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盛昆
摘要: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認真?zhèn)魇谥R技能時還要挖掘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從情感教學的藝術手段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掌握化學的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關鍵詞:化學教學;藝術;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182-01
1.中職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現象,教師備課、教學時都很認真到位,內容和問題深淺也合適,而學生的學習反應平平,興奮點始終不能被充分調動起來,在探究學習、習題講解時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有時我們責問中職學生化學基礎知識不牢固,不多動腦筋,不多思考問題,那老師為什么不反思自己在教學上哪里不到位呢?當然原因是多方面,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多注重對學生的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主體的地位,忽視了教學過程中情感的作用。導致學生沒有建立起對學科的積極情感,對化學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率不高,甚至討厭學化學。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情感藝術手段是很重要的,也是當前化學教學上要加強的一個內容。
2.化學教學中情感教學調和、對比、節(jié)奏和韻律是美的法則
凡美之所以動感人心者,決不能離乎人之意想。藝術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受能夠做到以情感人。教師在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溶入情感情素,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處理,使之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表現出高超的化學教學藝術。它對創(chuàng)設化學教學中情知交融的教學氣氛,提升學生情操,提高學習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1情感教學。情感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在尊重認知因素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達到高效地完成教學目的。從中職學?,F實的角度上說,情感教學的提出,是對長期以來在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偏重認知因素而輕視情感因素的現象的一種挑戰(zhàn)。在教學內容上應該把化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的緊密些,在教學語言、表情、肢體語言等方面要強化些,使美的法則得到充分應用,魔術師劉謙表演的魔術節(jié)目很精彩,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魔術表演效應現象,但這些精彩的表演中我們教師可以在化學教學上也能悟出一些情感教學的方法來,因為,情感教學是著重從教學活動中從情感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以完善教學過程。學生在優(yōu)雅教學氣氛中獲得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綜合的教學藝術手段。
2.2師生情感共鳴。師生情感共鳴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彼此遵循教的心理活動和學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而建立的一種和諧的心理氣氛,創(chuàng)造出師生間真誠、愉悅、理解和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境界,做到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教師或家長經常會聽到學生或孩子講究某某化學老師,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課上不好,這其中情感不好的因素占多數,當然學生對化學科知識掌握不好了,也影響了對化學科的情感。
3.化學教學中情感教學的藝術手段
語言的藝術手段,化學教學的語言,應該做到規(guī)范準確,清新流暢;形象生動,引人入勝,詼諧幽默,富于哲理,就實施情感教學而言,特別要求語言富有感染力。語言表達的情感要真摯感人。要通過語言,把教師本人對化學專業(yè)的熱受表現出來,學生很容易從教師的語言中意會到教師的情感,例如對化學中緒言、引言等內容如果不感情投入,照本宣科,用機械的,干巴巴不帶感情色彩的語言敘述一遍,學生就會感到化學是多么枯燥無味的一門學科:而如果從自身對化學的熱愛,崇敬的情感出發(fā),對內容做適當的藝術加工處理,用熱情洋溢,甚至得意洋洋的語調講授內容,學生立刻會體會到,化學是一門使該老師入迷、崇拜的科學。此時,語言本身的內容已不是主要的事,學生體會到的是老師對化學的情感,這也就是語言本身除了有傳遞信息的功能外,還有傳遞情感的功能。
3.1表情的藝術手段。除了語言技巧外,教學中必須使用表情的語言,主要的面部表情,并適當運用肢體來加強化學教學的情感色彩。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只有在學會用十五種到二十種聲調來說"到這里來"的時候,只有學會在表情、體態(tài)和聲音的運用上能作出二十種風格韻調的時候,我們才成為一個真正有技巧的教師。例如,學生對電池"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與原電池的正負極反應容易混淆,在課堂上課時把按諧音合成"癢癢。并配以"癢"的手勢,課堂上學生記憶,理解的效果大為提高。對原電池中"負極失電子",同樣可以縮略成"負——失":并按諧音念成"腐蝕":使學生不但知道"負一失",還聯(lián)想到"腐蝕"為后續(xù)教材中金屬的腐蝕作了很好的鋪墊,這種教學方法對于中職學生學習化學是持別有用的。
3.2語言暗示的藝術手段。暗示的方法是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情感對理性,無意識對有意識的調節(jié)作用,盡量調動和挖掘大腦中無意識領域的潛能,利用教學因素綜合地對學生施加影響,使學生輕松愉快地,不知不覺地學到了化學知識。實施暗示的法,關鍵在于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對老師的信服,這樣老師才能在"不知不覺"間對學生施加影響,調動學生的潛在意識。
4.結語
如果在教學上教師能與學生的心境更貼近一些,感情更豐富一些,授課的藝術手段更高一些,學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地、愉快地、自然地掌握化學知識體系和一種和諧美的享受,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獨立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將大有益處。
參考文獻:
[1]鄭雪.心理學(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