無法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另一方面,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注重數學知識點和習題解決技巧的講解和培養(yǎng),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自身情感和教師本身的感情的真情投入,很多教師擔心一旦改變教學模式,學生會不適應。微課教學的使用范圍還有待進一步擴展,有些教師明白微課教學的具體要求與重要性,卻并未將其落實到實處,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積極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微課教學已經逐漸走向成熟,通過微課教學來推動教育改革,提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理論實踐能力,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除此以外,高中數學課堂的構建在教學改革中占有很關鍵地位,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基礎上,要更加培養(yǎng)和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與意識。另外,微課教學十分重視學生方法和技能、過程與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發(fā)展,讓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的、發(fā)散的思維方式以及研究和探究事物的意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數學認知模式。要做到這一點,只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顯然是無法實現(xiàn)的。
2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微課教學有效性
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著顯著的差異,其教學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短小精悍,具有鮮明的主題。利用微課既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也有效優(yōu)化了高中數學教學過程。那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怎樣提升微課的應用質量呢?
利用微課來豐富數學課堂情境 高中數學中有大量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數學存在厭學情緒,一上數學課就昏昏欲睡。而數學教學的本質就是引導學生研究解題方法,擴展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需要詳細分析學生的心理,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到他們對數學存在畏難情緒產生的原因。因此,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大膽進行改革,為學生營造出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教學重點與難點,而微課教學就是一種非常適合的形式。
如在“平面向量概念”與“平面向量坐標”教學中,筆者就利用Flash制作出平面向量的課件,分析平面向量的相關概念,理解坐標的意義與作用。又如在講解“空間四邊形”的內容時,如果簡單用模型來教學,讓學生來觀察,效果并不理想。為此,筆者采用幾何畫板來導入圖形,制作了微課課件,讓學生仔細觀察空間四邊形的對角線關系,引入關于異面直線的概念,既讓學生了解了空間四邊形的知識,也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打好基礎。
利用微課提升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中有大量抽象難懂的知識,這一直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短板”,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講解、學生聽,雖然知識傳達到位,但是學生注意力往往無法集中,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效率。與之相比,微課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顛覆,更加具有針對性,可以將重點知識形象直觀且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展示給學生,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傳統(tǒng)課堂時間有45分鐘,在這45分鐘內,教師往往是一直在為學生講解知識,一節(jié)課下來,不僅教師苦不堪言,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不高。而微課知識點單一,時間短,教學氛圍輕松,學生更容易接受,只要學生產生興趣,那么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必然能得到提升。
如在函數的圖象與性質這一節(jié)教學中,可以將我國近五年的GDP增長情況與全國碳排放數據曲線錄制成微視頻,為函數教學提供更為真實的生活案例,既能解除學生對函數知識的陌生感,又可以通過一定的數據圖像來增強他們對新知識的好奇與興趣,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函數思想。
利用微課突破重點和難點知識 微課是以視頻模式作為載體,針對教學活動中的難點與重點知識開展的教學活動。它作為非常受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活動,既有效提升了高中數學教學效率,也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微課教學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之內,這是非常適合用來講解重點與難點知識的。由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內容非常多,在講解時就必須要突出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一一突破。采用微課的教學模式不僅學生易于接受,也可以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幫助學生擴展教材內的知識。
函數圖象、函數單調性、函數周期性、函數奇偶性、數列求和、不等式解法、立體幾何空間向量、概率與統(tǒng)計等,都是讓學生非常頭痛的內容。筆者在教學時將這些制作成為微課,課后讓學生進行推敲,將課堂上的難點和重點知識弄清楚,既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難點與重點知識。
利用微課開展課后復習 在數學學習中,課后復習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所謂“溫故而知新”就是這樣的道理,如果不注意復習,是無法學好數學的。微課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課件,會為學生傳達出重點信息,并用不同的符號或者顏色來區(qū)分,簡單明了,可以隨時暫停、回放,是學生進行獨立復習的好幫手。
如在課后可以鼓勵學生在網絡上下載微課資源,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知識點被遺忘,只要進行回放即可。在條件許可時,還可以為學生拷貝微課資源,讓學生在家中利用電腦或者移動設備來學習。當然,這需要把握好“度”,避免學生沉迷于網絡。除此以外,微課雖然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性教學模式,但是并不是萬能的,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宜采用微課教學法,也不是所有的復習都需要應用微課,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利用微課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微課教學以其便利、高效的特點,成為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推手。微課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對教師的電腦操作技術和教學水平有較高要求。教師不僅是教學的主導者,也是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者和利用者。教師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重新認識自我。
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技術邊看邊制作微課,還可以積極借助培訓機會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根據數學課程的特點編寫教學內容,精簡教學課件,設計好微課教學的腳本,在課后積極利用微課資源來學習。教師還可以將自己制作的微課資源上傳到網絡上,實現(xiàn)微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由于每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經驗和教學經歷的不同,制作出來的微課會體現(xiàn)出各自的特點。因此,要積極與其他教師進行合作,取長補短,以提高自身的微課教學水平。
3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注意事項
為了增強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也要注意到一些問題。
加強選題的研究 在高中數學微課設計中,選題是至關重要的。選題必須要符合教學中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的要求,有明確的主題,適合應用微課來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上應該選擇詳細的課件內容,在公式、例題的教學中,避免內容過多、過于復雜而影響學生的接受。
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 在微課教學時,必須要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為學生留出必備的時間讓他們領悟內容,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保證微課的應用質量。如在數學公式教學活動中,對于每一個應用方式,需要留出至少30秒的教學時間,控制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的變化,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穩(wěn)定性。
結合內容來評估指標 為了保證微課課件的應用質量,開展課件質量監(jiān)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具體的監(jiān)控內容需要涵蓋整體內容審查與反饋性監(jiān)控兩個方面。在整體內容審查方面,教師需要對課件質量進行全面審核,看課件內容是否與教學要求相符,是否有技術上的問題,這是保證微課教學的基本條件。在反饋性監(jiān)控上,需要積極征求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的意見來修改教學內容,為增強微課教學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再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在大力倡導現(xiàn)代化教學的背景下,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適霞.重視高中數學微課教學功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中華少年,2016(10).
[2]陸正美.基于數字化微課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學習,2015(5).
[3]李宏貞.以“學”為導向的微課設計框架:以高中數學“三角函數”的微課設計為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Z3):163-167.
[4]呂映潔.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新課程:中學,2015(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