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摘 要:很多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都開設有Linux操作系統(tǒng)這門課程,但是由于多種原因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教學效果并不好。文章結合多年教學經驗首先分析了高校Linux操作系統(tǒng)教學現狀,結合項目驅動,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教學做一體化,課程考核等多方面探討了如何對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Linux操作系統(tǒng);教學改革;項目驅動;教學做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20-0152-03
Abstrac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t up the course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but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satisfi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According to author's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hen how to reform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is discussed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project-driven, online course platform, teaching-learning-practicing integration, course assessment and so on.
Keywords: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driven; teaching-learning-practicing integration
Linux操作系統(tǒng)是一個類似Unix的功能強大的操作系統(tǒng),與其他操作系統(tǒng)相比具有兼容UNIX系統(tǒng),軟件自由、源碼公開,性能高、安全性強,便于定制和再開發(fā),互操作性強,網絡服務器功能出色,圖形整合界而完善等一系列顯著特點。Linux操作系統(tǒng)在計算機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一方面它是操作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分支,另一方面它又是眾多軟件的一個運行平臺,所以開展好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的教學對于培養(yǎng)合格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在多年的Linux 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程中發(fā)現這門課程難度較大,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推進高校Linux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Linux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不熟悉Linux操作系統(tǒng),起步困難
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在個人用戶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學生平時接觸和使用的基本上都是Windows的操作系統(tǒng),而Linux操作系統(tǒng)多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較高的銀行、企業(yè)、政府等,學生很少能接觸到,加之Linux操作系統(tǒng)不像Windows操作系統(tǒng)那么容易,Linux含有大量的操作命令,如果沒有反復的實踐增加記憶,挫敗感比較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傳統(tǒng)授課方式理論和實踐不連貫
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是每周兩次課,一次課在教室上理論課,一次課在機房上實踐課,中間會間隔2-3天。理論課學到的命令本來就難于記憶,由于沒有得到及時的反復的練習來增強記憶,學習效果不好,做實踐時需要翻看以往PPT,邊翻邊看,浪費了寶貴的實踐時間。造成理論和實踐的不連貫現象。
(三)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老師按照教材來組織教學安排教學進度,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教材非常多,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但教材多是按照知識點來進行羅列,缺少按照項目來進行組織知識精編教材,通過綜合運用的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這一章節(jié)學完之后學生可以利用該章節(jié)的內容在將來的就業(yè)崗位上能做什么學生并不清晰,從而導致了學習目標性不明確。學習最原始的目標就是為了學分,為了獎學金,采用一張試卷進行考核作為最終成績學生可以考前沖刺,互聯網上知識獲取的豐富性多樣性也影響了學生聽課的效果。學生學習動力層次不深,動力不足,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的學習效果不夠好。教學心理學上有句話“很多學生缺少學習動力是因為他們沒能把現在的學習與未來生活之間建立起聯系”,如果教師能夠通過一些方式幫助學生意識到現在學生現在所學習的知識對未來是有用的(直接的或間接的都可以),就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四)教學內容零散化
Linux操作系統(tǒng)中涵蓋的內容廣泛,包括Linux系統(tǒng)的安裝、Linux的命令、用戶和組管理、文件系統(tǒng)的管理、Shell編程、網絡配置、配置管理各種服務器等等,如果單純只是每個章節(jié)做每個章節(jié)的練習和實訓,沒有一條或者幾條主線把章節(jié)之間的知識貫穿起來,不利于整個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學習和知識體系的建立。
二、Linux課程的改革方向探討
為了提升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效果,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關于本課程的改革方向。
(一)項目驅動,任務引導
教學內容是一門課程的根本,教學活動的組織要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教學的內容要依據企業(yè)實際業(yè)務需求,即知識要依托于真實的項目或者虛擬項目來進行組織,而不是傳授零碎的知識點。具體的實現就是把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理論進行融會貫通,教學內容按照貼近企業(yè)需求的教學項目來進行組織,每個典型的教學項目又可細分為若干個教學任務。通過完成教學項目和任務,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增加學習成就感。
比如Linux強大的網絡服務功能包括DHCP服務、DNS服務、FTP服務、WEB服務、MAIL服務功能等,通常的做法是按授課計劃這些實驗一個一個的做,學生做完并不覺得自己具備獨立配置一個公司Linux網絡服務器的能力。如果以項目的方式來進行設計,一個可行的項目是某某公司網絡服務器的配置,公司員工有100人,具體分為銷售部,財務部,人事部,設計部門,經理部。項目任務要求是:公司員工上班時間開機可以自動分配IP地址,可以瀏覽互聯網,可以從公司內部郵件服務器收發(fā)郵件、可以利用公司FTP服務器上傳和下載相關文件內容。公司項目的拓撲教師可以給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繪制。這個項目由于涉及到Linux多方面的知識,具體執(zhí)行時要細分為多個任務,適宜采用進階的方式安排子任務,分學時來進行完成。通過這個完整項目的學習,設計了一個公司項目的情境,讓學生聚焦項目任務,明白自己的學習是有意義的,是在解決企業(yè)公司的網絡實在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不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Linux知識的能力。
(二)在線課程融入課程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教學生學,“預習-上課-復習”是傳統(tǒng)經典三部曲,但是據筆者了解三部曲已對大多數的學生都不適用。大多數的學生上課的時候并不預習和復習,只剩下了上課?!盎ヂ摼W+”信息化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多樣性已改變了教師作為課堂唯一傳授知識的傳授者角色,所以老師也要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來組織好教學,比如在線課程。在線課程融入現有高校課程教學系統(tǒng)是大勢所趨。教師也要跟上步伐,充分利用在線課程提升教學質量。2015年4月《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意見》明確了“鼓勵高校結合本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需求,通過在線學習、在線學習與課堂結合方式應用在線開放課程?!睒酥局霸诰€課程融入教學”成為未來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大戰(zhàn)略方向。
在線課程平臺目前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慧云”,超星的“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的“雨課堂”等。教師可以將授課資料包括PPT,操作步驟視頻,微課,測試題目上傳到課程平臺,督促學生在課前要求同學完成線上預習任務,在課堂上則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或者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組織教學。學生課上或者課外實踐時遇到問題反復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操作步驟然后再請教老師和同學,或者也可以發(fā)起討論。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的實踐操作比較多,采用在線課程的方式,老師上課時就不用反復去講操作步驟,課上教師可以有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的去組織教學。采用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教學逐漸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逐漸轉變,學習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按照自定節(jié)奏進行,由于有了線上的資源,只要督促好學生充分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課堂就會增加互動性,在大學課堂上互動性會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知識應用能力和課堂滿意度產生深刻的影響。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非常強大,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得教師的教學組織方式可以更加靈活,教師可以通過平臺的測試功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考核可以采用線上測試,提問可以采用隨機點名,討論在網上都可以看到更加。在線開放課程對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是未來教學改革的一種方向。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在線課程來組織自己的教學。
(三)理論夠用,能力本位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應主要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崗位能力,建議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采用能力本位(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CBE是以能力為基礎的職業(yè)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模式,理論知識的傳授以夠用為度,即減少學生學習枯燥理論的負擔,重視學生的實踐職業(yè)技能能力訓練。如Linux操作命令很多命令往往有很多種參數,教師教學時給學生介紹下本項目下常用參數的使用即可,不用面面俱到介紹該命令的所有參數。教學時要求學生先掌握命令的基本功能,會用為度,其他的功能在用到時再介紹,至于一些不常用的功能只要教會學生尋求幫助的方法,需要用得到的時候學生可以自己查閱資料培養(yǎng)學社功能的自學能力。
CBE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如果沒有足夠的實踐,學生連Linux操作系統(tǒng)都不熟悉更談不上對Linux操作系統(tǒng)地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的教學的基礎是教學內容要貼近企業(yè)的實際需求,所以我們需要經常性地關注企業(yè)對Linux系統(tǒng)管理員的要求,增加綜合型實踐,減少驗證型實踐,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如果學生足夠的充分的實踐并且在實踐中習得了崗位能力不僅有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興趣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更有信心為以后在崗位上施展才華做好準備。
(四)教學做一體化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通俗的理解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其內涵主要是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打破傳統(tǒng)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崗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理論與實踐分開來,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的進行貫通。目前大學教室基本分為兩種類型,普通多媒體教室和教學做一體化教室。普通多媒體教室更適合于教師講,學生聽或者討論型的課堂,而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教學要提供更多的實踐的機會給學生。Linux操作系統(tǒng)注重實踐,更適合在教學一體化教室進行。因為在教學做一體化的課堂上,更適合利用信息化資源,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會顯現出來。比如動手能力、課堂內容的接受情況、學習主動性等。發(fā)現了這些問題,教師才能更好的組織好課堂教學。
現在教學一體化教學教室基本都配置了電子教室廣播軟件,如極域電子教室軟件,紅蜘蛛教室軟件,伽卡他卡電子教室軟件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教學軟件進行教師屏幕廣播,發(fā)送文件,監(jiān)控學生端機器界面,收交作業(yè)等。電子教室軟件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給教師提供了更方便組織教學的方式,對學生而言也可以得到更多地實踐的機會。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注重學生職業(yè)崗位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考核的時候不適合采用一張試卷定最后成績的考核方式??己藨斖瑫r兼顧過程性評價和和結果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的過程和行為,建議過程性評價不低于考核總分的40%,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注重實踐技能,按項目和任務來組織教學,可以對每個項目進行單獨考核實踐技能和理論技能,在線課程的隨堂測試和單元測試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和學生進行過程性考核。過程性評價貫穿課程的始終,有效地過程性評價可以幫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進度調整教學計劃。
總結性評價又稱為“事后評價”,一般是從學生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和學習后的測試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總結性評價建議不低于考核總分的40%。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總結性評價應注重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評價。圍繞能力提高的主線和企業(yè)的需求來設計和制定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評價指標。
三、結束語
Linux操作系統(tǒng)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和網絡技術專業(yè)等相關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該課程由于多種原因教學效果一直不太理想,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教學對于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意義十分重大,對于這門課程的改革一直在進行。筆者在教學中以貼近企業(yè)需求的項目驅動任務引導,將開放課程平臺融入教學,充分利用在線課程的微課程和在線測試的應用,本著理論夠用,能力本位為原則,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室內進行教學一體化教學,并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同時關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教學項目設計精選企業(yè)應用實例,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掌握理論知識。以上改革在計算機應用專業(yè)15級學生試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武苗苗,李高杰.高校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無線互聯科技,2016(11):97-98.
[2]趙 邶,劉雪娟.以項目和任務為載體的Linux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02):137-138+146.
[3]劉河,張興艷,萬潤澤.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在Linux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4(4):179-181.
[4]張占昭.《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中教學做一體化的實施[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6(09):210-211.
[5]王琪.項目遞進教學法在linux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10(18):139-140.
[6]劉華.在線課程融入高校課程教學系統(tǒng):障礙及其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2016(5):68-72.
[7]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e/moe/s7056/201504/186490.html,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